解码湖湘文化系列⑧王夫之与湖湘文化
作者‖罗宏 广州大学教授,著有小说《骡子和金子》
上图是其新作《湖南人底精神》
下文为书中部分观点摘录
王夫之是近代湖湘英杰中的佼佼者,享有精神教父的地位,湖湘文化中深深烙印着他的思想光辉。但是他和湖湘文化却构成了比较复杂的关系,十分耐人寻味,值得一说。
王夫之被普遍认为是岳麓弟子。还被确认是岳麓山长吴道行的学生。但是,无论是在吴道行还是王夫之的遗文中,我们都很难找到吴道行与王夫之交集以及王夫之是岳麓学子的记载。
如果说吴道行作为山长,生徒甚众,加之王夫之当时还是19岁的青葱学子,因而忽略,倒也说得过去,可是王夫之遗文中也不见对忠烈恩师的记忆就有点奇怪了。更费解的是,罗正均的《船山师友记》、邓显鹤的《沅湘蓍旧集》,包括王之春编的《船山公年谱》等相关史料甚丰的文献中也不见相关纪录。
目前,我们看到王夫之肆业岳麓的记载是他为岳麓同窗邝鹏陞写的碑文:“戊寅(按,崇祯十一年),夫之等肆业岳麓,与君订行社,聚首论文,相得甚欢。”亦未提及师长。
总之,王夫之和吴道行之间出现了缺环,而且王夫之的岳麓弟子身份只有孤证。应该引起学界注意,可是学界尤其是湖湘学者并不以为意,想必是太希望王夫之是岳麓学子,以更亲密这位思想巨人与湖湘文化的亲缘。
更玄妙的是,王夫之终生以大明遗臣自居,对大清政权始终怀抱敌意,而晚清湖湘精英群体却以大清忠臣著称,照理与王夫之应该有着不共戴天的矛盾。但是,晚清湖湘英杰全都对王夫之尊崇有加,还千方百计为王夫之洗地,想尽种种招数消弭王夫之和大清王朝的对立,最后终以说动朝廷,将王夫之牌位请进孔庙,拜为圣人。
这种现象,有两点启迪:第一,其实湖湘晚清精英群体对大清王朝的忠诚是值得怀疑的,他们只是因为清王朝尊孔才维护朝廷,本质上还是尊孔。第二,他们有着浓郁的乡土情结,对本土大思想家的王夫之全力维护,是想在湖湘文化建构中树立具有本土身份的思想偶像。可见湖南人地方主义色彩很浓。
美国学者裴士锋的《湖南人和现代中国》有一半篇幅探讨湖南人为什么如此推崇王夫之。他认为,邓显鹤热心收集王夫之的遗著予以刻印播扬,带有强烈的乡土情结。
湖南历史上英杰人才极度缺乏,科举业绩也在各省中敬陪末座,“他省人喜称湖南人为'骡子’,借以形容他们吃苦耐劳且固执的个性,但这种个性的人里面几乎出不了一流的学者或领导人。”邓显鹤咽不下这口气,总想在湖南人中找到荣耀乡土的人物,对王夫之的挖掘就是一例。
之后曾国藩、郭嵩焘们推波助澜推崇王夫之也含有浓郁的乡土情结,并上升到这是湖南人独立性和湖南民族主义的表现,不甘人下的湖南人憧憬建立一个以湖南为本位的思想体系甚至国家体系,故而寻求精神旗帜,王夫之就成为黄袍加身的思想皇帝。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王夫之的思想魅力。湖湘文化的开化就显现出经世致用的特色,而王夫之思想体系最强大的实践力量就是激发人们担当天下,救亡天下,治平天下,王夫之最推崇的人格,就是拯救天下的豪杰。
与湖湘精英的豪杰人格憧憬惊人地契合,而且王夫之思想体系达到了当时儒学思想的最高峰,被誉为中国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湖湘士人高举船山思想旗帜开辟赫赫勋业,也就具有锐利的思想武器,无怪乎湖南人对王夫之格外推崇,湖湘文化也因为王夫之思想体系的注入而光彩夺目。
不过,王夫之的思想已经超越湖湘学的范畴,不能将船山学和湖湘学简单地等同,换言之,湖湘学者并没有完成将船山学的湖湘学化,这是有些遗憾的。
此外还要注意,王夫之的思想张力,使政治立场彼此对立,以至于互相血杀的湖湘政治集团也共尊王夫之,这都彰显王夫之的思想张力与丰富性,令人回味无穷。
《湖南人底精神:湖湘精英与近代中国》
价格:68.00元
关于本书
湖湘文化研究会前会长文选德为本书亲撰序文,谓“对近代湖湘英杰的形成从社会政治背景、乡土文化背景、思想资源背景和教育背景综合考察的论著为数不多,因此本书具有相当的开创性。”知名出版人龚曙光评价此书,“作为罗典和贺长龄的后裔,罗宏比他人拥有更多家族史料和家庭掌故,以这种一手资料的家学为基础展开的湘军研究,其视野的独到性和史料的独占性,自然是使本书具备了独特性。”知名学者秦朔则言“罗宏先生以深厚的情怀和知识底蕴,对湖湘近代英杰的形成轨迹及湖湘文化的近代历史以及作用,进行了独到的史学观照。
本书作者
罗宏,男,1954年生。南京大学文艺学硕士毕业,广州大学教授 ,评论家,作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出版发表论著,论文,文学作品约三百万字,影视作品四百余部(集)。获国家,省,市政府奖十余项。2014年长篇小说《骡子和金子》出版后,市场反响强烈,至今已转让电视剧、电影、粤剧、连环画、电子书等五项版权,销行数量数十万册(含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