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精华,药性从来不用死记硬背!收藏学习!!!

传统的中医学,并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诀窍的,掌握了这个诀窍,也就掌握了认识中药的钥匙,任何药到了我们手里,都能记得又快又准,运用自如。

 

药物的行走

认识中药,光知道它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走向
西方的物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矢量”,比如力,有大小、有方向。中药也与此类似。
大小就相当于药物的性质,而方向则意味着这味药物到人体后会怎麽走、到哪里去
这就涉及升降浮沉归经的问题。
药性,大家都很重视;
但药的走向大家都不是太重视,或是一到运用的时候就忘了,这大大影响了用药的效果

升降浮沉

不同的药走向不同。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
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
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
所以你要根据病位,根据邪气的出入来选择用药
怎麽把握药的升降浮沉呢?靠死记硬背当然不行。
我们师门从来不要求背任何东西
过去要求背的《药性赋》、什麽方歌、歌诀,我们从来没有背过。
咱们要去体会。
明白了它的道理,这些东西自然就记住了。
不明白其中的的道理,死记硬背是没有用
很多药,药名本身就体现了升降浮沉。
比如升麻,肯定是往上升的;
沉香它肯定是往下沉的。沉香就是沉香木,一般的木头都浮于水,唯独沉香木,扔到水里会下沉,用于人体它也会往下沉,它能降气
我们必须非常注意中医里的药名、方名、穴位名称,其中都含有很多密码,可以去破解。
植物类药,我们可以看它长在植物哪个部位,以确定其性质和走向。
(治病讲缘分,无缘不得治,股骨头坏死找不对治疗方法都是白花钱,相信很短时间可以治愈的也是被骗钱,康复咨询13610604677微信)

花叶升散,凡子必降

▼  花叶升散 
花和叶是升散的,它们在植物的最表层。
散发出清香,它是散的
叶子上每天蒸发出大量的水分,这也是在散
用于人体也有升散的作用。
抓过感冒药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方子,药味不多,药量也不大,但是抓回来却是一大包,以花和叶居多,质地都是非常轻的,因为要取它的升散之性,来发散掉我们体表的邪气
花叶升散,但也有例外,比如旋覆花,它不升不散,而是降的
▼  凡子必降
植物的种子,比如莱菔子、五味子、白芥子、车前子、川楝子等,种子在枝头成熟了以后,都要掉到地上,才能生根发芽,这就是在往下降。
作用于人体,它也有下降的作用。
还有比如桃仁、杏仁、柏子仁、酸枣仁,他们不但是种子而且还有很明显的油性,所以能润下,润肠通便
这些种子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偏温
没有温热,它哪有力量发芽呢?
但也有例外的,比如蔓荆子就是往上升的,而且性凉,它质地轻,可以用于升散头面之风。

枝走四肢,梗通上下

▼  枝走四肢
植物的枝丫就会走人体的四肢
我们可以说,他们同气相求
比如桂枝、桑枝、紫苏旁枝,都是走四肢的。
像胳膊痛,手指发麻,引经药可用桑枝;
如果因爲受寒较深,也可以加桂枝;
如果只是因为临时受了一点寒,用紫苏旁枝和桑枝就可以了。
▼  梗通上下
梗,就是植物的中间的梗子,也叫主茎。
养料要通过茎从根部往上输送;
叶子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能量,输送到根部去储藏,也要通过茎。
所以说,茎是能升能降的。
我们经常说的紫苏梗、藿香梗,在人体内,能通气、调气,能升能降,调气就在这升降之中完成

根分三部

根部入药要复杂一点。
靠上部的根,主要往上面的植株输送养料,它偏往上走
靠下部的根须,是要往下扎的,它的性质偏往下走,治下焦的病;
至于中间的那一截根,就是守中的,治中焦的病。
比如当归,按上中下的部位,可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三部分:
当归头上行而活血
当归身守中而养血
当归尾下行而破血
现在大家用根都不是太分明了,整个根都放在一块用了。
当然,现在用芦和用须还是有讲究的。
芦在根的最上方,是植物根和茎的交会处,比如说人参有一个参芦。
芦是一心向上升的,因爲根的养料在芦这里往整个植物上输送,芦也就具有了很强的上升的作用,甚至能够引发呕吐。
我们在用根部的药的时候,一般都把芦去掉。
像人参这样比较珍贵的药材,我们舍不得扔掉它的芦,又因爲它有很特殊的作用,所以我们就留下来,遇到体质比较虚的人,上焦有邪,你想让他吐一下,又不敢用那些峻烈的催吐药,就用参芦
根须在根的最下方,它使劲往下走,往土里鉆,所以又有攻破作用
比如甘草,你要是用它来调和诸药,又不想让他过于固守中焦,就可以用甘草梢,他会往下走得快一点;
再比如小便带血,小便刺痛,一般也会用甘草梢。
甘草梢能走阴茎,走尿道,有清利的作用。

