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节这个假期恐怕会刻在每个人的记忆里,是躺着什么都不做就是为国家做贡献的特殊时期,也同时会是,在封闭的空间里跟家人待好长好长时间的特殊时期。不可避免,各种深藏的问题也容易暴露出来。
比如,孩子天天玩手机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现在提网瘾的少了?
有人回答是现在全民网瘾,所有人都盯着手机看时,就没人指责年轻人是低头一族了。
很普遍的现象,一家子各玩各的,爸爸玩游戏刷抖音、妈妈追剧晒朋友圈,连三岁小朋友都忙着玩IPAD。
本来春节就是最放松的假期,全民娱乐,无话可说。我们今天谈的是真正的心理学意义上的“网瘾”、追剧瘾或其他瘾。
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为什么会沉迷手机形成瘾呢?为什么追剧会停不下来,甚至熬夜追呢?首先不可避免的,现在很多游戏的设置、或者影视剧情的设置,就是冲着满足人性的贪嗔痴,让人不可控制的堕落。再加上商家各种巧妙的环节设置、不断喂养,不断让人获得挑战感满足感愉悦感,不断的“爽”,让人欲罢不能。这让没有自制力的孩子,是很容易陷进去的。科学研究表明,当人们在玩游戏、追剧时,跟抽烟、喝酒、吸大麻时是差不多的,会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获得愉悦感。一旦停用,身体反而进入多巴胺衰退,会比正常水平还低,于是人会觉得空虚、难受,会控制不住想继续玩,继续通过外部的这些强刺激,来获得新的平衡愉悦。而这种强刺激带来的快乐满足之后,带来的负作用就是更加空虚、难受,想要更多的强刺激强快乐。就像橡皮筋弹出后,反弹的力量也就更大,逐步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观察这些上瘾的孩子,或者追剧的大人,一旦强制不让玩游戏或追剧,他们会空虚无聊、情绪不稳定,甚至无所适从。我身边几个小孩就是这样,才七八岁,一旦不让玩游戏,就会反复的叨叨:“我太无聊了、我太无聊了……”这种堕落的即时满足的快乐,会让他们变得极其没有耐心,没有耐心静下来,没有耐心去学习,没有耐心去努力,长大后也没有耐心处理生活中的种种难题。而静能生定,定能生慧,沉迷游戏不断刺激多巴胺,会让大脑结构发生改变,人也会越来越笨、越来越情绪暴躁。我查了很多网瘾少年的资料,很多少年都有类似的情况,沉迷游戏没有耐心,甚至性格暴躁、动辄打架,被学校开除后,更是愈演愈烈,仇恨父母,对父母动辄打骂。父母没有办法,请教心理医生或者社会志工,一般都会回溯童年,认为是父母教育不当、照顾不周、孩子严重缺爱导致……总而言之,父母是祸害,是罪魁祸首,现在要加倍补偿,慢慢建立信任。有的父母就开始了天天认错,也有的父母不服气就就四处上访,认为是游戏祸害了孩子,建议有关部门对游戏严加管制。记得有次等公交车,有个小孩子不停地跟妈妈讲学校的事,妈妈忙着玩手机,不断打断他让他安静。小孩子就使出浑身解数,试图吸引妈妈的注意力,妈妈,你看,这叶子为什么是黄的呀?妈妈,你看这里有只超大超大的蚂蚁。妈妈这公交车怎么还不来啊?妈妈,妈妈……忙着看手机的妈妈终于忍不住大吼:你再吵我就不带你出去玩了!在店里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小孩子想要跟妈妈玩,但妈妈忙着玩手机或其他重要的事情,随手拿PAD丢给小朋友,各玩各的,互不打扰……小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在他最需要倾听互动的时候,没人愿意听他的。在教育上偷的懒、缺失的耐心,很多埋成了以后亲子问题的雷。那把锅全部甩给父母,事情就解决了吗?网瘾少年把罪魁祸首归结为父母,心无愧疚,更有了继续沉沦的理由。当然,有些少年也是很想把网瘾戒掉的。因为网瘾带来的副作用很痛苦,很多严重网瘾少年会脾气暴躁、精神迷茫痛苦,甚至神经官能失调,出现强迫症或社恐等问题。看到这里,很多追剧的可能庆幸,还好,自己没这么严重。但追剧停不下来的同学也可以回顾一下,沉迷追剧时,是不是也是没有耐心去处理正事。别人打扰时,是不是也易燃易爆,情绪不如平时稳定。吸引我们追剧的到底是什么?是逃避了现实、满足了英雄幻想?还是俊男美女赏心悦目满足了爱情幻想?这个问题很微妙,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察觉,自己追剧到底追的是什么?社会上下鼓吹爱情,影视剧里无处不在的软色情。我曾经跟朋友开玩笑说:知道这个社会为什么牙科门诊这么多吗?因为影视剧里的甜腻情糖发太多了。虽是开玩笑,但仔细琢磨下,影视网络中各种软色情爱情鼓吹太多,引发邪念,肾精亏损,心火旺盛,齿为肾之余,牙疼牙软各种牙病就不足为奇了。