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荐福寺石碑
立于慈衣阁南西侧的的《大荐福寺重修塔记》碑,碑呈长方形,长1.73米、宽0.8米、厚0.1米。碑额篆书“大荐福寺重修塔记”。碑文楷书,共十八行,行三十一字。文末题曰“大宋丙申政和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李记”,是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的刻石。碑身断为三截,碑额右上角阙。碑文记叙了寺、塔的历史,以及这次修塔的缘起。
慈氏阁南东侧的《敕赐荐福禅寺重修塔记》碑,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立。碑阳记载了成化八年,镇守陕西都知监、太监刘祥捐资重修荐福寺。碑阴为陕西军政官员捐助者姓名。
碑文载:“敕督学校奉政大夫陕西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临川伍福撰,赐进士中奉大夫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桂阳朱英书,赐进士嘉议大夫陕西等处提刑按察司按察使资阳宋有文篆”。碑末题曰:“成化十八年夏六月十九日立”。
伍福,字天锡,临川人,明正统九年(1444)举人,天顺年间荐升陕西按察佥事,再升副使,奉旨提督学政,致仕卒。编有《咸宁县志》数十卷、陕西通志35卷,著《南山居士集》、《云峰清赏集》等。
《敕赐荐福禅寺重修塔记》碑阴上为:“按察司副使和顺王云凤、佥事滨州胡经、京山袁佐同游题”,下为捐助者姓名。
大雄宝殿南东一的《礼部劄(zha)付及荐福殿堂图》碑,明正统十四年(1449)立,碑文记述宣德七年(1432年)至正统十四年初(1449年)番僧勺思吉修缮荐福寺的情况和奏请礼部“乞(刺)寺名”及礼部劄付的经过。
此碑于1980年在荐福寺大殿前东侧出上。圆形碑首。碑通高4.82米、宽1.02米、厚0.3米。龟趺高0.8米,碑的正面刻楷书碑文,碑额双线勾勒“圣旨”二字,故又称圣旨碑,周围以阴刻云龙纹饰。碑文十九行,行五十字,有空格。
圣旨碑碑阴线刻荐福寺殿堂图。山门似为栏棚状的鸟头门,两侧为八字墙,山门内东有庑殿两间,正中为庑殿式殿宇三间的天王殿,两边各开一门,并有廊庑相接,东西廊庑对称地向北伸延,与大殿相接,形成封闭式院落。天王殿北左右两侧为对称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为钟、鼓楼,正中是下为拱券门洞的砖砌高台,上建五间歇山顶殿宇的“慈氏阁”。阁后则为七间大殿,殿前有月台、踏步,即“正佛殿”,其后东西各有配殿五间,正中面阔五间的“藏经殿”。其后是小雁塔。
大雄宝殿南东二《重修荐福寺碑记》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立,李因笃撰文,记载了心奥法师和紫谷禅师重修荐福寺的善举。
(1632-1692),字子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
大雄宝殿南西二的《重修荐福寺碑记》碑,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立。此碑螭首龟趺,通高4.78米、宽1.11米、厚0.3米。碑文为楷书,共二十行,行七十二字。碑身四边刻阴纹为云龙、翔鹤、飞马之属。
碑文载:“中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前太常寺卿太仆寺卿癸未进士万年周之桂沐手篆额,赐进士出身奉政大夫提督广东通省学政裴宪度沐手撰文并书”,碑末题曰:“康熙三十一年岁次壬申仲夏谷旦立”。
周之桂,陕西省西安府咸宁县人,崇祯十六年(1643)癸未科进士。
裴宪度,清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科进士。
《重修荐福寺碑记》碑碑阴线刻新修后的荐福寺殿堂图。殿堂图下刻荐福寺的地界面积和山场。
大雄宝殿南西一的《敕赐荐福禅寺重建记》碑,明天顺二年(1458)立。记载了宋政和年间及明代僧人勺思吉对寺院、古塔进行修缮的情况。
