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文化:服章之美谓之华
每天读国学 03-07 09:43
前段时间,河南春晚、元宵晚会火出圈,节目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借鉴了唐代绘画、陶俑中宫女的发式、妆容与服饰,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舞蹈演员们的着装,这些传统服饰不仅成功提升了舞台的视觉效果,更映射出中国传统的美学趣味。今日,我们就来说一说承载着美学精神的传统服饰文化。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
衣裳,此称谓从何而来?服饰,又何以成为文化?《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概而言,黄帝、尧、舜取象于乾、坤两卦中的“上衣而下裳”,改制前人服饰让人们穿着长垂的衣服,而这也正暗含着上衣对应天、下裳对应地的内涵。上身穿衣、下身穿裙,如此设计不仅有助于散热,而且能够避免泥土粘在裤脚上、便于清洗,在便利先民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时提醒人们:穿上这样的服装,人就生活在了天地之间,成为这世界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论材质、款式还是功用及审美,人们对服装有了更加多元的要求,不同朝代更是形成了各自特色的传统服饰。春秋战国时期,衣服款式总体上更加丰富多样,产生了深衣、胡服等衣着形式。以深衣为例,是将此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同时保持了一分为二的界线,形成了上下不通缝、不通幅,也因此被古人称道“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在当时堪称完善。
不仅如此,服装样式在不同地域、行业之间也是各有特点,比如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猎人衣裤多扎得紧紧的;在北方齐鲁、南方荆楚等地形成了成熟的漆履制作技术,有的漆履底和面上涂漆防水,应当是出土所见的最早雨鞋,这些都使当时的社会生活更加多彩。
服饰之于中华民族,既是遮风雨避寒暑以及从事劳动生产的必需品,还承载着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到了秦汉,服装款式上基本沿袭战国,在一些绣纹中出现了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的花样,有的还织有“登高明望四海”“延年益寿”等文字。于内,两汉用兵边疆,虽然战事不断,民族服饰文化的交流却未曾中断,比如《史记·匈奴列传》曾有描述,当时诸部族君长喜衣锦绣。于外,西汉张骞奉命两度出使西域,开辟出中国与西方各国交流的“丝绸之路”,不仅将成千上万丝绸源源外运,而且将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各地。
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剧照
精美的服饰,不仅自身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而且被巧妙镶嵌于诗词、绘画、雕塑、戏曲等文化形式之中,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唐代白居易《缭绫》一诗“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中的缯、帛就是当时对丝织物的通称;而温庭筠词中“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指的便是衣服刺绣工艺的堆绫贴绢法,即用彩色绫绢做出人物花鸟贴附在衣服上,作点缀装饰。宋代女装一改唐代风格,讲求瘦长,以显身材之苗条,当时所绘《瑶台步月图》《花石仕女图》以及妇女雕塑等,都体现了这一变化。传统戏曲中的服装等“行头”,就是对日常着装提炼美化而成的艺术化服装,能够不受剧情中季节、地区和民族等的限制,配合演员载歌载舞的需要。
《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从古至今,服饰文化的发展演变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如今,回眸凝望这一份份“服章之美”,不仅要看其华丽精美的外观,更有必要通过服饰去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礼仪、文明、思想、审美等,增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涵养我们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