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段引子-吃瓜赏画读金庸(二)
引子(下)
姜云行采用的则是严谨的白描画法。
白描画法几乎是中国独有的最古老的绘画技法之一,是指以淡墨勾勒轮廓或人物,以形传神而不设色,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画法,可以算是黑白色的工笔画。
白描画法延自唐宋,最经典的当属吴道子的兰叶描,即注重衣纹的曲折向背来进行细节表现,线条形如兰叶,笔简神全。
由于吴道子描绘的多是佛神形象,必须体现庄重威严,不可有过多的面部神态变化,因此他另辟蹊径,从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等形态上的多姿多彩、灵动飘逸来展现其丰富生动的创作构思,烘托出“庄严自身,令极殊绝”的宝相,他的线条根根传神,根根美妙,被誉为“吴带当风”。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宋人摹本)
而据说他所画的壁画《地狱变相图》,“京都屠沽渔罟之辈,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屠夫看了都怕得改行业了,可见其画功之神妙非凡。
吴道子《地狱变相图》
除了吴道子以外,历史上如李公麟,丁云鹏,仇英等,都是白描画的高手,而发展出来的白描技法竟有十八种之多,例如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等,技法繁复,蔚为大观,特别是古代人物肖像画不少都采用白描画法,而古典小说的绣像插画也多是白描画,例如《绣像三国演义》。
姜云行的白描画法以兰叶描为主,结合曹衣描、枣核描、混描等其他描法,古朴厚重,风格写实,特别契合金庸小说的时代背景,古意盎然,可圈可点。
很多人接触金庸的第一本书应该是《射雕英雄传》,而这是书中的第一幅插图,相信能够勾起许多回忆。
除了王司马,姜云行的作品以外,值得推荐的还有《董培新画说金庸》《水墨金庸-李志清画集》等。
《董培新画说金庸》
《水墨金庸-李志清画集》
董培新和李志清都是香港知名的漫画家和插画家。
其中,董培新自称“一生人画三世画”,画作无数,与许多香港知名武侠小说作者都有合作,例如倪匡,古龙,卧龙生等。他从九十年代开始研习中国画,擅长以水墨淋漓泼写胸中豪气,并融合了素描、写生、透视法等西洋绘画技巧。他在金庸的首肯鼓励下,进行金庸小说的国画创作,并在国内国外多次办展。
《全真七子》董培新
李志清多才多艺,他擅长漫画、插画、水墨画,西洋画等,水彩作品曾入选香港当代艺术双年展。他是首位打入日本市场的香港漫画家,其作品《孙子兵法》曾获日本首届“国际漫画赏”最高荣誉“最优秀作品奖”。除了绘画,他还兼擅散文。也多次与金庸小说合作,创作封面及插图。
《江南七怪》李志清
董培新和李志清的金庸小说画作,以水墨为主,兼有漫画、工笔等,妙手丹青,令人回味。
水墨画被视为中国画的代表,也称国画,是将水和墨调配成不同浓度,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或绢丝上的绘画形式。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色与白色,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这是古人崇尚庄子《知北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世界观使然,强调以水墨来表现这种天地大美的意境。
《潇湘图》董源(五代)
所谓-
墨即是色
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
墨分五彩
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崇尚“墨韵”
水墨晕章
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墨汁化于水中,晕染成不同层次浓淡各异的“文章”
如兼五彩
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若有五彩
前述的王司马和姜云行的作品就是黑白的水墨效果。
近现代的水墨画,往往包含了缤纷的色彩,也称为彩墨画。
前述的张大千的泼墨画实际上是泼彩,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美仑美奂。而董培新、李志清的作品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表现金庸的画作还有一些其他版本的插画,以及不少动漫及游戏作品,也都是丰富多彩,各有千秋。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举例了。
接下来,我们将以王司马、姜云行、董培新、李志清的画作为蓝本,尝试着对金庸小说中的经典形象与情节进行解读,也欢迎各位行家以及金庸的爱好者们多做评论,多加指正,多与我们互动,大家一起来赏画读金庸,艺海思侠道,在忙忙碌碌的现代生活中寻找一种天马行空的别样意趣。
下篇关键词:王司马,剧饮千杯男儿事
如果勾起了你的回忆,如果你觉得好玩,欢迎转发分享点赞!欢迎给我们留言!有错的地方欢迎给我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