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地活着(四)
清醒地活着(四)
文/肖桂荣
笑看风云过。
年轻就是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我的身体完全康复,从颈椎到腰椎,一点事儿都没有,我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忙着挣钱。看着天蓝水绿,我的心情无限晴朗。
“亲爱的儿子,太阳公公要晒屁股啦,小懒虫,快点起床吧!”我的刻意温柔下,儿子睡眼惺忪地耍赖,他知道这时候我不会跟他计较。通常的日子里,我都是慌里慌张地打发掉儿子,放任他独自去上学。如果哪一天看着他有点磨蹭,还会毫不留情地把他推出门去。有好几次,儿子都是恨恨地猛踢门,看我没有回应,只好哭着跑下楼去。
有一回,同事在上班的路上遇到我,看我若无其事的样子,她还非常心急,“你儿子早上在河边玩水,结果一只脚掉进河里,还是我把他拉上来,他急着要去上学,也不回家。你要不要给他送双鞋去?”
儿子在读五年级,我的高压政策下,纵然不敢公然反对,也经常做一些小动作发泄不满。难得每周一的早上,母慈子孝,一派其乐融融。临到校门口,我嘱咐儿子,“亲,姥姥下午要透析,中午自己去小饭馆吃饭,然后上学。”
儿子冲我摆摆手,“放心吧,妈妈!”
送完儿子,我乘公交车去婆婆家。跟母亲相比,我跟婆婆更像亲娘俩。每次回去,婆婆一定会早早地在村口的路边等着,笑盈盈地接过我手里的东西,“家里什么都有,你不用总是买这买那的。你挣钱也不容易,还得管着你妈,你能来看看我,我就很知足。”
我一路挽着婆婆的手,笑着,坦然接受村里人的注目礼。
从村东走到村西头,一路都有人打趣,“看人家这婆婆当的,儿媳妇要来,恨不得能接出十里地去?!”
婆婆从不掩饰自己的得意,听我有称呼错的或者不知道的,忙着打圆场,我乐得听婆婆的教训。
俗话说,“年轻时,看父敬子,到老了,看子敬父。”我的付出无异于给公婆的脸上擦脂抹粉,何乐而不为?只有公公婆婆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幸福,我们做小辈的在外面才更放心。
每次来婆家都是匆匆忙忙的,我要赶回娘家吃饭。婆婆嘴上不说,心里也不是滋味,她总是心心念念地叨叨,“没事,打个电话就行,不用专门跑一趟。”
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对着婆婆笑。“唱歌都教导大家要常回家看看,帮着老人刷刷筷子洗洗碗,我既不用刷筷子又不洗碗,只不过陪着您老聊聊天,这点时间还能挤出来。”
来去匆匆,婆婆一直把我送到村口,直到看着我上车,婆婆的身影还在……
母亲早在家里等的不耐烦,一看见我就抱怨。自从生病,母亲觉得她被全社会抛弃,生活变得简单,单调,更多时候都是从家到医院,然后从医院回到家里,用她的话说,“比人家上班都准点。”母亲从来都是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我回家,可惜我分身乏术。
我放下手里的东西,交代下一步的行程,“先陪着您老吃午饭,然后送您去医院。”我又拿出身上的几百块钱强塞给她,“看着自己喜欢的买点,别缺了营养。”
母亲目光严厉地推脱,“看病花你的,零花钱再跟你要,还有完吗?你拿回去,我不能收,你娘不是那四六不懂的人。”
“都是你这个赖娘一直在拖累你!”
“亲娘俩,说的什么话。老太太,走走走!上回您老说街边新开了一家包子铺,我请您吃包子去!”
母亲的身体外强中干。在生活面前,我不敢有一分儿戏,我怕没有补救的机会。我对吃越发不讲究,我更愿意在外面填饱肚子,而只是回家里休息。即使什么也不干地躺在床上,或者打扫卫生,也比择菜、洗菜,煎炒烹炸之后的刷锅洗碗让我更觉得放松。
“老板,肉的、素的各拿十个。”我笑着端给母亲,“您老慢慢吃,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
(未完)
【作者近期作品】
通过写作,认识世界,快乐自己,结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