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专题 | 新经济生态观与创新驱动新范式

课题组:徐苏涛 刘佳薇 王娜 张洁 于静怡 冶小梅 冯凡璎

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创新驱动发展依然是重要的战略取向与内生的发展动力,而科技创新工作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推手面临着新形势新调整新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创新驱动新范式以及科技创新工作新路数、新内涵。课题组结合自“十一五”以来参与的各类创新驱动战略、新经济(生态圈)规划、科技创新规划、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生态规划等研究课题成果,希望从新经济生态观的视角,对上述问题做尝试性回答。

一、从推拉并举到生态赋能

在以往“出口、消费、投资”以及政府“四驾马车”条件下,我们自上而下形成了“推拉并举”的发展结构及其发展机制;如今伴随“推拉并举”力量疲软,迫切需要强调新经济发展范式、创新生态的“生态赋能”。

(一)发展结构的系统转换

伴随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有一个基本判断以及发展规律,就是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大家都在寻求从“推拉并举”型的发展结构及其发展机制,向“生态赋能”型的发展结构及其发展机制系统转换。应该说,在过去发展过程中,都讲选手、推手和拉手,这其中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选手,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拉手,政府是经济发展的推手。这个市场的“拉手”说白了,就是作为内需的消费和作为外需的出口;这个政府的“推手”说白了,就是政府的投资与政府引导的社会投资。这其中,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核心是在推拉并举的“四驾马车”中实现抓机会、赚钱以及扩大再生产的闭环。

这背后,“推拉并举”之所以能够起到强大的作用,一方面在于在工业经济条件下,市场容量、产能水平、能耗指标、利润空间往往都是可测度的;另一方面,在WTO体制下外部需求是相对开放的。而伴随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加快向新经济方向发展,以及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发展态势并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强调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内生性与自生性、自组织与自成长、闭环与循环的。于是在当前条件下,以“生态赋能”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范式应运而生。

(二)新经济生态时代呼唤

无论是伴随新经济的发展,还是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确都进入了新时代,这要求我们的发展方式、增长方式以及政府治理方式都要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现在大家都开始讲生态,我们今天更是提出了新经济生态观。应该说,在当前发展条件下,之前的“选手、推手和拉手”,如今却是“搭建平台、开放赛道、产生赛手”。这其中,政府这个以往的推手更多的要去搭建平台、去做局;市场的这个拉手要更加放开、充满无数可能的成功渠道;而企业这个以往的被动性选手要成为主动性的赛手。从这个意义上,新经济生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

一是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段位,就是要强调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增量经济是内生自生的、自组织自成长的、闭环循环的、自动发展自动修复的,甚至可以理解成经济产业发展的“永动机”。

二是作为一种新的增长方式,核心是将真正具有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的创新源头、创业源头、产业源头转化为平台化的创新生态建设者,进而将海量的流量,也就是为创业、企业带来爆发式成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上而下的服务与自下而上的创业、企业相结合。

三是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方式,很多地方都满足于服务型政府,但在新经济新时代面前主要从事第二方公共服务的服务型政府已经过时了,只有发展成为第四方新兴产业组织者+第三方创新服务集成商+第二方精准公共服务提供商,才能成为创新型服务政府。

也就是说,新经济生态本身不是单纯的环境再造,而是经济发展段位与增长方式本身,也是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与改进方向。为此,我们就需要对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生态赋能的基本逻辑以及营造创新生态的路径,达成新的共识。

二、进一步认识新经济生态

新经济范式的核心价值是从“推拉并举”到“生态赋能”,我们结合发展新经济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基本逻辑、目标模式、一般路径,提出新经济生态、新经济创新生态的全新视角。

(一)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

对于创新生态的理解,一方面需要从创新的维度去理解,也就是从一维线性串联式创新过渡到多维的、非线性的、并联式创新,而当创新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空气”时,便有了生态;另一方面需要从创新的广度去理解,不仅需要企业微观的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还需要产业中观的产业业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还需要区域或国家宏观的体制机制创新、思想文化创新,当微观、中观、宏观的创新上中下有机结合,也便是有了生态。

在推进创新发展方面,之所以从讲求“创新体系”、到注重“创新网络”、再到倡导“创新生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体系”侧重平台载体,主要是让创新能有所依托;“创新网络”侧重组织方式,让创新成为集体行动;只有“创新生态”侧重生态环境,让创新成为无所不在的空气。

如今,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内生自生的、自组织自成长的、闭环循环的、自动发展自动修复的经济发展范式,基本上可以理解成新经济发展的“永动机”。这个新经济发展范式或者创新生态“永动机”,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一是产业跨界融合。以往的产业技术革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在此条件下产业发展规律是产业价值链的分解、融合,一旦分解、融合到达一定边界就难以进一步增长和发展。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条件下,生活方式决定生产方式,产业发展规律从分解融合到了跨界融合,只有多个产业之间的跨界才能不断衍生全新的业态、发育全新的产业。

二是企业竞合发展。以前企业与企业的界限泾渭分明,企业与企业的关系往往是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大中小的供应链关系、投资链关系、以及竞争关系。伴随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服务链的互联互通,企业加速平台化、生态化,逐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的竞合发展态势。

三是资源要素聚合。以前更加强调搭建平台集聚创新人才、创新资本、专利技术、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以及土地、能源、资源等产业要素。现在更加强调这些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在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创新主体之间的高效对接及双向循环。

四是空间服务耦合。以前更加强调物理空间而非服务平台,更加强调形态开发而非功能开发,要么强化产城融合却忽略了科技元素。如今更加强调产业功能、城市功能、创新功能在空间的耦合,以及在科、产、城等元素的有机结合。

五是开放协同合作。不仅是“政产学研金介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创新,还在于区域一体化、跨区域一体化、创新全球化背景下的高水平开放式协同创新。

(二)生态赋能的基本逻辑

“生态”的本意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在当前的语境下,更进一步而言,所谓“生态”就是有源头、有平台、有流量、有能量,核心是处理和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实现自组织自成长。

