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3
《上下五千年》111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
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好歹表表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
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音liáo),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音hé lǘ)。
《离骚》四十一
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邅(zhān)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扬云霓之晻蔼(ǎn ǎi)兮,鸣玉鸾之啾啾。
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
离心:不同的去向。
远逝:远去。
邅(zhān):楚地方言,转向。
晻蔼(ǎn ǎi):旌旗蔽日貌。
鸣:响起。
天津:天河的渡口。在东极萁qi2斗之间。
西极:西方的尽头。
译文:
彼此不同心怎能配合啊,我将要远去主动离开他。
我把行程转向昆仑山下,路途遥远继续周游观察。
云霞虹霓飞扬遮住阳光,车上玉铃丁当响声错杂。
清晨从天河的渡口出发,最远的西边我傍晚到达。
诗人还通过这一形象,描绘了诗人自己思想感情的波澜,诗人把自己描绘成浑身披覆着香花和美玉的洁身好修,幽美芳香,妩媚奇特的超人,用来象征其纯洁高尚的内在美质。屈原内在美质的表现,最感人的就是他那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主义精神。诗人自幼就立下为国尽忠的理想,他为此自修美德和才能,祖国被“党人的偷乐”搞得“路幽昧以险隘”,他为之而伤心,他一再表白“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他为祖国的前途而忧心忡忡。
他被群小打击迫害而离开了政治舞台,但他始终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虽然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痛苦忧伤,但他更关心的是国家和君王,他始终系心怀王,不忘楚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凭着屈原的杰出才能,他投奔别国也许会成为将相高官,但它否定了一切离楚远游的想法,非常形象,非常真挚地表现了屈原那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再j看几副对联
每闻乐事先惬意;
或见奇书手自抄。
(爱新觉罗 弘历园联)
人无信不立;
天有日方明。
水清石出鱼无数;
竹密花深鸟自啼。
(哈同花园联)
拈花一问,无人会笑;
弄石千般,有字可传。
(台湾慎德堂联)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看花。
(王文治自题联)
德从宽处积;
福向俭中求。
(王时敏自题联)
青玉案·癸未道间
宋 · 李曾zeng1伯
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猛拍征鞍登小岭。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
马蹄踏碎琼瑶影。任露压巾纱未忺ⅹian1整。贪看前山云隐隐。翠微深处,有人家否,试击柴扃jiong1问。
这是一首夜行词,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写夜行,先从傍晚写起。白天行路使得词人在马背上睡着了。“栖鸦啼破烟林暝,把旅梦、俄惊醒。”归鸦叫个不停,划破了暮霭笼罩下树林的寂静,旅梦一下子被惊醒了。此时天黑了,词人一下子紧张起来,于是“猛拍征鞍登小岭”。“猛拍”当是天晚急于赶路时一种急切的动作。
“小岭”,可能是个地名,也可能是指称一座不高的山 ,从这里见出一种登攀的劲头。“小岭”不小,“峰回路转,月明人静,幻出清凉境。”山峰重叠,山路迂曲,这时月亮升起来了,山野寂廖无声,跟傍晚的幽暗、喧闹形成鲜明对照,使人感到仿佛进入另一个天地。上片通过白描的手法,将夜行山林的原因、心境,清幽地表达了出来。
下片继续写夜行的情趣。“马蹄踏碎琼瑶影”。琼瑶,指月色。此句化用东坡的《西江月》:“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破琼瑶。”马行走在点点碎碎的月光上,妙不可言。“任露压巾纱未忺整”。“未忺ⅹⅰαn1”,不想的意思。夜深了,风露下了,露水打湿了头巾也不去整理一下。凉冰冰的露水浸润了头巾,浸润着面颊,令人惬意。
按《青玉案》词格,此句应为七字,这里是八字 ,添了一个衬字“任”。多了这个“任”字,词人的那种舒适感、满足感就更突出了。佳境还有“贪看前山云隐隐 ”。月下轻云缭绕的前山更是一个诱人的所在。越是这种轻云笼罩的景色,越是在月下能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催人前行 。“翠微深处,有人家否,试击柴扃问 。”“柴扃”,柴门。
在林木茂密的地方,他发现了人家,“试击柴扃问”。“试击”,想敲敲,想问问,但并不十分有意,其实有没有人家都不会影响词人行路的兴致。以发现人家作结,与稼轩夜行黄沙道中的《西江月》相似,稼轩词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但二者所蕴含的情致不同。
稼轩是表现他遇雨忽逢“旧时茅店”的惊喜和亲切感,夜行到此也就结束了 ;此处漫不经心“试击柴扃”,只是妙不可言的夜行的一个小插曲 ,情趣显得颇为深长。此词写夜行,夜行道间峰回路转,佳境迭现,佳趣横生,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文字轻灵活跃,和作者的喜悦心情是相应的。
001
出句:海镜隔双月[北纬42度]
对句:云屏锁万山[Neo]
赏析:出句有“月下飞天镜”的诗意类似,但隔字见情愁。对句锁字更进一层,万山都是情牢。整体在于简约而刻画到位,比喻气势足,缘物抒情,借情写意。
2
对句;春暖蝶衣艳[蝶儿]
出句:雨微草色新[潇湘妃子]
赏析:出句很平常,对句用淡雅对之,才是见精神。正所谓浓也有情,淡也有情,春天情态如西子。
3
出句:花肥春步懒[佚名]
对句:雨细燕身轻[千水縛明月]