药物走向的其他判定方法

此外,植物的节则走人体的关节,皮则走人体体表,心则入心,络则通络,藤则上行,刺则刺破……
这都需要我们格物致知,观察这个药的本身。
金石、介类药,即金属、矿物、化石、贝壳之类。
这些药都很重,药只要重就会往下走,这是它们的基本走向。
还有动物药,被称为“血肉有情之品”,它跟人体血肉同气相求,对人体的作用就会非常明显,它能峻补不足,搜剔顽邪
人体有虚,用它可以很峻猛地给你补一下。
比如说鹿茸,是峻补真阳的;
龟版,是大补真阴的;
还有鹿筋,药店里卖的蛤蚧、鹿鞭等,都是用来峻补人体的。
当你需要补的时候可以补,不需要补的时候用了反而会过犹不及
人体有非常顽固的邪气时,一般的药攻不下来,可以用动物药,尤其是虫类药来搜剔。
一块骨头,啃完了,上面还剩一些碎肉,咱们怎么啃也啃不下来,有的在缝隙里,剔也剔不下来。
扔在地上,很多蚂蚁爬上去了,开始吃骨头上面的肉,很快骨头就被啃得光溜溜了,这就是虫类的搜剔功能
虫类的药也会钻到人体筋骨的缝隙里,把一些顽固的风寒湿邪,像从骨头上搜剔筋肉一样剔除,从而达到很好的祛邪的效果
但是,咱们一定不要轻易用虫类的药
医者是救人的,是拯救衆生生命的,不能因爲救一个人而杀害更多的众生。
当用则用,不必用时,就千万别滥用。
这是医家必须具有的一种情怀。
动不动就用虫类药,不算本事。
中药也称本草,而不称本虫,其实也是在提示大家尽量用植物类的药,虫类的药不要滥用。

虫类药丨入气入血解

虫类药也是有入气分入血分之区别。
叶天士比较善于用虫类的药,他总结说:
“有血者入血,无血者入气。”
有的虫子有血,有的虫子没有血。
比如说一只蚂蚁,你把它拈死,就没有红色的血。
当然从生物学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有血,它的血可以是其他顔色,但是它没有红色,在中医里面就叫无血,这样的虫子入药就往往走气分
知了死了以后,你把它剥开,看不到红色的,知了没有血,蛇则肯定有血。
所以蝉蜕就走气分,蛇蜕就走血分。
咱们自己就能看出来。
其他的药也是如此。
红色的入血分,青色的以入气分爲主。
紫苏叶一面是红的一面是绿色,还有的叶子春天夏天是绿的,到了秋天的时候成红的了。
这说明它一定能沟通气血
或者说当它青的时候采就入气分为主,红的时候采就以入血分爲主
但你不管什麽时候采,因爲它在红和绿之间的变化比较快,它肯定是能沟通气血的。

有规律就有例外

当然,有规矩就有特权,有规律就有例外,凡事没有绝对。
比如红花是红色的,入血分,这是规律;
金银花不是红的,所以入气分,这也是规律;
金银花也入血分,这又另当别论
再比如,三七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药,它肯定要入血分。
三七是什麽顔色?
它外表是灰白色或是黄色的,里面则是墨绿色的,而且很坚硬。
没听说它是红色的,但是依然走血分