这个“源头”,就是人才、资本、技术、思想的源头;这个“平台”,基本上都是科技服务业;这个“流量”,就是创业-企业-产业;这个“能量”,就是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这个“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从管道到赛道;这个“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就是从选手到赛手;而这个“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从暗箱到赛场。

那么在“生态赋能”的语境中,所谓“赋能”,就是储能、孕能、使能、释能的四步法,恰恰与有源头、有平台、有流量、有能量相呼应。所谓“储能”,就是依托源头聚合高端要素,形成人才、资本、技术、思想的“池子”;所谓“孕能”,就是依托平台布局造势,夯实科技服务业的“台子”;所谓“使能”,就是抓取创业、企业、产业的流量,从“茎”到“叶”再到“干”,产生新的动能;所谓“释能”,就是释放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以新模式驾驭新模式、以新模式架构新技术、以新技术衍生新业态。

简而言之,“生态赋能”就是资源要素的“池子”以及创新服务的“台子”,让更多创新创业的“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创业、企业、产业意义上的新动能,产生带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新能量。

(三)生态发育的目标模式

在新经济生态面前,我们的创新高地或产业高地,乃至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究竟如何明确我们自身的目标模式与发展路径?总体来看,我们所需要的目标模式具有如下内涵:

一是“三个阶段”,也就是从形态开发(1.0)、功能开发(2.0)到生态开发(3.0),现在大部分园区实际上更多的处于1.0阶段,有些处于2.0阶段,更多的要是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叠加。

二是“三个融合”,也就是从2.0的产城融合向3.0的科产城融合发展,科技功能体现在立足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创新生态,产业功能强调产业根基的产业生态,城市功能强调从物理空间与资源要素、科技服务在空间上的结合。

三是“三个循环”,也就是人才、资本、技术如何在创新源头、要素市场、产业企业之间形成高效对接及双效流动,人的循环(包括思想、信息的循环)强调创业者的专门化、职业经理人的专门化以及少数的跨界,资本的循环强调投资的专门化等等。

四是“三个逻辑”,也就是兼容并蓄、开放合作与跨界融合,这种兼容并蓄就是要打破思想钳制与制度顽疾形成更加包容、自由的发展环境,这种开放合作就是高端链接与高端辐射,这种跨界融合就是穿透产业价值链不断打破产业界限、打碎企业边界、拓展商业疆域。

五是“三种能力”,也就是资源配置能力、产业生成能力、创新迭代能力,这种资源配置包括市场化的、全球性的、跨行政系统的,这种产业生成在于通过快速的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转化为生产力与财富,这种创新迭代在于越变越快。

六是“三大结果”,也就是体量规模意义上从滚动发展爆发增长,产业更新意义上诞生原创产业、未来产业,以及其新旧动能转换意义上的新型企业梯队——大量瞪羚、独角兽与高技术大公司的涌现。

(四)生态发育的一般路径

上文提到,新经济发展范式或者创新生态的基本特征,是产业跨界融合、企业竞合发展、资源要素聚合、空间服务耦合、开放协同合作,那么营造创新生态的路径自然也要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准确地说,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的目的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或者产业新体系,因为“体系”一词还是产业分解融合的范畴。其目的在于营造产业新生态,重在顺应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规律。这种产业新生态,不仅要加快经济形态重构,核心是前瞻培育具有跨界融合属性的全新经济形态,如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还要培育新型产业集群,具体是用创新生态的视角经营新兴产业集群、生成全新产业业态,在原创(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新兴)产业上取得突破;更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从产品技术的跨界融合、经营形态的跨界融合、产权纽带的跨界融合等方面促进各次产业的跨界融合、打破产业界限。

二是促进企业竞合发展。促进企业竞合发展的核心,在于通过新动能产生新梯队、通过新机制优化新组织、通过新生态释放新能量。不仅要培育新型企业梯队,借助“创业高端化、企业高新化、瞪羚公众化、大企业平台化”等,加快从“小微-规上/骨干-龙头-跨国公司”的企业梯队,向“变革式创业-高成长企业-独角兽企业-龙”方向转变;还要优化产业组织方式,借助平台企业、战略联盟、服务平台等创新型枢纽组织,以及战略投资、兼并重组、供应链协同等企业联动发展机制,加快形成以终端产品的市场创新为牵引、以双创平台的服务创新为接口、以中小原创的集成创新为契机、以敏捷供应的组织创新为途径、以产业资本的金融创新为纽带的联动发展格局;更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商业模式概念验证”、“产学研伙伴计划”、“专利技术标准战略”等强化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品牌的涌现。

三是加速资源高度聚合。加速资源高度聚合的核心,是从集聚、集约、集散到粘合、融合、化合,最终形成要素资源的新供给。在实现要素资源新供给过程中,不仅要实施人才引培计划,建立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跟着人走”的机制与制度安排、工作抓手;还要加快技术转移转化,从创新源头前端、中介市场中端、产业应用后端分别入手,回答很多科技成果到底有没有成、结没结果、能不能转、好不好移、能不能化等问题;更要加快科技金融创新,科技金融的核心是股权投资,股权投资的核心是天使投资,加快建立财政资本与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甚至要传播交流双创文化,加强创新创业与产业发展经验知识、文化传播与交流。

四是促进空间服务耦合。促进空间服务耦合的核心,是在“科产城融合”导向下从形态服务向功能服务方向转型,促进城市功能、产业功能、科技功能在空间的结合与服务的叠加。不仅要优化完善城市空间,补足城市功能、强化城市特质、塑造城市魅力,启动一批城市更新、一批公共配套、一批环境提升,更加宜居宜游宜业;还要提升产业承载层级,为企业、产业发展等提供万物互联、社交活跃、数据共享、高接触高情感高技术空间,促进从空间分解到空间集聚融合;更要引进培育功能服务,立足物理空间引进相应科技服务平台等,强化科技创新功能。

