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伤寒论》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六经病证是人体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三阳病证以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则以五脏病变为基础。所以,六经病基本上概括了五脏六腑十二经的病变。

六经病证,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而三阴统属于里,以邪正关系与病变的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能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抗病力较弱,病势虚衰,表现为寒、为虚的,多属三阴病证。

1.太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

由于患者的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太阳病有表虚、表实之分。表虚证为正气虚,卫气受邪所伤,卫气不固,以自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表实证属邪气盛,卫气受寒邪抑制,以无汗,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2.阳明病证——阳明主里热实证。根据体质差异和病变部位的不同,一般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两大类。

阳明经证,系指邪热弥漫全身,而肠中并无燥屎内结,故以大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等为主要特点;阳明腑证,则指胃肠燥热,与肠中有形之糟粕相合,燥结成实,以“痞、满、燥、实、坚”为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胀满疼痛、大便硬、舌苔黄燥,或焦黄芒刺、脉沉实等。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亦有胃热束脾及津液内竭之便硬,同属阳明篇。此外阳明篇亦包括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蓄血、阳明中寒等内容。

阳明热证,治宜清解,方以白虎汤为代表。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3.少阳病证——主要脉证有往来寒热,胸胁痞满,神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苔白或薄黄,脉弦等。

病入少阳,则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据三阳证之浅深层次,少阳病被视作半表半里证。正因为这一特殊病理层次,决定了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之不同证型。

少阳病以和解为其基本治法,小柴胡汤为首选。其兼表者,和解兼以解表,选用柴胡桂枝汤;兼里者,和解兼以攻下,宜施大柴胡汤。禁止单独使用汗、吐、下等法。

4.太阴病证——太阴主里虚寒湿。

脾属太阴,与阳明胃相表里,肾阳旺盛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则邪从寒湿而化,故阳明病属于里实热,太阴病属于里虚寒。其主要脉证有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时痛,喜温喜按,口不渴,或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太阴病治以温中健脾除湿为法,视证情之轻重分别选用理中汤、四逆汤等。太阴病亦有兼太阳表证者,可用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之法;有兼气血不和腹痛者,宜用温运通络、缓急止痛之法,太阴病失治误治可致阳气更伤,形成少阴虚寒证。

5.少阴病证——少阴属心肾,为水火之脏,是人身的根本,心肾机能衰减,抗病力量薄弱,为少阴病变的特点。

少阴病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因而在临床上有寒化,热化的两种不同证候。少阴寒化证的主要脉证有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等;少阴热化证的主要脉证有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

少阴病症情多复杂,病势沉重,有阳虚,有阴亏,有阴阳俱虚,亦有阳虚兼表者,有阴伤化燥、水涸土燥者,因而其治法多样,大要不离扶阳与育阴二途,扶阳多用四逆之辈,育阴常施胶芍之属。其预后转归当视阳回或阴复之情况而定。

6.厥阴病证——它是病变的较后阶段,此时正气和病邪相争于内,病变的表现极为错综复杂。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而挟胃,故其病变多显示肝,胆和胃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主要有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饮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

厥阴病根据临床表现及成因不同,而有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水厥、痰厥等类型。厥阴下利,有热利、寒利、寒热错杂下利等。厥阴呕哕,有虚寒、实热之别。简言之,厥阴病篇内容繁多,虚实错杂,旨在揭示辨证论治之精义,因而其治法无定律,贵在审证求因,灵活施治。

六经病证,既有每经的严格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它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而脏腑、经络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常可波及另一经,从而出现传经、合病,并病等证候。

传经——病邪从外侵入,逐渐向里传播,由这一经的证候转变为另一经的证候,称为传经。

合病——两经或者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的称为合病。

并病——凡一经之病治不彻底;或一经之证未罢,又见它经证候的,称为并病。

直中——是指患者体质素虚,抗病力减退,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即发病就见三阴病证,称为直中。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