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在怀素《自叙帖》中,“逆圈”用笔的出现有六种不同的情况,学书者应该弄清楚各种“逆圈”用笔出现的理据,以加深对草书书写规律的认识,方便自己的草书创作实践。
怀素,《自叙帖》墨迹卷,局部,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逆圈”一语出自启功《论书绝句》第九五首:“秦汉碑中篆隶形,有人傅会说真行。逆圈狂草寻常见,可得追源到拉丁。”怀素在创作时以狂草作为表现形式,在强烈的节奏、奔放的笔势和颠狂的状态之下,在《自叙帖》中产生了大量的使转用笔。所谓使转用笔,是指“笔画的牵连环转,包括草书在省变楷书复杂构件、笔画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屈曲环转的特殊笔道,也包括点画与点画之间、构件与构件之间相互连缀的游丝。”在这大量的使转用笔中,相当一部分便属于“逆圈”使转用笔,即草书中“行笔反圈,作逆时针方向者。”启功先生以“逆圈”使转用笔与回环屈曲的“拉丁文”两种外形相近而毫无实质联系的现象相比较,戏谑地讽刺了“不甘不古者”所谓“笔圆而秃者,谓有篆法,笔方而扁者,谓有隶法”的“篆法隶法”比附现象,这是启功先生的本意,《论书绝句》已有详述,不必后学赘言。但“逆圈”使转用笔作为狂草书尤其是怀素《自叙帖》中一种“寻常见”的笔法,其出现又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并非任意为之,临摹时也不能笼统而论。如果对“逆圈”用笔加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必将有利于草书书写规律的认识。根据临习体会,笔者以为,《自叙帖》中“逆圈”使转用笔有以下六种情况。怀素,《自叙帖》流日半卷本,珂罗版纸本印刷,日本柳原文库旧藏较之同时期的正体,表现草书“情性”的点画形态与楷书是基本相同的,但由于草书在务从简易、省并构件的同时,又多以游丝连缀于点画之间,于是产生了回环缭绕的使转用笔;而笔画之间如何连接,以使笔势流畅、贯通,也就成为书家在创作草书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当前一笔画的收笔处于后一笔画的起笔右下方时,仅仅前一笔画的收笔向左上方出锋,而后一笔画相对较好地保持起笔动作的完整性,如“侍”字右上部,可以保持点画之间“意连”的呼应姿态;如果再加以率意,如“概”下部“木”字,则尽管依然“形断”,但横画收笔动作丧失,竖画的起笔也被省略;《自叙帖》中,在更多的情况下,这一类型的连接之间被贯以游丝,如“大夫”、“思”、“戴”等,于是,两个笔画以及具有连接的作用的游丝便共同构成“逆圈”用笔。“水”字借助钩画出锋后的游丝与处于左上方的省减笔形“ ”相连,同样形成“逆圈”用笔。草书作为一种速写字体,起始于实用场合的便捷,规范性、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实用书写原则要求书家必须按照点画既定的形态书写,否则书家写出的字便不能被欣赏者识别,也不能起到语言信息交流的目的。在楷书中,有一类笔画,如“乙”、“弋”、“乚”等,其行笔的基本趋势是左上方向右下方,然后向右上方出钩,于是,从笔画的起笔直到收笔,笔画的自然屈曲之形就可以构成半封闭型的“逆圈”,《自叙帖》中“虺”、“铁”便属于此类情况;“毫”因为还有需要与其后的两个横画连接,则直接形成了封闭的“逆圈”;“作”字草法来源于篆书“ ”,但“ ”笔形并非“作”字的末笔,其收笔与“ ”笔形包围内的笔画相连,也形成“逆圈”;“教”字左上部楷书写作“土”,由于连笔书写变成“七”或“ ”,收笔处出锋与“丿”相连,形成“逆圈”。以上两类“逆圈”用笔的出现主要局限于笔顺或具体笔形等文字实用书写层面的原因,如果书写速度较快,不论艺术造诣高超的书家,还是一般的书法爱好者,甚至没有经过书法训练的一般书写者,都可以书写出此类“逆圈”。但在怀素笔下,这两类实用书写层面的“逆圈”用笔被纳入了书法审美的范畴:有没有出现“逆圈”,出现何种形态的“逆圈”用笔,都造成体势的不同和审美情趣的变化。
但在怀素笔下,这两类实用书写层面的“逆圈”用笔被纳入了书法审美的范畴:有没有出现“逆圈”,出现何种形态的“逆圈”用笔,都造成体势的不同和审美情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