《敕赐荐福禅寺重建记》碑阴为捐助及修缮人员姓名。
东长廊以南院墙上的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贡院试遗才遇雨》碑:
西风吹雨洒文扬,多士抠衣底事忙;惊鸟岂甘收健靇,明珠终不掩精光;
眼中未必无豪杰,堂上凭谁做主张;忽听云开天日见,存心耿耿对穹苍。
嘉靖甲子秋八月初吉古原钟沂题。
李因笃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
镶于西长廊以北围墙上部的清康熙十年(1671)《秋日雨中集荐福寺险韵四首》碑。
镶于西长廊以北院墙下部的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雁塔识游》碑。
宝塔千宵落照悬,冯高野趣入秋莚;谊涂车马离尘界,境胜笙箫下梵天。
几代东篱人醉菊,旧时南内草迷烟;浮生自若知何事,漫游逍遥长短篇。
明嘉靖十五年丙申冬(1536)《于湛等人游题》碑,镶于西长廊以北院墙下部。
于湛(1480-1555),字莹中,金坛人,明正德六年(1511)进士。
左为明嘉靖八年(1529)小山题诗一首:
满城风雨近重阳,数日浮云蔽日光;荐福塔耸犹登览,良辰当赏忆潘郎。
己丑年菊月(农历九月)六日小山题。
《补修荐福寺宝塔记》碑,位于今小雁塔地基前东侧,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立。记载了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二十六年(1687),重修塔院、补修塔基的情况。
碑文载:“大清康熙二十九岁次庚午仲秋吉旦,岐黄弟子李文芳沐手敬撰,关中后学许汉章沐手敬书并篆额”。
《荐福寺来源碑》,位于今小雁塔地基前西侧,雍正十二年(1734)立。记载了康熙丁巳年(1677),西安巡抚杭爱迎紫谷禅师驻锡荐福寺,其后紫谷禅师多方化缘,重修小雁塔基座,使荐福寺殿宇得到全部修缮的过程。
碑文载:“大清雍正十二年岁次甲寅姑洗(农历三月)吉旦,署吴堡县知县赵酉撰文,退迁谷口继可明珠篆额,天水行者笑微了然书丹”。
《荐福寺来源碑》的下部刻有《荐福两廊宗派图》, 如下:
宗 派 真如若太虚,寂照圆明性,清净恒湛然,本来无体用。
绪 派 隐显蕴玄宗,心融万法通,一乘宏大教,道德自兴隆。
后续派 洞彻精纯理,传灯证祖纲,灵机含妙意,源远永流长。
小雁塔底层南北拱形门洞内,镶有唐代石制门楣和门框,上面刻有香薰、飞天及蔓草花纹。在北门门楣上有明嘉靖三十年(1551)王鹤的题刻,楷书二行,文曰:“荐福寺塔肇自唐,历宋、元二代,我我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彻若窗牗,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嘉靖辛亥年,以先孺人艰,解官来省居僧舍,僧湛馨言其事,余闻尔异之,遂记。时菊月上旬也。蔽田王鹤书,嘉靖辛亥秋月二十九日”。
白衣阁北西边的《重修荐福寺地藏王殿》碑,明崇祯年间(1628-1644)立,长安崔尔进撰文。记载了明神宗万历年间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王用宾捐资修葺地藏王殿及崇祯九年(1636)至十一年(1638)荐福寺主持无昙募资重修的过程。
崔尔进,字抑庵,陕西长安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
《重修荐福寺地藏王殿》碑阴上部为布袋神僧像线刻图,为时任荐福寺主持无昙所绘。上题:
大雄示观,弥勒尊佛。双泯见闻,两忘知觉。袋囊弃置,飞锡抛却。酣然一睡,天地何物。
白衣阁北东边的《重修荐福寺碑记》碑,清嘉庆十六年(1811)立,。记载了清嘉庆年间,居士赵联第首倡捐修荐福寺小雁塔,得到众人响应,历时五年修缮完毕的过程。
碑文载:““赐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靖边知县灵石翟凤翱撰文,大清嘉庆十六年岁次辛未夏五月彀旦”。
翟凤翱,山西灵石人,清嘉庆十年(1805)己丑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