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秋悲”

风起,白天慢慢变短,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心情低落容易累,觉好像永远睡不够,干劲一直是没有的。甚至会莫名其妙的忧伤,莫名其妙的流泪,一付很无助的神态,失意伤感对生活没有激情!秋风秋雨愁煞人,看到花木凋零,万物萧条,尤其是老年人,极易产生萧条、垂暮之感,形成“悲秋”,产生抑郁情绪。那些原本就有抑郁症的患者更容易在秋季反复或病情加重,提示及早预防!

   那为什么秋季人容易悲伤呢?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悲”这个字!古人造字并非凭空想象,而都是有深意的。悲这个字,上面的“非”,就是天上的鸟在秋天排队往南飞的样子。非就是离,古人把悲欢离合放在一起,悲就是离,合就是欢,中医里就有合欢花及合欢皮两味很常用的中药!离别的时候人会有什么心情呢?就是伤感!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人都会伤心以至落泪。我们的祖先多么仁慈,即使他们杀犯人都要放在秋天,叫“秋后问斩”,因为这样更符合自然规律,而不是滥杀!

  人们在秋天更容易悲伤落泪,虽然跟离别和问斩也不一定有瓜葛,但跟自然规律一定有关系。中医认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悲则气消”,肺气虚而导致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度下降,就容易产生悲秋情怀。而秋悲在现代医学上叫做季节性情感障碍,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如果您觉得秋悲给您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千万别硬扛,建议您找有经验的中医辨证调治,应该会很快改善症状的。

  关于“秋悲”,我还想多说一些!我们大家知道,一年四季能量的运行规律是春升、夏长、秋收、冬藏。春天是升发的季节。什么东西升发呢?就是能量!所以祖先说春天属木,因为树林和草木的特点就是一直向上长。我们的肝也属木,因为它的特点也是升发。木是生火的,所以只要我们爱发脾气,中医就说肝火旺。那肝火旺怎么对治呢?既然是火,那当然要用水来浇。水来自哪里呢?肾主水,所以肾水足的人很少发脾气,因为有水克火。肾水不足,肝火无制,就爱发脾气。但肾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金生的。肺属金,秋天也属金,所以秋天容易生水,当然包括泪水哦!

春天能量是上升的,秋天能量是下降的,所以秋天就是克春天的。春天百草发芽,秋天万木凋零。春天的木生火,秋天的金生水,水就把火浇灭了。春天容易发脾气,秋天容易掉眼泪。那我们怎么解决脾气大的问题呢?很简单,多掉眼泪嘛!如果掉不了眼泪呢?多听些悲伤的音乐及戏曲就可以。比如陈瑞的很多伤感歌曲就是对治脾气很好的药,很多时候甚至比吃什么逍遥丸都好。如果您心里忧伤想哭,就尽情的大哭一场吧,千万不要把眼泪强忍回去,因为眼泪“有毒”,强忍泪水会患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等疾病,想哭就哭出来吧,哭出来心里痛快,不会作病!要知道,我们人体的排浊通道不仅有大小便及汗液,眼泪亦可排浊。现代研究也发现:与从不哭泣的男人相比,女人的寿命更长。其原因之一或许在于女人善于通过眼泪排出郁滞于体内的浊气。郁闷而哭可排出肝郁;大喜而泣能排出心郁;悲伤痛哭可排出肺郁。为了健康,遇到难受、委屈、压抑、悲伤时就干脆哭出来吧,千万不要憋着!

  当然,对于那些平时就情志不畅,肝郁气滞的人也可以通过饮用一些花类代茶饮疏肝解郁,预防或缓解“悲秋”,比如玫瑰花、白梅花、合欢花等,不过具体的用量配伍还是建议您咨询一下有经验的中医为好。同时建议情绪低落的朋友可以多出门感受自然界中的阳气,晒晒太阳,或居住在向阳的房间里,或有意抽时间爬爬山,登登高,从而帮助机体合成能够改善情绪的正能量,愉快度过秋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