五是强化开放协同合作。强化开放协同合作的核心,是重点通过加强周边统筹发展、强化区域分工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在周边、地区、区域以及国际化范畴内开展高水平开放式协同创新,最终形成开放合作新格局。合作的内容主要是同样围绕人才、资本、技术、项目、园区、产能、人文等,开展一体化的、跨区域的、跨国的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产能合作、科技园区、人文交流等合作。

三、创新驱动发展形势演变

(一)产业规律发生了变化

当前企业往往感到与政府越来越有隔阂、有距离,而实际上政府也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矛盾临界的发展阶段亦有自身的困惑、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产业规律发生了变化。

一是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导致传统经济断崖式塌陷与新经济爆发式成长更替,一拨过时的企业要没有眼泪地死去而一拨新兴企业要雨后春笋地起来,而新起来的还未能弥补死去的。

二是产业价值运动规律从以往的分解、融合以及新业态出现,到了前后、上下、左右的跨界融合与穿透,产业链成为过时的概念,产业生态应运而生。产业在跨界融合,势必要求政府也跨界融合。

三是新兴产业的涌现,不是产业跟随发展阶段条件下由招商引资以及土地、税收返还决定的,而是通过创业试错发展而来的。外延发展、外生增长必然要被内生增长、内涵发展所取代。

四是企业发展的需求不再是过去的产业要素资源配置,而是从产业组织创新到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组织创新的核心是集体行动逻辑重组,产业生态环境的核心在于激励结构重建。

面对这四个变化,如果再用管工业的方式发展新兴产业、服务业就比较难。工业的投入产出都可以计算出来,可以据此予以产业要素资源配置,但新兴产业取决于创业者的梦想有多大、创造力有多强,所以“十四五”期间很难再用老办法作新事。

(二)价值主张发生了变化

当前最大的价值主张是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新技术已经不再是产品本身或者其中的核心元素,而不过是新产品的一部分,技术再先进、技术人员再聪明,但根据摩尔定律总会被超越。新模式反而超越新技术成为一项新产品新服务的核心。这种模式是一种因势利导、环环相扣的商业逻辑,是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下能够取得商业成功,不能简单的拷贝或复制。

当理清楚新模式与新技术的轻重关系后,往前就是新思想,往后就是新业态。想法决定做法,目前很多地方,尤其是宁波,缺的不是新产业、新方式、新技术,而是新观念、新思想。所以整个的逻辑,就是用新思想驾驭新模式,用新模式架构新技术,用新技术衍生新业态。从这个意义上,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新业态是我们商业模式概念验证实验室的价值主张,更应该成为高新区所推崇的核心价值。

(三)创新范式发生了变化

很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有两类,一类是从生产到消费意义上的正向的,一种是从消费到生产意义上的反向的。前者往往从科研创新源头、资源源头开始,要么是通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要么是通过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出一批原材料、半成品、中间件、部件配件等等。后者往往从终端产品、场景服务、行业应用、市场交易、商业运营等开始,反向资源配置或者模式创新,往往是先做小买卖、小生意到做大买卖、做大生意,再到做大平台、玩大资本、玩新技术。

如今的创新,更加强调反向资源配置的逆向创新,以及将研发、产业化与创业创新紧密结合的垂直创新,需要更多的创新主体能够从产品终端、行业场景、商业应用、市场交易等后端反向配置资源、整合资源,将以往在市场上赚的钱转化为产业资本再转化为技术主导权。

(四)资源配置发生了变化

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在创新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源配置环境。需要面向全球范围进行资源配置,新一轮的发展需要更大的开放式创新。

二是资源配置机制跟着人走。之前人甚至作为一种要素,而且人和要素跟着资本走,但创新驱动就是对人的价值驱动,所有的资本、技术、要素都将跟着人走。

三是需要跨行政系统配置资源。需要将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科技园区等融合在一起,打破条块分割。

四是处理好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创新驱动方面相信市场的决定作用是一厢情愿的,但超越政府作用的市场边界又是万万不能的。核心是对公共产品的区别及理解,纯公共产品需要以政府作用为主,准公共产品可以政府引导的市场化运作,而基本市场化可以解决的公共产品尽量交给市场。

(五)政策重心发生了变化

创新政策作为引导和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系列制度安排,是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抓手和政策工具。伴随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加快跨界融合,科技创新政策、产业创新政策、科技金融政策、创业创新人才政策等逐步融合为创新政策,并呈现出创新政策前置化发展趋势,对促进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组织方式、支持方式、治理结构等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就目前来看,无论从技术生命周期上去看科技创新政策,还是从产业生命周期上看产业政策,抑或从企业生命周期上去看金融政策,还包括其他一切促进自主创新、新兴产业发展的各类专项政策,都存在支持重点从后端向前端、从间接支持向直接支持、从支持后台向支持前台的方向转变。所以“十一五”、“十二五”一般叫“科技规划”,后来更多地叫“科技创新规划”,同时“小科技”向“大科技”方向转变。

四、当前科技创新工作动向

(一)创新驱动进入新阶段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驱动格局,但大多还都停留在口号上。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我们到了不得不依靠创新、依靠科技创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们现在几乎进入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三重叠加的过渡阶段,这其中更加强调创新驱动、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是必然的,而新的产业版图、创新地图重构是必然的。

这个“大周期”以前后四十年为尺度,便是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个四十年走向第二个四十年,第一个四十年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激活了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个四十年将从工业经济向新经济全面转型过程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这个“中周期”以前后十到十五年为尺度,便是从以往以开放促改革的发展阶段到以改革促开放的新阶段,在以开放促改革的发展阶段,中国以贸易部门发展为引领,将全社会剩余劳动力吸引到工业部门,创造了“中国制造”的崛起;在以改革促开放的国际化发展新阶段,迫切需要以科教工业部门为引领,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创造财富、分配财富,加快实现“中国智造”、“中国创造”。

这个“小周期”以前后五年为尺度,过去五年无论全球经济形势、发展态势还是国内经济形势、发展态势都不好,虽然新动能蓄势待发但虚假繁荣比较多,那么在未来五年可能将进入一个反弹期。