赏析:“浓香吹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出句的意境如此,写出一派慵懒。对句就轻快明朗多,用“细轻”二字形成对比。整联在于出句用字比较好。
4
出句:月下泉听冷 [湖海山人]
对句:花前情语浓 [此情可待]
赏析:想到了蝴蝶泉边,情郎与金花的约会场景,美不胜收,让人羡慕。概以情味入句,皆有境可观。
5
出句:心如花一瓣 [青青]
对句:文似玉无暇 [大致若鱼]
赏析:出句短短五字,轻盈而蕴籍,未闻花香,已透心香。未全部说明此心是何等的好,但已经给人想象力的享受了。对句“文似玉无瑕”,读起来颇有感觉,对仗不艳,而味道淡雅留痕,有此花瓣心,有此玉质文,情态
6
出句:挥竿敲月落[不小心]
对句:摇橹踏云开[娑飞]
赏析:仿佛在天上银河泛舟而钓,甩一甩钓丝,挥一挥竹竿,不小心把月亮给敲下来当钓饵了。意趣有此情景,自然是摇橹前行,云浪自开。欣赏出对句的浪漫以及大胆想象力。
7
出句:舟犁荷影碎[美女组采儿]
对句:风织柳绦长[帅哥C组]
赏析:出句句短却给人夏日游荷花湖的十足画面场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一个犁字写出了那种轻快明朗的心情,景真而描摹精到。这样的画面使得我梦里频频游荷湖,鲜活新颖,仿佛散文中摘取的一句美文,绘声绘色,色在直面感官,而声在心里享受。 对句也见细腻的儿女情怀,比喻手法不错。
8
出句:一湖春洗眼 [浅雪]
对句:十里柳舒眉 [联生]
赏析:浅洁勾勒出春的神态以及韵味。让人有“吞梅嚼雪”的干净以及“绿上眉头”的舒服。拟人手法省却了文字的赘言,而让丰富的想象留给读者,其实整联感觉就是一位沉睡的春美人苏醒的情态。
009
出句:江空鸥鹭起 [心砚]
对句:山静鹤松眠[紫玉]
赏析:出句表达了一种放旷的情怀,言短却意思丰富。“江空人静夜茫茫,秋兴长”,对句选择的画面由江转向山,具有递进作用,表达了幽静的情怀。对仗工稳无比。
10
出句:峰断着云补 [半江明月]
对句:目穷放梦飞 [半江明月]
赏析:引用作者自评。远处是连绵如带的山,更远处是隐隐约约的山;头上是大朵的云,云后还是云;踮起脚尖也只能看到这些,颇有“相见不如怀念”之叹。可是对有情人而言,光有相知相惜往往是不够的,更想牵手一生。一如山们云们,每日相对着会有什么感受呢?
戈对甲,鼓对旗,紫燕对黄鹂。梅酸对李苦,青眼对白眉。三弄笛,一围棋,雨打对风吹。海棠春睡早,杨柳昼眠迟。张骏曾为槐树赋,杜陵不作海棠诗。晋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识,堪为五总之龟。
【注释】
青眼:《晋书·阮籍传》:阮籍能为青白眼,对礼法之士以白眼,惟稽康造之,乃见青眼。
白眉:《三国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眉有白毫,弟兄五人皆有才名,并以常为字。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三弄笛:古代笛曲有《梅花三弄》。
海棠睡:《太真外传》:“杨太真初睡起,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耶?’”
柳眠:《三辅旧事》:“汉苑有柳如人,名人柳,一日三眠三起。”
槐树赋:《凉录》:“初,河右无柳,张骏之取于秦陇,植之皆死,独酒泉宫西北隅有槐生焉,因著槐树赋。”
按《晋书·李玄盛传》:“河右不生楸、槐、柏、漆,张骏之世,取于陇西而植之,终于皆死,而酒泉宫之西北隅有槐树生焉,玄盛又著《槐树赋》以寄情……”据此则赋非张骏所作。
海棠诗:《王禹偁诗话》:“杜陵无海棠诗,以母名海棠也。陆放翁云:'老杜不应无海棠诗,意必失传耳。’”
一斑豹:《晋书·王献之传》:王子猷数岁,门生辈曰:此郎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五总龟:《唐书·殷践猷传》载:殷践猷博通经籍,号五总龟。谓龟千年五聚,问无不知也。
古歌谣
17.弹歌
佚名 〔先秦〕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译文:
去砍伐野竹,连接起来制成弓;
打出泥弹,追捕猎物。
弹歌(dàn gē):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谣”。
宍(ròu ):“肉”的古字。
鉴赏:
此篇和《伊耆氏蜡辞》都是上古歌谣。所谓的上古歌谣,指产生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早期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以前人民的口头创作。由于年代久远,原始社会的口头创作流传到后世并被记录下来的寥寥无几。现在能见到的上古歌谣,多数是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的产物。见于《周易》的较多,在《尚书》、《礼记》等古代典籍中也偶有记载。上古时期,生产力落后,还没有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因而还不可能出现后世所谓的“纯文学”。
上古歌谣在思想内容上的最大特色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艺术形式上,作为古老的民间口头创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简短、语言质朴和节奏明快的特点。通过对《弹歌》等的赏析,读者可以更为具体地加深对上古歌谣的认识和了解。
《弹歌》选自《吴越春秋》。《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弹歌》。《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所著,成书较晚。但从《弹歌》的语言和内容加以推测,这首短歌很可能是从原始社会口头流传下来而经后人写定的。这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句短调促,节奏明快,读来很有情趣。
全诗才八个字,却写出了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
制作工具共分两步。先是“断竹”,即砍伐竹子。由这两个字指引,读者仿佛见到一群围裹着树叶、兽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
“续竹”是制作过程的第二步。歌中没有交代“断竹”后怎样削枝、去叶、破竹成片,从画面的组接上来讲,从“断竹”到“续竹”,中间已有所省略、承转。所谓“续竹”,是指用野藤之类韧性植物连接竹片两端,制成弹弓。至此,狩猎工具已经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