药的行走速度

药的行走也有速度。
有的药走得快,有的药走得慢;
有的药是走而不守,有的药是守而不走。
比如大黄,它在人体内走得非常快,从来不停留,就像关公过五关斩六将那样,那就叫做走而不守,从东岭关到黄河渡口,他不会占领了哪个关就守在那儿不走了。
这味药下肚会迅速从上往下通,夺关斩将而出
有的药则是守而不走,喝下去了以后走得特别慢,甚至会在某个地方守一阵子。
比如甘草。其实很多甘甜的药都喜欢守;
而很多苦药,它都走得相对快一些。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黄连走得就慢。
黄连、甘草都是守而不走的。尤其是小剂量的甘草,它走得尤其慢。
这些药怎麽配伍呢?
相互牵引
就好比两个人,如果他们都是急性子,会互相催促着赶紧走。
大黄和芒硝在一起就是这样,喝下去了马上就要大便了。
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厚朴、枳实这两个下行的药,它们就走得更快了,这就是大承气汤
有时候我们并不想让他们走得那麽快,拉肚子拉的太厉害了,人会受不了。
这时候可以配点甘草,它走得就慢了,走得慢了,它们就会在路上把涤荡污浊的工作做得更细
这就是调胃承气汤,用甘草来牵制大黄和芒硝。
(0)

相关推荐

  • 知道中药的“行走步调”,就明白了中药效果!【值得收藏】

    中药很独特,就像人一样,有它自己的行走方式.知道了中药的行走方式,就明白了中药效果,光知道一个药的作用和性质还不够,还得明白它的"行走步调".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有的药走 ...

  • 朱良春:治痼疾验方五则—用虫类药是关键

    作者:黄瑞彬 导读: 朱良春主任医师业医五十载,学验俱丰.他治学善于博采诸家,融会中西,临证治疗痼疾,擅用丸散,精选虫类药,每获卓效.现举其验方治验五则,笔者尾以管见,以飨同道. 一.健脑散治疗脑震荡 ...

  • 《证治准绳·女科》血风烦闷

    [大]妇人血风烦闷者,由腑脏劳伤,血气虚而风邪入之,搏于血脉,使气不通而痞涩,则生于热,或肢节烦疼,口干少卧,皆因虚弱而气血壅滞,故烦闷也. [薛]前证多属肝脾血虚发热,宜参照前寒热方论主治. 酸枣仁 ...

  • 善学中医者,药性从来不用死记硬背!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传统的中医学,并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诀窍的,掌握了这个诀窍,也就掌握了认识中药的钥匙,任何药到了我们手里,都能记得又快又准,运用自如.   药物的行走 认识中药,光知 ...

  • 善学中医者,药性从来不用死记硬背!【一点资讯】

    新型肺炎的疫情肆虐,让很多朋友认识到学习中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学中医,但面对那么多的中药知识,难免有些无从下手. 其实,传统的中医学,并不主张死记硬背,而是有一套诀窍的,掌握了这个诀窍,也就 ...

  • 会学中医的人,从来不用死记硬背 “ 药性 ”!

    中药的升降浮沉 不同的药走向不同. 有的药往上升,有的药往下降: 有的药走五脏,有的药走四肢: 有的走上焦,有的走中焦,有的走下焦--都不同. 所以你要根据病位,根据邪气的出入来选择用药. 很多药,药 ...

  • 中医必读经典总结, 全是干活, 收藏学习。

    点击加载图片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疏肝和胃,理气养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 ...

  • 江淑安老中医的几则经验方 收藏学习!!!

    江淑安经验方:补中生肌汤治消化性溃疡     处方:柴胡10克,党参20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玄胡15克,郁金15克,茯苓30克,乳香10克,黄连6克,枳壳15克,白及60克,云南白 ...

  • 小学语文文言文学习技巧大全!值得寒假收藏学习

    文言文对小学孩子就有点头疼了,古文比较难学,学习古文需要巧方法. 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初中文言文学起来会比较轻松,整理相关知识,供小学生 ...

  • 收藏|中医内科精华提炼

    一 感冒 1.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 咳嗽 ...

  • 涨知识:中医八类体质,分类养生,分享收藏学习!

    中医学认为,人群中的体质类型,不外乎阴虚.阳虚.气虚.血虚.阳盛.血瘀.痰湿.气郁等八种. (一)阴虚体质养生法 体质特点: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炎夏 ...

  • 李可老中医珍贵验方21则,难得一见!收藏学习!

    名老中医:李可 01.通治一切肥胖之并发症"温氏奔豚汤' 温氏就是我的老师温碧泉先生.方子呢,是这样的:附子45克,肉桂10克(后5分),上沉香10克(后5分),砂仁10克(后5分),生山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