不论这个大周期、中周期、小周期是否描述的准确,但中国发展阶段整体上从工业化后期到后工业时代转变,从根本上决定了创新驱动、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要求与内涵。目前,各地方政府都有钱了,所以无论是一些长效的大手笔,还是财大气粗地一哄而上,都在积极布局科技创新。譬如北京仍在推进“高精尖”产业,甚至还要搞三个科学城;上海也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布局综合性大科学装置与科学城建设,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深圳打造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打造移民型创业之城;杭州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深化信息经济发展层级,强化平台企业衍生能力;武汉实施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带动科技创新,还搞了个科技成果转化局;成都率先在全国成立新经济委,全面发展新经济,积极布局新经济生态圈。

(二)区域创新成为主战场

在新一轮创新资源配置加速重构过程中,几乎有这么一个趋势:“人、财、物”都有的搞科学城,有财力有产业但没创新没人才的就搞科技城,缺人才的成建制引进高校院所,科教智力密集地区都在抢占国家实验室,科技智力资源不足的都在布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以及新型创业孵化平台也在加速抢滩布局。

尽管如此,难免存在用旧办法做新事、创新资源产业要素错配等问题。譬如,全球科学城没有一个搞好的,如何立足科学城又跳出科学城才是唯一的出路;“高精尖”完全是高技术制造业思维,现在都产业跨界融合了;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是典型依靠科学家和政府作用,但新兴产业发展是依赖企业家的市场试错、创业者的创业试错的。

在科技创新、创新驱动面前,很多地区从“叶”上来看科技创业不足、从“茎”上看是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从“干”上看是新兴产业不够强大,但“根”上在于科教智力资源薄弱、创新功能区不够强大、创新生态还没有生成。整体而言,新时代的科技创新工作是整个运作体系的调整以及重点工作的抓取,核心是用新办法做新事。整个运作体系的调整,主要是从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核心的科技工作向以资本、技术跟着人走得科技创新工作转变,从创新带动创业转变为创业带动创新,从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到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五、科技创新工作基本路数

(一)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从工业化中后期加快向后工业化方向发展,创新驱动成为核心引擎,“小科技”的科技工作逐步成为“大科技”的科技创新工作。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创新主管部门到底采用怎样的发展定位、扮演如何的角色、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成为各级各部门所追问的逻辑。从新经济生态观的角度而言,科技创新主管部门作为国家或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牵头部门,越来越需要发展成为创新生态建设的顶层设计者、建设者、维护者,其工作成效如何核心是以科技为突破口,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生态发展规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及水平。

(二)创新生态建设的信条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同中国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交汇中,我们在科技创新或者科技创新生态中,到底应该相信什么和坚持什么?以及究竟采用什么样的路径路数?这里我们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和认识,那就是如其相信科学家(的科研)更应该相信企业家(的创新创业),所谓“创新驱动”就是对企业家的利润驱动,而不是对科学家的兴趣驱动;如其相信政府更应该相信市场,让市场的价格信号与商业利益驱动资源配置,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打破传统产业规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质优营商环境就够了;如其相信创新带动创业更应该相信创业带动创新,整个的逻辑成为“以科技服务带动科技创业、以科技创业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带动新兴产业”。

(三)科技创新工作新路数

如果对以上这个逻辑做进一步的拓展,那么无论是整个科技创新乃至创新驱动的路径路数,还是创业创新生态建设的主要模式及路径,便是“以科技服务带动科技创业,以科技创业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带动新兴产业,以全球链接强化资源聚合,以结构改革加速协同创新”。

一是以科技服务激发科技创业。就是通过集成研发创新、科技金融、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提高对高水平科技创业、新业态创业的支撑服务能力,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二是以科技创业带动自主创新。就是着眼增量培育发展及抢占产业制高点,立足创业活跃优势,抓住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带来的创业机遇,大力提高创业层级,进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以自主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就是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业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集成,提高新兴产业发展的组织动员能力、产业生成能力以及产业竞争力、产业影响力。

四是以全球链接强化资源聚合。主要是着眼扩大对外开发及资源要素的集聚,立足全球链接能力突出优势,抓住创新全球化机遇,实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充分利用。

五是以结构改革加速协同创新。主要是着眼深化内部改革及开放式协同创新,立足区域体制机制灵活优势,抓住新一轮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机遇,争取政策先行先试,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格局。

六、科技创新工作主要边界

那么在新的发展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边界是什么?某种意义上,需要拓展科技创新职能与边界,加快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组织方式、工作机制创新,着力强化“两大动力(科技创新、科技创业)、两大支撑(科技平台、科技服务)、两条主线(资源配置、创新生态)、两大保障(科技合作、科技改革)”发展机制,坚持“硬科创、抓流量、搭平台、优服务、营生态、链资源、促开放、深改革”发展策略,加快新科技领创、新梯队涌创、新平台联创、新服务协创、新生态自创、新资源聚创、新格局共创、新体制促创八项战略任务,实现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培育创业型企业梯队、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营造新经济创新生态、聚合高水平资源要素、构建开放式创新格局、营造活力型发展环境战略目标。

(一)科技产业——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所谓“产业技术创新”,就是瞄准未来产业、战略产业、新兴产业等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技术主导权与发展主动权,加快创新范式从跟随创新、适应创新、集成创新向引领创新、颠覆创新、原始创新方向转变,强化优化前端基础研究、中端共性技术、后端应用技术的供给及供给结构。

面向产业谈技术,围绕技术讲创新,透过创新促产业,尤其是从注重技术生命周期后端的产业化逐步向中前端方向位移。所用的技术手段或工作逻辑,不再是从单纯的技术预测到计划经济的科技项目计划,而是通过新技术新业态预测反向地、开放式地配置有限的科技项目资源,引导社会资本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二)科技创业——培育科技企业梯队

所谓“科技创业梯队”,就是打破“小微-规上/骨干-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的线性增长企业梯队,向“变革式创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企业-高技术大公司”爆发增长的科技型、创业型企业梯队转变,将创新主体发育、创业梯队促进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核心抓手。在整个梯队培育过程中,促进创业高端化、瞪羚公众化、大企业平台化是重要的政策取向。

