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戚毕合作,70年前创造的商业奇迹和成功秘笈

戚雅仙(右)和毕春芳(左)的青春靓影

01 戚雅仙,毕春芳 -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 中唱群星

1951年春天,戚雅仙和毕春芳,两个23岁的女孩,搭班合作开始创业,在恩派亚大戏院首次演出了《彩虹万里》,受到好评,之后她们又推出了《龙凤花烛》,连续三个月满座。初试成功,极大地提升了她们的信心,戚雅仙以个人名义借了7000元人民币,交付订金,租下了1300多个座位的金都大戏院,比恩派亚大戏院的座位几乎翻了一倍,戚毕青春创业的励志故事从此掀开了帷幕。
戚毕的合作越剧团在金都大戏院(1955年公私合营改为瑞金剧场),连续演出了15年,创作了40多部大戏,其中10多部戏成为越剧的经典剧目,戚、毕成为深受大众欢迎的明星,戚毕艺术成为越剧的重要流派。一个自负盈亏的私人民营剧团,贴近市场、面向观众、苦心经营,从借款7000元人民币起步,到1966年她们被迫离开舞台时、剧团被解散,账上还盈余70多万人民币,成为民营剧团的一朵“奇葩”。
吴越,法国时尚集团LVMH中国总裁,毕春芳的儿子;傅幸艺,任职申万宏源证券公司,戚雅仙的儿子。他们两人2017年为了帮助策划戚毕艺术的经典剧目《血手印》演出60年活动,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查询档案馆、图书馆、走访剧团老人和相关当事人,经过多年时间,把戚毕合作越剧团的精彩创业和成长经历,重新呈现给人们。

这是一段明星的传奇往事,也是一个上海私人民营剧团创业、成功的经典案例,更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品牌塑造、人性涵养的启示。

1958年《王老虎抢亲》剧照

03 戚雅仙,毕春芳 - 王老虎抢亲-寄闺 中唱群星

1

  吴越、傅幸艺访谈:好听不好听,流传就证明好听,不流传就证明不够好听,流派是流出来的

“瑞金剧场旁边有条升平街,这条升平街离瑞金剧场有半条马路,是条弄堂,戚毕的戏红到需要背着被头铺盖排队买票,队伍一直转到升平街。这种情景就同现在年轻人痴迷歌星一样。

当时的上海,没有电视,电台相当重要。她们当时一天演两场戏,下午和夜场,上午是要去唱电台的(电台直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档案馆里,最多的就是戚毕的录音。

从50年代往后,戚毕这个民营剧团一直保持在演出,在舞台上演出。三编三导一直在给她们写戏。票房跌到七成是要换戏的,所以必须要有人看的好戏。”

戚毕《梁祝》剧照

2
吴越、傅幸艺访谈:戚雅仙、毕春芳在大众面前是两位艺术家,但对我们来说远远超过这些

“1957年年底,戚毕都搬到陕西北路30弄6号同一幢房子里了,楼上楼下。我妈已经结婚了,在三楼,戚雅仙搬进二楼,还没有结婚,是同妹妹一起。一楼是个画家,叫张光,民国时已经出名了;因为她把画捐给了国家,所以政府领导包括陈毅市长要照顾她,让她带着她的孙辈,还有阿姨保姆,搬到这里。曾有段时间,我爸爸出门“下放”工作,说这整幢房子只有我一个男性的。戚雅仙58年结婚,戚老师的两个孩子是出生在陕西路,我弟弟也是出生在这幢房子里。戚老师先看到毕老师生了我这个大儿子,就说“过房”给她,所以我叫戚老师“亲娘”,我一路叫她亲娘长大的”

1975年戚雅仙、毕春芳两家在苏州

3
吴越、傅幸艺访谈:文化的传承,实际上是迭代

“上海40年代的有些状况已接近和等同于当时欧洲的状况,包括品牌可以如何诞生。美国品牌有美国的做法,快销,速决速战,规模,铺天盖地;而欧洲的品牌比较长期主义。那些长期的国际品牌,还都是创始的人名,当人在做,从而积累和获得声誉;既然当人在做,就急不了,慢慢来。戚毕其实也是品牌,她们做了什么才成功呢,实际上我们现在能够体会到:台上台下,她俩也都一辈子在认真做人。

从年轻,到中年,到离开我们,她们做人做得很精彩,所以留下品牌”

戚毕世交王丹凤前来祝贺“毕春芳舞台生活50周年纪念演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