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学专栏】随笔纵横天下4《要读“社会书”》
文/王明学
当今社会书籍多:纸媒书、网络书;历史书、现代书;科学知识普及书、生活常识保养书......走进书市,跨进图书馆、阅览室......你想读哪方面的书,多半能顺利找到。读书的好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读书对生命和生活的重要,谁都能张口说出几条。但是少数人对每个人都不得不读的大书----“社会书”,却认识不足,从而陷入失败和痛苦的泥潭,难以自拨。
社会这本书繁杂,牵涉面广,包含内容多,书中有我、有你、有他。从你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你就走进了书的字行里,只是你没感觉,不知道,不晓得自己在书里,是书的一个符号、一段文字、一道风景.....然而受了委屈要呼叫,饿了要拿东西吃,睡瞌睡够了,要玩耍......社会这本书像天空、大地、空气、水一样,没有谁不在其间,没有谁不读他,只是你是否意识或无意识地读,自觉还是不自觉地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方法,其结果完全不同。
隔壁邻居老李的侄儿就不自觉地读社会书,只用功读书本书,在校成绩好,名牌高校毕业后,自以为有天大本事,三十好几岁了就是高不着低不究地找不到称心职业,成天在游戏机里度日,沉没在父母的忧虑和自个的叹息声中。有人说此人读书读进牛角尖去了,变成了读书傻子,或叫傻子读书。深度琢磨,此人差读了社会书。因为现实社会往往告诉人们,什么是基础发展,什么是长远利益,什么是大众需要,什么是共同双赢,…..没搞懂社会实际需要,找不准个人在社会的定位,夜郎自大地悬空自己,只抱着个人想法,从而,把个人的利益获取推到不应有的极致,在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中不南辕北辙哪才怪呢?近期那个偏执的副教授杀死学院的书记就是最好的佐证。
读懂社会书,读透社会书,就是文化不高,学历较低的人,也可能增强自己本领,适应社会需求,在现实社会有所出息和作为。我大哥的女儿是个相貌并不出众的女人,她小时候感冒发高烧因穷困没钱及时治疗,得过脑膜炎,留下说话结巴的后遗症。只有初中学历的她开始先在饭馆给人洗碗碟,后来自开饭店,再经营服装生意,现在是一个管理着数百人的家政服务公司的总经理。曾经问她成功的经验。她回答从实践中学呀。
读社会这本书,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经历是最好的老师,美丑是试金石。大哥的女儿说,她和多数成功人士相比,知道缺少文化知识,就在工余时间学习和参加自学考试,已经拿到本科会计专业毕业证。社会对每个人是公平的,社会需要什么,你就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适应社会需要,尽量让个的人努力和社会的需求相一致。因为社会的需求往往反映出国家、民族、大众的利益。离开了社会这个大局,把个人的发展讲千遍万遍,有多少不是梦,纯属过嘴巴瘾的。当你读懂读透了社会书,充分了解社会的爱憎和需求,把握住社会的气韵和血脉,自觉地改变自己那些不求实际的空想,和社会亲密地融合在一起,尽力为社会作贡献,你在社会书中的一页就有光辉的希望。
前几天我登门拜访了一位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老江,请教读社会书的秘笈。老江说:“社会这本书宏伟,含量特大,而且时时都在增添新的内容,读懂读透是相对的,但是读比不读好,多读、精读比少读好。”我没哼声,两眼望着他。他继续说:“读社会书,就要通过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渠道,关注社会各阶层的人,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关注他们生存的环境、生活的方式、走过的经历和生命有意思或者无意思的追求。并且把这些关注放在社会变革、人脉复杂关系中、自然风雨激烈的大背景下去思考。思考他们为了改变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所作的励志、奋斗、拼搏,取得的成功或失败,与他们感同深受。如此长期下去,你笔下的人物或许就具有时代感,有血有肉了。”
我走出老江的家门仍然思索着他的话。看来读社会这本书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202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