针对高端创业,重在市场试错而非政府输血;针对瞪羚发展,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乃至有限的行政手段皆可用之;针对大企业平台化,核心是让大企业成为区域、行业的创新生态与产业组织者。这其中,科技创业最大的结果是什么?不在于引进了多少科技创业团队,而在于培育了多少大大小小的高新技术企业,再往后就是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

(三)科技平台——强化条件平台布局

所谓“条件平台布局”,不仅仅涉及到科技园区的、物理空间的、功能平台的乃至虚拟空间的建设搭建,还涉及到空间的布局,或者说是科技创新功能、条件平台与空间的结合。这其中,按照“大集聚、小分散”的布局结构以及“科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将具有不同科技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的“大、中、小”条件平台优化布局,加快从形态开发到功能开发方向转变,成为重要的发展取向。

目前,高新区、科技园、科技城、科学城、创新综合体、科创走廊、国家/地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研究院)等功能区、政策区、生态圈、双创平台等,成了为创业创新、产业化、生活发展提供万物互联、社交活跃、数据共享、高接触高情感的主要空间形态。

(四)科技服务——强化科技服务发展

所谓“科技服务发展”,就是增强研发创新原动力、强化创业孵化衍生力、加快技术转移生成力、提高科技金融撬动力、巩固知识产权保障力、提升集成服务穿透力、加强检验检测公信力、科技咨询支撑力。

这其中,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逻辑,既要促进科技服务业作为产业来发展,还要强调作为服务体系来建设,但更为重要的是着眼创新生态建设,探索促进创新创业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形式新途径。并坚持如下发展要求:作为一种战略增长点,形成较为完整产业体系;作为一种资源聚合器,搭建集群发展的平台载体;作为一种高端辐射源,衍生一批平台企业及新业态;作为一种重要粘合剂,成为创业创新生态的核心组件。

(五)生态营造——营造质优创新生态

所谓“质优创新生态”,核心是加快从过去产业高度集聚、企业协同发展、服务体系完备、产城深度融合的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具有数据上链接一切、组织上共生共荣、发展上跨界融合、文化上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不仅用虚拟空间与数据驱动打破传统时间、空间的局限,让一切随时随地、互联互通;还强调“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各类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并用创新生态视角改造提升产业集群,促进各次产业跨界融合;强化高频活动调动高端资源,高端资源产生高端创新,形成整体的、局部的创新生态圈层。

(六)资源配置——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所谓“资源配置能力”,这种“资源”主要是人才、资本、技术以及经验知识,这种“配置”主要是政府公共资源、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市场企业产业资源、专业机构服务资源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这种“能力”主要是企业层面的市场化资源配置能力、产业层面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政府层面跨行政系统资源配置能力。

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过程中,既不单纯局限在建设人才改革试验特区、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等,也不是更加强调政府作用,或者强调科学家、工程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强调市场机制、企业家的作用,核心是促进创新资源、产业要素流向产业界、企业家,通过创新创业转化为生产力与财富。

(七)科技合作——扩大开放协同合作

所谓“开放协同合作”,不仅包括国际科技合作还有国内科技合作,不仅要链接高端还要辐射带动,不仅强调跨区域协作还要强调跨国别协作等。

在整个开放协同合作过程中,以跨境科技园区(园区)为载体,促进跨国科技创业(人才)、跨国技术转移(技术)、跨国科技金融(资本)、跨国科技合作(项目)、国际产能合作(产能)、国际科技交流(文化)等方面的双向流动,已成为重要的发展取向。这其中,只有强调内部的整合提升、后台的支撑作用、腹地的联动作用,才能以区域一体化抢占经济全球化发展先机。

(八)科技改革——强化管理改革创新

所谓“管理改革创新”,就是强调扶持性政策的创新与制度性政策的改革,对计划体制路径依赖及惯性下的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方式、政策支持方式等方面的“有破有立”。不仅要建立符合自主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大科技”管理体制,还要建立全生命周期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与资源配置机制,亦要建立专项资金与引导基金相结合、直接支持与间接支持相结合、事前支持与事后支持相结合、软性支持与硬性支持相结合、支持需求与支持供给相结合、政策支持与制度支持相结合的财政科技政策体系,形成适宜新经济发展的新环境新机制。

七、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专项

在当前发展条件下,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众包平台、专利技术标准、天使引导基金、创业梯度培育、场景示范应用、产业共同发展、高新技术社区、科技招商引智、科创数字平台成为诸多地区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型专项工作,分别代表了从正向链式创新到逆向垂直创新、从科技项目计划到公共众包研发、从知识产权创制到标准规则制定、从财政科技资金到科技创投基金、从线性增长梯队到梯度爆发增长、从支持供端研发到支持需端创新、从产业技术联盟到产业协同创新、从产城融合发展到科产城人融合、从筑巢引凤招商到资源跟着人走、从科技信息孤岛到科创数字赋能的发展趋势。

(一)新型研发机构:从正向链式创新到逆向垂直创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科技创新链条不断有机重组,技术诞生、升级和转化更加快捷,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迫切需要研发组织形式和机制的创新。

过去从高校院所到企业的“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商业研究-转移转化-产业化”正向链式创新模式,由于成果难以贴近需求、成果转化周期长等问题难以为继。进入消费决定生产的新经济时代,不仅出现了从“市场需求-高新产业-转移转化-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基础设施”反向资源配置的逆向创新,还出现了以创业为引领的将“市场需求+高新产业+转移转化+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基础设施”有机结合的垂直创新。

新型研发机构主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在政府引导下,以创新源头与产业组织者为创新主体,以高校院所为支撑,以中介服务机构为保障,推动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构成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源头,打破创新链最薄弱的一环。这种研发机构有别于传统研发机构,以超前的产业应用设计,反向牵引技术开发研究体系,让源头科技创新在组织技术研究过程中,始终面向最终需求与价值,促进颠覆性的源头科技以最短的时间真正转化为战斗力、生产力,推动社会变革的发展,是这种反向垂直的逆向创新的核心载体。在加快布局新型研发机构的过程中,需要达成如下方面的共识:

一是优化顶层设计,其运作主体应该是一个社会企业,而非政府机构、事业单位或者完全的盈利企业,坚持政府引导的企业化运作机制,用商业手段解决创新市场失灵的问题,能够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公共服务的社会机构,而不是政府的吸血虫。

二是明确功能定位,将产业链、创新链、资本连、服务链有机结合、互联互通,从产业生态到创新生态中来,从创新生态到产业生态中去。

三是优化运行机制,在发展机制上主要是政、产、学、研、金、介、用多方共建,越开放越创新,越创新越开放;在决策机制上,一般包括治理层面的和项目层面的,核心是董事会/理事会与管理层、不同部门、项目层纵向的领导、决策、管理、执行等方面的关系;在投入机制上,主要是各创新主体怎么投、投多少,尤其是政府机构在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投入多少;在激励机制上,主要包括对管理层、项目层在管理、科研经费、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的激励,有些是政策层面的问题,有些是体制机制的问题;在盈利机制上,核心问题到底是靠财政资助、横向课题收支、成果转化、社会资本等方式,还是其他的形式、有何主次;在技术转移机制上,到底是成果转移转化、专利技术交易、技术服务、专利技术作价入股、还是科研人员独立创业等,但“技术跟着人走”已成为技术转移最大的、最需要、最有可能成功的实现形式。

(二)科研众包平台:从科技计划项目到公共众包研发

科研众包平台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及众包机制,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体以及政府机构各类创新主体相互促进,加快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成果共享,让更多人各自发挥优势和专长,解决科技难题、拓展科技创新空间。

在政府引导下的科研众包平台改变政府开展科技创新支持依靠“发指南、广撒网、等申报”的单一路径,使得创新资助政策由供给端的科技政策向需求端的创新政策转变,有效聚集、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构建面向社会开放的科技型基础服务体系,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汇聚国内外智力资源,攻坚克难。

按照科研攻关项目的性质和组织方式,研发众包平台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两种组织形式。两种组织形式分别是政府组织、政府出资和政府组织、联合出资两种,三个层次主要是基础性和战略性的科研项目的研发众包、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众包、公益性和科普性项目的研发众包。

基础性和战略性科研项目的研发众包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创新,面向国防、军工等重大技术需求开展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创新,主要是为了引导创新方式、增强地方原始创新能力,发包方主要是政府,组织方式上主要是政府组织、政府出资,项目完成目标后,退出方式上可选择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科学基金、大科学装置等对接。

行业共享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众包主要是为了支持面向产业开展创新,组织方式是倾向于政府组织、联合出资,由政府引导,带动企业、行业创新组织等共同参与,采取企业出题、政府立项的方式开展,项目实现目标后,成果可直接由企业进行产业化。

公益性和科普性项目的研发众包由主要由政府出资、政府组织,可以利用各类市场化的研发众包平台,进行网络海荐,通过挑战赛等组织形式强化社会大众社交参与,吸引社会聚焦。

整体而言,科技计划项目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条件下,围绕项目开展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在以往运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弊端及问题,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绩效。大力引导和推广科研众包平台,核心就是从计划经济思维配置科技资源,到借助开放式创新的众包研发机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三)天使引导基金:从财政科技资金到科技创投基金

整体而言,科技金融的核心是创业投资,创业投资的核心是天使投资,而作为科技创新最为有效的政策工具便是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如果说天使投资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核心作用是通过提供高水平的资金支持、创业指导、业务引领、团队促成等,降低创业者、风险企业家的试错成本,大大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那么,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的核心就是发挥财政科技的引导作用,促进产业资本、社会资本向创业资本转换,并培育天使投资者(天使投资人与天使投资机构),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地区或产业创新生态的核心构件。

在天使引导基金下,天使投资从个体行为演化成集体行动,并逐步衍生为良性的生态网络。这种网络基于信任文化及开明的政策环境,在天使投资各类参与者促进创新源头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按照特定的天使培育机制、投资运作机制、原创挖掘机制以及循环反哺机制等,以人脉链接为核心,将整个地区所积淀下来的技术、知识、经验迅速聚集并充分调动起来,破解创新循环瓶颈,成为新经济发展的热土。但就公共政策而言,针对天使投资在培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政府培育市场的角度,一般有五个方面的着力点:

一是培育天使投资群体,包括如何借助税前加计扣除、天使投资冲销机制等强化投资激励,通过扩大加计扣除范围、提高天使投资人投资分红、个人所得税实施分期缴纳等合理个税征缴,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处于新兴产业技术前沿并具有产业组织能力、行业号召力领军人物等。

二是加强天使资本引导,引导社会高端资源要素及各级政府政策资源予以倾斜或重点支持,支持各级政府牵头组织科技管理、财税、金融等一线管理机构建立完善多层次政府天使投资引导体系等。

三是构建天使投资网络,搭建的天使投资俱乐部,强化政策研究、行业规范等,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孵化机构作为培育天使投资的核心载体等。

四是完善天使投资机制,建立完善科技创业项目库及重点项目推介机制,制定发布天使投资人(机构)投资规范,促进“创业者有其股”、“创业者掌其股”,打破“谁投资谁拥有”的投资机制,优先将天使投资项目纳入政府创业投资引导体系及多层次资本市场等。

五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建立统分结合的引导体系,大力倡导投资实业、投资科技、投资创业、投资人才的投资理念,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促进天使投资发展建设的良好环境。

应该说,政府在扶持创新、产业的政策设计上,要把握创新规律,积极推进财政“资金”向“基金”方向转变,推进有限的财政资源无限放大,并承担必要的创新成本与风险。在过去,财政科技主要借助无偿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手段直接或间接支持企业;如今更需要借助股权投资的方式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支持,借助股权纽带直接以及间接地培育市场。

