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道德经》笔记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弃,这两个字,用得斩钉截铁。
可以想见,老子在写下这几句话的时候的心情。必然是有所愤慨的。
就像现在很多人整天谈“民主”、“自由”、“人权”什么的,以此抨击体制,赞扬欧美。这些都是好字眼,但是呢,心里真的是时刻想着普通老百姓的疾苦吗?恐怕是为了给自己所代表的的小群体,争取更多的权利而已,不少是显示自己的优越,好为人师。
有些话是正话反说,有些话是带着更深层次的洞见。
老子所立之道是“恒道”。道可道,非恒道。打一开始,老子的思想就带着批判性,批判任何的僵硬,任何的对象化。
而恰恰“圣”、“智”、“仁”、“义”、“巧”、“利”,是容易僵化的。对于天下的治理来讲,是六大法宝。
绝,断丝也。
就是斩断某种连接。
弃,捐也。
就是舍弃,丢弃之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想,把这六大法宝都舍弃掉,反而对民众会更好。
六大法宝,是大道路上的绊脚石。
大道之行,就是:天下利民、天下慈孝、天下无贼。这是好的结果,所显得部分现象。
而使用六大法宝治理天下,目的名义上也是为了“天下利民、天下慈孝、天下无贼”,但是呢,方法太过于人为、用力、巧利,想走捷径而其实是绕了远路。
老子表达的意思就在这里,其实可以有更好地方式。
六大法宝,很容易就是养肥一小撮人,利益一小撮人,最终事与愿违,有违初心。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此三者,就是那六大法宝,不能作为治理天下的法则。
其实就是不要玩那些虚的,文的,口号的,概念的东西。这就是文繁复质。
六大法宝,造作居多。凭空多了一大群不事劳作,蚕食民众血汗的群体。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藤,固扃鐍,此世俗之 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藤扃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庄子·胠箧》)
庄子的意思就是你为了防贼,就把好东西都锁在箱子里,看似很聪明,但是呢,大盗来了,直接把你的箱子给扛跑了,还担心你的箱子锁得不够紧呢?
所以,六大法宝,往往成了一小撮人统治、压榨一大群人最好的工具了。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所以呢,与其那么费事地藏啊,锁啊,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摆在明面上。那些即便贵重的,但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就舍弃掉,最后发现,人的需求并不是很多,于是乎就自然“少私寡欲”了。
佛法讲人本性自足,但是因为无明造作,生了诸多烦恼、事端。也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呢,现实呢?如特朗普所言“也许,这就是人生。” 太多不靠谱,我们依靠不来的。
所以,每个人为自己负全责,也就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践行了。
所以也就不用总是“适人之适”,而是可以“自适其适”,进而御六气之辩,顺应大道,从而逍遥无待,这庄子的进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