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什么是“舍己”与“先动”?

循经太极求道集

武禹襄在《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言:“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

李亦畬在《五字诀》中也有类似的表述:“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

这些拳谱中的“先动”、“在先”,很多初学者不能够理解,疑惑“先动”和“舍己从人”的关系不矛盾吗?

从字面意思来讲,言语间的确是矛盾的。但传统武术界为何百年来仍把此言作为拳谱去研究呢?

这就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功理内涵,是要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太极统一。也就是说,随着功夫的提高,认识也会深入,看问题的眼界就会更宽广。

开始学拳时,很多道理不明白,但是按着明师所授,一步步就会明白开始之前不解的道理。所以,初学之时,老师多不希望徒弟多问,而是望其多做。用古人的经验,就是“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及所谓“无师不成大道”,皆为此义。

“舍己从人”就是舍掉自己,从人所愿。指我们的动作和身体反应要顺从于别人,顺遂别人意图去反应,去变化。

推手和技击中,就是顺的含义,逆来顺受,人进我退,将进势化解,不对抗,不顶撞,不会产生损伤。这就是太极寻求平衡,平和,不争,不主动,不对抗,也可以说顺应天理。

小至健身,大到治国,都有此理,比如今天我们国家在美国咄咄逼人态势下,呈现的“不找事,不怕事”,就是顺势而为。

而“先动”也是有前提的,是指经过太极推手打手的专修之后,达到了懂劲的层次,身体和大脑的反应异常敏锐,既是拳家所说的“先知先觉”的高乘境地。对于来犯之意图和反应时机,都了然于胸,彼刚欲动,我则早知其来力打击的方向和时机。

如彼欲推我,刚要作用于我,我则先顺对方来势收回,此时彼势已动,势不能回,而我被打之处已离开,彼打击自然而空,如能做到同步而行,打击者落空后往往会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就如突然踩空一样。

这在丹经武学,循经太极中则称为“虚实相生”,原来的实相,被我应彼来势而变化为虚。正如我们小时候,碰到坏同学搞恶作剧,在你刚要坐凳子还没坐到时,趁你不注意突然把凳子拿走一样,你会被吓一跳。

实质上,这就是“舍己从人”。又有:“能舍己从人,则能四两拨千斤”。既是经过专修用超出常人的敏感,发现彼之进击之情,利用求胜之意图,借人之势,使其放弃贸然出手咄咄逼人的心态,挫其锐气而落入我之势。此种功理实为兵法中的“上将伐谋”,乃“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后, “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

声明:本文由循经太极原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