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黄釉瓷器的发展

黄釉是以铁为着色剂,可分为高温和低温两种,高温黄釉以唐代寿州窑瓷器最为著名,低温黄釉汉代就开始烧造,纯粹意义上的黄釉瓷器始于明初,虽呈色深浅不一,由于黄与黄谐音,故称为皇家至尊之色。

洪武颜色釉器物以白釉较为常见,黄釉器物几乎没有。永乐黄釉器物较少,以肥润的白釉为底,罩以浅淡的黄釉,呈色浅淡,釉层较薄。

宣德黄釉不多见,施釉工艺在烧成的白釉器上再上一层黄釉,然后低温烧成,釉面肥厚,由于施釉薄厚不均,故浓处焦黄,浅处泛白。成化黄釉器物的釉面匀净,呈色娇嫩,外底施以白釉,都有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圈款。

弘治朝开始,黄釉器物较多,也出现了一些大型器,而且烧造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历史上烧造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由于此时的黄釉都是用浇釉的方法,所以称之为“浇黄”,又因它的釉色娇嫩淡雅光亮如鸡油,又有鸡油黄之称。弘治黄釉的色泽娇嫩,釉质清澈晶莹,成为后世黄釉之楷模。

正德黄釉器物较多,黄釉浅淡娇嫩,显得较为深沉,釉面光亮。嘉靖黄釉较多,少数精品釉色浅淡可于弘治器物媲美,但大多数器物釉色较深,釉面鲜亮,肥润,色泽浓淡不均,浅处则发灰白,嘉靖黄釉器物以光素无纹饰的居多。隆庆黄釉少,成色略浓,施釉不匀,釉面欠平整,釉厚处发红,釉薄处泛灰白,接近圈足不整齐。万历黄釉器物传世品极少,釉色深浓,釉层较厚,无娇嫩之感,与嘉靖黄釉相差无几。天启,崇祯二朝不见黄釉,文献亦不曾记载。

清顺治黄釉器物极少。

康熙时黄釉器物较多,以仿明弘治浇黄为主,但色泽微重,釉色略有深浅变化,康熙时还有蜜蜡黄,蛋黄,康熙黄釉除祭祀用瓷外,多为日常生活用瓷。

雍正黄釉器物以淡黄釉最为著名,蛋黄釉是西洋引进的以氧化锑为呈色剂的低温地黄油,这种黄油在康熙时已初见端倪,曾在珐琅彩器物上大面积使用,但真正成熟是在雍正时期,蛋黄釉的成色较传统的交房又更为浅淡优雅,具有粉质感,其次与柠檬相近,故又名为"柠檬黄",清代文献称之“西洋黄”或“洋黄”,其釉层薄,釉面滋润,传世品中有碗、杯、盘、碟等,雍正时另有黄釉器物,其呈色淡雅,黄中泛白,颇似小米之色,釉色匀净,色深者黄中微泛红色,前者黄中泛白一晚盘较为常见。

乾隆时,黄釉器物明显少于康雍两朝,传统的低温黄釉与雍正朝相差无几。乾隆淡黄釉器物成色极为淡雅匀净,釉层较薄,施釉均匀,没有深浅不一的色差,由于釉中掺有玻璃白,故釉汁混而不透。

嘉庆黄釉器物较少,施釉不匀,波浪釉的现象十分明显。道光黄釉器物较前朝明显增多,有明显的泛红现象,施釉不匀,有流淌,釉面有细碎的开片。咸丰黄釉器少,胎质粗松,胎骨不坚实,釉面光感较差,波浪釉十分明显,并有橘皮纹现象。

同治黄釉器物较为常见,釉色深浓泛红,施釉不匀,釉下都有颗粒状斑点,除素器和刻花器外,以黄釉为地上加彩绘器物较多。

光绪黄釉器物不仅数量多,成色较为纯正,釉质较粗,施釉不匀,釉下有颗粒状斑点。色浓者施釉略厚,色淡者施釉较薄,釉下多有暗刻纹饰,有以黄釉为地上绘三彩、粉彩器物。

宣统黄釉器甚为少见,釉色较光绪时浅淡,但釉质较细,施釉匀净,没有明显色差,但口沿流釉现象较为明显,釉下多有暗刻纹饰,刻画精细流畅,胎质较光绪更为坚致细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