(四)专利技术标准:从知识产权创制到标准规则制定

以知识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标准竞争越来越激烈,谁制定的标准为世界所认同,谁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市场和经济利益。在以新技术驱动,衍生新产业的新经济发展逻辑下,技术标准与专利技术日益密切,从“先产品后标准”到“先标准后产品”,技术标准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目前,专利技术标准在整个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中,看似是一项专项工作,实则是一项战略工作,其核心的目标是从知识产权创制、交易、运营到标准规则制定。

以往大家在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过程中,政策着力点往往是鼓励创新创业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支持企业和产业技术联盟构建专利池;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专利经营体系,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和风险防范机制;在重点发展的新兴领域超前部署一批重大技术标准创制项目,鼓励企业、高校院所或行业组织参与创制国家和国际技术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价值创造能力,推进构建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展。

如今加强专利技术标准工作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以区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提高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以及前沿技术和专利技术标准转化率,促进科技、标准与产业同步发展;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推行实施企业联盟标准,支持技术和新兴产业结合自身优势研制企业联盟标准,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产品质量,规范产业发展,实现有序竞争和联合发展;三是密切关注国内外新变化,加大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力度,推动创新成果标准化、区域标准国际化,全面提升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五)科技招商引智:从筑巢引凤招商到资源跟着人走

相比工业经济时代,新经济时代企业表现出独特的成长规律与发展逻辑:以智力头脑为资产、雨林式生态发展等,这决定了过去依靠大项目招商,依靠土地、税收政策优惠为主的传统招商模式难以为继,需要采取完全不同的招商思路。

在新经济时代,创新是核心,创意创新创业人才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思想创新的核心载体,成为新经济发展过程中最具创造力和革命性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经济招商本质是从以项目为导向转向以人才为核心。因此,科技招商引智成为新经济下招商的有效手段。这里面核心是要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创新资源的引擎作用,探索人才+项目+平台+产业招商引资引智模式,坚持“依托产业集聚人才、围绕人才配置资源,创新服务管理留住人才”并重,形成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衍生效应,实现以“人才链”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科技招商引智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探索人才+项目协同引才模式。围绕地区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海外引才、本土籍人才回归创业、举办人才创业大赛等形式积极吸引一批优秀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创新创业,实现人才与产业的高效精准配置。

二是搭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新经济企业的发展更需要新经济生态圈,包括人才资源、资本支持、创业服务等。围绕人才创新创业需求,搭建技术转移转化、检验检测、孵化加速、投融资对接等搭建各类服务平台,集聚各类要素资源,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激励与服务保障机制。在硬环境服务方面,建设人才公寓、国际化社区、联合办公空间、商业体验街区等,集成学习、工作、社交、消费、娱乐等多重业态,打造人才工作、生活、互动的新空间。在软环境服务方面,探索人才技术入股、分红等收益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对高端人才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充分释放各类人才能量。

(六)创业梯度培育:从线性增长梯队到梯度爆发增长

在计划经济、工业经济条件路径依赖下,很多地区或部门在产业主体培育上强调“小微企业-规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发展企业梯队。这种传统工业管理逻辑与静态思维,反映的则是企业从销售商贸介入生产制造、再介入研发创新、最后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的滚动发展逻辑。

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不仅出现了产业跨界融合趋势,还出现了产业爆发成长态势。在此背景下,从“小微企业-规上/骨干-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的企业梯队向“硬科技创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企业-龙”的企业梯队方向转变。这些企业以新思想驾驭新模式、新模式架构新技术、新技术衍生新业态,只要有原创的思想、好的团队,加上一定的专利技术与创业资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发展成为“改变世界”的大公司,最终从滚动发展到裂变发展、从线性增长到爆发成长、从生命周期到超周期。

硬科技创业是围绕前沿技术领域开展的引领性创业、颠覆性创业、原创性创业,具有较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能够不断催生孕育全新的产业、全新的业态。瞪羚企业是指已跨越创业死亡谷进入高成长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等特点。独角兽企业是指创办十年内、估值超过10亿美金的未上市企业,是产业变革与爆发成长的引领者。

同时,大企业平台化成为重要的产业组织方式,这其中大企业通过采用去中心化的平台型组织结构,开放技术、资本、市场等优势内部资源,链接各类外部资源,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促使大量社会创新主体围绕大企业在线上线下形成集聚,通过服务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进而实现自身做强做大,从封闭的系统转化为开放的事业平台与产业生态。

在此背景下,互联融通发展成为培育新型企业梯队的重要举措以及新的发展范式。这个“互”,就是“交互”,就是服务的集成,核心是抓平台经济,核心是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平台型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等,将基于线下物理空间的、线上虚拟空间的各种服务进行发酵和化学反应,起到产业组织者的作用。这个“联”,就是“联”动,就是重构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的关系,核心是通过新型企业梯队建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是创业高端化、企业高新化、瞪羚公众化、大企业平台化的协同发展。这个“融”就是融合,核心是通过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实现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为两化融合、科产融合、产融融合、产城融合、军民融合等等,核心是穿透产业价值链,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重组与再造。这个“通”就是“通道”,核心是通过抓取流量、倒逼机制,打通任督六脉,优化资源配置。简而言之,“互”就是搭平台,“联”就是抓流量,“融”就是促融合,“通”就是“疏通道”;而“互、联、融、通”合在一起,便是产业生态环境营造。

(七)场景示范应用:从支持供端研发到支持需端创新

在以往正向的链式创新条件下,更多培育市场的方式及抓手是从供给端开始,尤其是支持高校院所的研发。如今,更多的共识是,不仅要培育供给,关键是培育需求。无论是发达国家培育产业发展的经验,还是国内高端创新区域发展的经验来看,以往对需求端的支持手段主要是政府采购、示范工程、甚至侧重应用的首台套政策等。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和部门,更加强调基于场景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体验的示范应用与推广。核心是通过场景的培育和发育,围绕市场需求、市场应用、市场交易、终端服务、消费体验等,提供需求、打磨产品,提供数据、改进算法,提供市场、迭代商业模式,从支持行业供给到支持市场需求,进而产生全新的业态。

