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峰随笔】秋游朝邑湖
秋游朝邑湖
原创/李跃峰
相较于春夏,其实我还是喜欢秋冬的。春夏的景色虽美,但总觉得缺少了阅历与内涵,有些小资情调。而秋冬的景色就不同了,虽然树叶黄了、落了,荷叶败了、枯了,但却内敛、低调、成熟,蕴含着浓浓的禅意,是得道的高僧或智者。所以,当陕西吃在大荔策划服务中心负责人吴兢先生告诉我,下午要带陕西师范大学摄影协会的教授们去黄河湿地旅游的时候,我欣然接受。终于可以和辽阔苍凉的黄河湿地相会了,那里有远山、羊群、枯树,还有败荷、黄河渔庄、鹳鸟及木船,足以净化被世俗熏染已久的灵魂,感悟静谧、愉悦的禅诗境界了。
可事与愿违,旅行协会乘坐的车是双层大巴,不能在沿黄公路上行驶。无奈之下,我只好带着旅游小分队向朝邑湖进发。
大巴车司机被乡间的小路吓怕了,不敢继续前行,我们就在朝邑镇平罗村现代农业博览馆前的广场下了车,步行向湖边走去。一路上,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了朝邑湖的前世今生。
陕西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是2013年获国家林业总局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占地1.8万亩,其中水域面积1万亩,东西长8.7公里,南北宽1-1.6公里,集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于一体,ph值常年在7-8之间,是一个永久性咸水湖,最低高程331.5米,较黄河滩涂高程低4米左右,属内陆盐池低洼地,这里也是大荔县洛北地区海拔最低点。区域内常年有野生动植159种,是候鸟重要迁徙“驿站”和“天然观鸟园”。
近年来,大荔县不断加大对域内湿地保护力度,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坚持以林养水、以水保湿,不断强化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实施了7000亩湖面生态修复工程,建成保护围栏23公里、环湖林带1000亩及观鸟台、码头等配套项目,着力构建安全健康的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严格用途监管,系统治理修复,使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综合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经过多年来的恢复和保护,目前湿地公园,天水一色,芦苇涤荡郁郁葱葱,飞鸟成群,野鸭遍地,鸟语花香。在这里,相继发现了世界濒危野生动物火烈鸟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疣鼻天鹅等。
听了我的介绍,客人们对朝邑湖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虽然距离朝邑湖还有三公里左右的路程,虽然早晨在沙苑游玩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与精力,但还是步履矫捷,欢喜不已。
在朝邑湖南面,通往朝邑湖的路东是一个长满了芦苇、沙柳、红蒿的秋千广场。七八架将近二十米高的秋千被密密麻麻开了芦花的芦苇、黄红色沙柳、褐红色蒿草包围在中央,异常壮观。荡秋千是民间清明时节的习俗,那时候,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妇女们穿着美丽的群衫,在秋千架上上下翻飞,和周围的桃花、苹果花、梨花争奇斗艳,加之妇女之间相互的斗谑,欢笑声不绝于耳,想来都非常养眼悦耳。
这次大荔之旅的陕师大教授小分队中女同志居多,因而,见到秋千广场美景的时候,都快乐地欢呼起来,对我的安全提示不理不睬,纷纷找路奔进了芦苇丛中,秋千架旁,摆着各种姿势,拍起照片来。有相机的男教授们就理所当然地成了资深美女们的御用摄影师。
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天已快黑,领队张教授也在喊人回家。不得已,大家一步三回头地上了路,并向湖边进发。我也被秋千广场的美景所惊艳,忍不住回头再望一眼,再拍一张照片。结果,一位穿着绿色衣衫的资深美女还在最远处的秋千上悠闲地荡着秋千,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个旅行团队,忘记了这个世界。
在我们忘情于秋千广场的时候,大荔旅游小分队的几位教授却在尽情享受着朝邑湖的美景。微风轻拂,湖边的芦苇沙沙作响;湖水微波荡漾,五六只鹳雀在水里嬉戏,不时把头扎进水里逮鱼;教授们完全从书本里走了出来,变成了俗世的男人女人。虽然我曾多次来过朝邑湖,但也被朝邑湖的静谧、旷远、苍凉所震慑。
天终于暗了下来,教授们这才不得不离开湖边,向回走去,每个人都在回味着这难得的旅行和美景。
在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看到了凤凰网上刊载的一日禅,刚好与我这次旅行中的感受一致,便摘录如左:在纷纷扰扰的尘世打拼,在现实与忙碌中,人累了,心也累了,思绪不再飞扬,情怀不再美好,累得装不下一轮月亮,累得容不下一片落叶。幸福是从心开始的。请在匆忙的旅途中,偶尔停下脚步,聆听一下心的声音,让心在自然中感受一下万物的轮回与四季的交替;让心在俗世中作一次清新的飞舞,洗去铅华尘封,还原一份明净。这样的时候,便会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追逐的不过是可以轻轻挥洒的浮尘。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于2010年获得了首届全国“铜锣湾”杯征文大赛二等奖,微电影《咱们村的监委会》获得了2011年全国廉政短剧大赛铜奖,短篇小说《书怨》获得了2009陕西省首届“益秦”杯征文大赛优秀奖。著有长篇小说三部,中短篇小说数部,散文百篇,诗歌几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