牙疼只是没想到的追剧副作用之一,追剧看似轻松,但长时间追下来,还是会让人双目无神,让人懒得思考,大脑退化。让人不断堕落,懒得上进,懒得社交,影响正常生活……说了这么多,也许老年痴呆跟追剧都能扯上联系,疏于运动的发动机(大脑),时间久了肯定会生锈退化的呀。越清醒意识到为什么成瘾,明白成瘾的危害与后果,越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让人做出新的选择。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比如,一开始是因为不得志,想排解一下才追剧玩游戏,反而越陷越深,越来越不得志。看清楚追剧并不能解决“不得志”,看清楚“得志”的目标明灯,才有可能一步步重新走上正轨。瘾的特征有:难以控制、不计后果,即使伤害自己与他人也不能停止。不断加重、递增性。离不开,有依赖性。持久性、重复性。总给自己找理由再犯。一旦成了“瘾症”,想要戒瘾,仅仅靠意志力是不够的。很多网瘾少年,最开始玩游戏时,有大致类似的理由,精神空虚,找点寄托。或者日常学习生活没有成就感,逃避生活,开始寻求游戏的快乐。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网瘾、追剧瘾,酒瘾、毒瘾,购物瘾,都跟邪淫一样,一开始都是为了追求快乐。淫,就是过度嘛,任何追求欲望快乐一旦过度,量变质变,很容易形成瘾。追求快乐,是我们人类的本性,人人都想趋乐避苦。但是追求快乐有个规律,越是强刺激的即时满足的快乐,之后的空虚越大。越是满足向下欲望的快乐,得到后越是不满足,会不停追逐。比如热闹的很HIGH的聚会,结束之后很容易空虚失落。比如纵欲,欢乐过后,很容易肾水不足、肝火旺盛,表现为暴躁、没耐心、爱打架。而一旦成了瘾,不管是哪种瘾,都会一开始表现为脾气暴躁、情绪化、没耐心,再发展,甚至会神经官能失调、精神方面问题、强迫、社恐等……现在人只重点宣传吸毒后果很严重,还没意识到网瘾跟毒瘾一样,强刺激快乐、过度透支后、一定都是代价惨重。第一步就是意识到追求快乐的规律。因为不知道追求快乐的规律,在一开始追求快乐的时候,方向错了,越透支,越痛苦。当然有,只有不断付出、不断成长的快乐才能让人平静喜悦。比如说,不断内心成长、收获平静喜悦与智慧。很多人会误解修行,认为修行是放下五欲六尘、人生乏味,相反,是获得了更平静充实的喜悦。明白了快乐的规律,就能看到现在追求的刺激快乐,都是魔鬼的诱惑。参考那些成功的案例,类似于戒酒协会与戒邪淫群,不要幻想一步到位、立即戒掉。而是专注现在能做到的一小步,从最微小的改变启动,一步一步慢慢来。比如说先从每天减少网络时间开始。第三:最重要的原则,以白退黑,不纠缠在无能无力的黑暗能量上,尽可能多的培育正能量的种子。一点点做,田地里一步步种满了庄稼,杂草自然会少的。光明来了,黑暗的部分自然退却,逐步转化。一开始目标可以小一些,哪怕是从放下手机,走出去晒半个小时太阳开始。第四:要有耐心,做好长期准备。瘾不是一天形成的,想要改变行为习惯,也要日积月累。偶有反复倒退、无需过度自责,本来上坡的路就是难走。成长的规律也都是螺旋式前进。至于父母是祸害,这样的说法可以打住了。有什么样的父母,是自己的福报。既然不能索取爱,那就勇敢付出爱,付出爱,才能收获更多的爱。一味的索取,永远是精神上的乞丐。同理,迷茫的父母也要意识到,有什么样的孩子,也是自己的福报。我看到那些被网瘾少年折磨的父母,用了各种招儿都没有改变后,认为这就是命。关系无非讨债、还债、报恩、抱怨。没错,这就是命,都是自己种出来的。但命是可以改的。最后分享一点玄学,为什么很多孩子甚至是大人很没有意志力?或者说没有内在力量?这个世界存在两股力量,一股正面向上的力量,一股负面向下的力量,也就是物理学中的“熵”。为什么很多人容易被负面向下的力量牵走?而是自身正能量不足,没有善养“浩然正气”。正能量会吸引更多的正能量,负能量太多容易吸引更多负能量,不断堕落。如何养浩然正气?比如最基本的孝顺父母。比如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诚意正心,内圣外王。观察中发现,很多对孩子无能为力的,往往自身也不够孝顺。很多为孩子烦恼的,也被自己父母烦恼。社会大环境谈的很少了,但还是苦口婆心呼吁一句,父母是根,没有把根连上,做什么都没有力量,孩子也很难成才。从根上下功夫,要比从枝叶上,要有效的多。什么是孝顺?先不说恭敬心,至少不要瞧不起看不上生你养你的父母。至少不要把所有的精力只放在自己的小家庭,多匀一些关心关心父母。养浩然正气的方法有很多,关键要像种庄稼一样,久久为功。每个人成瘾的原因不同,戒瘾的规律不一样。找到真正的原因,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以上只是简要概述,有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