如今对于围绕场景加快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已经不仅仅是产业部门的事情。对于更多科技创新主管部门而言,有更大的政策空间、发展空间,在加快场景示范应用引导中,主要准确把握场景创新的基本规律及重点。

场景是用户思维下融合了产品、服务、体验、空间的综合创新生态,只有形成良好的“政产学研金介用”的产业创新生态,才有场景创新的土壤,这要求通过打破市场规制、产业规制进而开放区域市场、集成产品设计是需要的。

目前智慧城市是场景创新的主战场,应以未来视角推进场景研究,在城市交通、医疗、教育、商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场景创新的中远期规划,为场景创新留白,而以基础设施建设主动营造各类产业发展的场景成为催生产业爆发的新逻辑。推动开放包容的制度创新,营造场景创新及推广应用的良好环境,制定兼顾监管与促进发展的政策,通过政府采购、试点示范、相关牌照优先发放等多种形式,创造对原始创新相对包容的环境。

(八)产业共同发展:从产业技术联盟到产业协同创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产业发展不再是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也不再是能够推动行业交流与技术攻关等方面的产业技术联盟,而是需要通过产业组织创新,构建产业共同体。

“产业共同体”,在本质上是对特定领域产业创新生态的经营实体化、功能平台化、服务集成化、组织产业化、创新生态化。其主线是以产业链上中下、大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产业生态与以政产学研金介用为代表的创新生态的协同演进与闭环发展,核心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数据链、供应链或者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资源共享、互联融通、开放创新、优化配置以及快速生成,最终形成数据驱动、平台赋能、场景再造、敏捷供应的全新生产组织方式。

未来在构建产业共同体方面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培育一批产业组织者。在打造产业共同体的过程中,核心是依托龙头企业、平台企业、产业联盟、服务平台等,强化产业组织能力,带动上中下、大中小、左中右的开放式协同创新,成为新型的产业组织者。要搭建新型研发组织平台,构建科学家、企业家、资本家、创业者紧密交融的生态圈,促进技术、资本、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的便利流动。要鼓励大企业平台化,通过研发众包、互联网+平台、双创战略投资、企业生态圈构建等模式,推动大企业从封闭的系统转化为开放的平台与产业生态。要探索建立新的产业组织机制与治理模式,通过股权设计,促使各方各有其股,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二是积极推进产业跨界融合。重点发展智能经济、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四大促进产业跨界融合的新经济形态。大力发展改变生活方式的新场景新业态,在移动出行、智能服务、智能物流、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无人零售等领域发展若干基于新场景的全新商业模式。利用数据驱动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产品技术的跨界融合、经营形态的跨界融合、产权纽带的跨界融合等方面打破产业界限、促进各类产业的跨界融合。

(九)高新技术社区:从产城融合发展到科产城人融合

上述分析中我们指出,一个创新功能区的发展往往历经形态开发、功能开发、生态开发三个阶段,分别是搞建设、搭平台、营生态。这其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理念及其发展段位。在整个创新功能区形态演变过程中,从最初纯粹的工业园区(1.0),发展为生产、生活、文化等功能逐步融合的科技园区(2.0),再到基于科技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生态感更强的高新技术社区(3.0),即“科产城融合”。

如今很多创新功能区强调“产城融合”,基本上都还处于科技园区2.0的段位和语境。最近几年,随着城市和产业发展对区域功能和定位不断升级,产城融合从简单的商业、商务等要素集聚与配套逐步向以强调知识、交流、网络、活力、动力、情感等要素交融互动为特征的科产城人融合模式演进;一些创新高地不断彰显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创新创业活跃、社交频繁接触等特征,打造的是生态化产业和环境群落,核心是能够激发创新并依靠创新支撑发展。

在科技功能上,主要是以科技服务业发展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灵魂,以科教智力资源聚合为突破口,坚持有创业的创新、有创新的创业、以创业带动创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内生发展动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在产业功能上,创新产业组织方式与经济形态迭代,加快抢占战略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制高点、主导权、主动权,聚集科技创新型企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业态,新兴产业的快速生成能力成为园区发展的核心。

在城市功能上,合理布局产业区、商住区、研发区、科教区等,聚集医院、学校、体育馆等相关城市要素,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模式,要加快建设云、网、端等新基础设施,为创业创新、产业化、生活发展提供万物互联、社交活跃、数据共享、高接触高情感的城市新空间,空间形态和功能不断演进,逐步由空城-新城-社区。

在人口集聚上,以满足知识人群的生产生活需求出发,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搭建、高品质公共服务环境、国际化人居社区、友好性政务管理等方面着力,加快吸纳、承载和留住新知识人口,打造实现高社会价值的现代知识城社区。

(十)科创数字平台:从科技信息孤岛到科创数字赋能

科创数字平台不同于企业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模式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创新要素、创新服务相关资源和信息数据化,构建起集成化、平台化的科技资源支撑体系,也包括物质与信息系统以及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科创数字平台呈现由第三方平台向第四方转变的趋势,成为第四方的平台,能够设立科技创新资源和服务标准,集成更多第三方平台的资源。

按照科创数字平台的建设主体和建设逻辑,大致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建设的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和市场化机构建设的依托大数据技术开展专业情报信息服务的平台。政府主导建设科创数字平台侧重整合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条件、成果供需信息、政府政策资源等,形成若干数据库模块,更加充分地考虑多元的创新需求和应用场景,通过构建起集成数据化资源的科技创新大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集成和开放共享,为多元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支持。

市场化机构建设的科创数字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重构科技信息和情报服务,构建一站式科技信息平台,通过对创新各个环节的数据、信息进行挖掘、分析,提供关于创新环节和方向、创新资源链接来源等更加精准的判断,为技术预测和决策支持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支撑。

作者简介:徐苏涛,长城所副总;刘佳薇,长城所合伙人、科技管理总监;王娜,长城所合伙人、科技管理副总监;张洁,宁波研究院院长助理;于静怡,科技管理部副总监;冶小梅,西安研究院院长助理;冯凡璎,科技管理部高级项目经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