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致俊 | 孝义清明节礼俗

往期回顾 

·  于文华和许海霞的孝义人生

·  支部书记第一人 | 中共孝义首任党支部书记李正旺

▼  点击收听  ▼    主播 | 苏丹

作者:王致俊

清明节是寒食节的前一天或后两天。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十分受劳动人民重视的礼俗。
我国的清明节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从节气来说,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而制定的。由于它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依据它安排农事活动。《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时至清明,气温回升,冻地融化,雨水增多,正是农民耕种的大好季节。劳动人民根据节气的迟早安排农业,进行耕种。孝义有“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棉正当时;”“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气。节日与节气不同,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祭视日,人们祭祖扫墓,追忆先人,这个风俗一直流传至今。现在,每到清明节,孝义人都要到烈士墓前扫墓,就是继承了这个传统。
清明正值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三四月间,人们将扫墓郊游结合起来,到野外作春日之游,然后就地围坐宴饮,傍晚而归。于是便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踏青之俗,故又称踏青节,唐代最为盛行。旧时孝义人踏青时,还进行拔河、放风筝、射柳、采百草、荡秋千等娱乐活动。元代此俗最盛。现在,孝义各学校都组织青少年进行春游、野营、野炊,以及开展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并组织到烈士陵园送花圈,纪念先烈,缅怀英雄业绩。在农村,儿童们还以柳条制成圈戴在头上,也喜欢用光滑无痕迹的嫩绿柳枝,削出大小长短合适的一段后,用两手转动柳条,便可以“扭”出一个上佳的柳哨吹着玩。由于“清明”与“聪明”谐音,民间把清明这天生的孩子起名为“聪明儿”,并有抱婴儿向邻里讨要“清明团”之习俗。
每逄清明节,人们很自然地要想起寒食节。据《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以此类推,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因为寒食和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至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到现在,人们已将寒食和清明并称。寒食节也称禁烟火节、冷烟节、熟食节等。曾一度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山西为盛。这与《焚绵山》的历史故事有关。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君主献公,十分宠爱他的妃子骊姬,要把君位传给骊姬的小儿子奚齐,便把太子申生杀害了。申生的弟弟,即献公的次子重耳,逃到了外国,流亡了十九年才回国做了君主,即晋文公。而晋文公在落难流亡时,历尽了千辛万苦,原先跟着他的人,吃不起苦头,大都各自逃生去了,只剩下五六个忠心的人,一直跟着晋文公,介子推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在粮绝无援的流亡中,重耳饿得头晕眼花,于是介子推为了救重耳,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考熟为重耳充饥。可重耳做了晋文公君主后,对和他同甘共苦的人,都赏了官职,唯独没有封赏介子推。晋国人民对晋文公表示不满,编了一首歌谣,替介子推打抱不平。歌谣传至了晋文公耳朵里,他一面看到百姓有意见,一面也感念介子推的功劳,便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认为还是不贪图升官发财好,便背着老母一起隐居到绵山里(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建议,“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烧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想把他逼出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可介子推是个硬牌气,宁可烧死也不肯下山。大火息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这样,介子推母子俩被烧死在绵山上了。晋文公闻介子推抱火焚亡,即令将其葬于绵山,修寺立庙,并改山名为介山,今日介休县也由此而得名。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当地人民可怜他的遭遇,尊敬他的品德,每逄这天,大家都禁止烟火,来表示对介子推的纪念。孝义老百姓还用面粉和着枣泥做饼,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来祭奠他。这便是后人所说的“子推燕。”直到现在,寒食节还有门插柳的风俗。今日已演变成为小孩在清明节用柳条编织成圈戴在头上的娱乐,而清明节的射柳比赛也源于此。

有趣的是,寒食节的插柳习俗,原本为禁火,但总不能老禁火,于是到了次日清明节,就重新用柳枝取火。后来又发展到檐上插柳,以柳枝是否青焦来占验晴雨天;妇女还用柳条插于鬓旁,以为能驱毒明目。以后又演变成在这一天植树,所以,古时把清明节称为植树节。然而,沿续了很长时间的民俗,直到1915年才正式规定下来。由于孙中山先生提倡植树造林,后于1929年又把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3月12日(阳历)改为植树节。到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现在,孝义清明节的礼俗主要是祭祖扫墓、踏青春游、植树造林。

更多人在读

(0)

相关推荐

  • 赣榆风情 | 清明节的习俗

    周明军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 ...

  • 清明节就要到了,你知道它的由来和风俗吗?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古史传奇# 清明节,一般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期间,我们又称之为踏青节.祭祖节.寒食节.三月节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

  • 王致俊|孝义传统“寿”文化

    往期回顾  ·  故乡的那条小渠 ·  孝义英才 | 城市建设者风采 -- 王振智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健康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和期盼.寿,按<辞海>的解释,是指寿命,或谓年岁长 ...

  • 王致俊 | 我家旧院的老枣树

    往期回顾  ·   公安局长孟根生 ·   在内蒙的孝义南姚村晋商 ▼  点击收听  ▼   作者:王致俊 说是旧院,其实是我王氏祠堂院.王氏祠堂坐落在南船头村前街西端十字路口东北侧,据祖辈相传,约建 ...

  • 王致俊 | 我的第一次采访

    往期回顾  ·  三寸金莲的慈祥继母 ·  张起靖 | " 石像村 " 刍议 作者:王致俊 1979年3月,我响应国家号召,经考试录取到西藏江达县农科所工作.后曾在江达县农牧局等单 ...

  • 王致俊 | 漫话端午节

    往期回顾  ·  侯兆勋 :西盘粮笤帚是名品 ·  武卫东 :记忆中的北京--孝中同学联谊会 ▼  点击收听  ▼ 作者:王致俊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亦叫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 ...

  • 王致俊 | 父母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往期回顾  ·  慈禧太后的头厨是孝义人,曾为蒋介石做过饭 ·  郭镇俊 | 多年的搭挡 难忘的情义--回忆和石存有同志相处的日子 作者:王致俊 父亲离开我们29年了,母亲今年元月24日仙世,但父母的 ...

  • 王致俊 | 我的母亲仝心兰

    往期回顾  ·  长兴村四英才 ·  连续22年参加全国两会服务的孝义人 作者:王致俊 我的母亲,系汾阳董家庄村娘家,可谓是大户人家.外公仝广成,字大贵,旧时耕种着几十亩耕地为生,他虽是农民但不养的耕 ...

  • 王致俊 | 妇女信得过的“娘家人”——记大孝堡乡南船头妇联主任薛凤花

    往期回顾  ·[孝义传统美食之---40]小酥肉 ·[揭秘]你听说过平介县吗?(汾平介孝四县组成) 作者:王致俊 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有着60年党龄的老党员,一个从事30年妇女工作的老妇干: ...

  • 王致俊 | 水壶的故事

    往期回顾  [怀旧]这些难忘的童谣你还记得吗 [家事]北辛安的刘家人 作者:王致俊 春节快要到了,儿女们帮助整理家务时,女儿将放在厨柜里的旧军用水壶拿出来说:"这物件老掉牙了,放到这儿不用还 ...

  • 王致俊 | 怀念我的父亲王之录

    往期回顾  孝义王才堡 | 四十年后知青"返乡"再续前缘 郭德纲坦言祖上是山西汾阳 ,小儿子取名郭汾瑒 作者:王致俊 2013年农历12月29日,是父亲离开我们20周年纪念日,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