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水峪村记游
京西水峪村记游
踏着青石板铺就的村中小道,主人带我们去村子中部一个叫“祥和农家院”的四合院里用餐,这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古民居结构,院落和室内虽然经过了部分装修,但是独具特色的北京古民居建筑风格保存完好。从吃饭间隙的聊天中得知,这个因山就势、由山水形成的京西古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最早的居民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来的刘氏和臧氏两家人,后来大槐树的杨姓和王姓人也跟着来到了这里,全村鼎盛时期人口曾经达到了2000多人,历经若干代繁衍,最终成为目前水峪村最大的两个姓氏。现在全村辖域面积10平方公里,有448户,1048人,四面环山,山地面积达96%,林木覆盖率高达73%。原来村子的四周都是煤炭,煤炭是这里重要的生存依赖,现在为了保护植被,减少环境污染,禁止开采,关闭了煤窑,主要收入以果业为主。正是由于它的交通不便,正是由于它的欠发达,才为京郊保存了一片原始的生态天堂和久远的历史痕迹。
水峪的基调是古老文化,而保存完好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则是这个基调中的最强音。一条S形青石砌成的古道贯穿全村,把100余套、600余间原生态古民居串成一条回荡着历史梵音的厚重项链,悬挂在京西茫茫群山里中窖梁的颈项上,保佑着远古诸神和大自然赐予水峪的子民。水峪村绝大部分院落是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房屋依山而建,凿山为院,高低错落,层级分明,整个村庄直如镶嵌在山腰上的一块璞玉,与山势攀龙附凤,浑然一体。房屋建造因循古代建筑理念,布局对称,阴阳协调,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地基、墙体和房顶都是取自山上的青石,墙皮则是用石灰和煤粉作原料调和而成,因此房屋色调为京西煤乡独具特色的青灰色。每座院落的建筑物上几乎都有精美的石雕、砖雕和木雕,在众多古建庭院中,尤以坐落在西山上的杨家大院为最,这座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依山傍水、四进四出的深宅大院,按照阴阳五行设计布局,以其保存完好的水峪古民居元素,成为古村的代表性建筑。水峪村这些以房屋主人的喜好独具匠心、各具特色、雅致高贵、美伦美奂的建筑艺术遗存,雕刻在幽静的深山里,点缀在茂密的丛林间,定格在悠远的历史中,犹如天籁,显得古色古香,幽静典雅,显示出水峪村先人们旷达平和的生活追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置身在这样一个世外桃源里,让人心静空灵,难免生出对古村历史文化和生活场景的追思和遐想。
古商道是水峪的筋脉,它不但是深居于幽静山谷里的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而且也是山西等地客商由西北部山区进京的重要交通要道,更是自元朝开始使用、经历了几百年的重要的军事要道。可以想象,几个世纪以来,由水峪通往外部世界的这条古商道曾经的繁华与忙碌。商道是一条跨越历史长河的坚硬丝绳,一边连着外部的精彩,一边紧系着大山的深邃与幽静,丝绳上川流不息地滚动着丰富的岁月。无论深山里屯兵的军营,还是密集的炭窑;无论是丛林里的山野奇珍,还是军民生活的物资需要;无论是两边的客栈商铺,还是翻山越岭的商人驮队和民夫,几百年来,都离不开这条羊肠古道的深情牵挂。而今,这条古商道在水峪境内还保存着25公里的原始沉淀,起点就是村中的东翁桥,桥上雕有一块一尺见方的白石,刻着“宁水”二字,意思是说这座翁桥能起到“拂水安洪”的作用,桥下即是古商道南来北往的起点和终点。站在桥洞下,洞壁上的青苔恣意着往昔的气息,沉思着悠远的故事,坦露着旅人的情怀,记载着送别的话语。从这里开始的石板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承载了人们几百年的瞩望和希望、惦念和思念、牵挂和无奈。
石碾是水峪的星星,村里保存的128盘石碾星罗棋布散落在村子的街巷里,有的是水峪村民历代使用过的,有的是从周围村落里收集过来的,水峪成为世界上保存石碾最多的地方,为此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石碾数量收藏之最”证书。经过了几百年的历史浮沉和淘汰,每一座石碾都见证了水峪的勤劳和沧桑,岁月的犁刃雕刻出石碾这种来自大山的智慧,也雕刻出了水峪饱经风霜的面庞。石碾的历史实在是太久远了,久远得没有人能记住它何时在这个古村里落脚,至今只能知道古村里的石碾有记载的开始于清代道光十八年,而这个石碾今天还在为人们使用。在古村中央娘娘庙旁边,有块比较大比较平的空地,叫“大槐街”,因空地上生长着的一棵大槐树而得名,这里摆放着三座石碾,仍然有古村的女人们推着碾子拉家常。看她们推着古老石碾轻松地说笑,感觉她们是在嬉笑怒骂的闲适中拖动着水峪的历史,她们在石碾周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不停地转来转去,就这样不知疲倦地转了几百年。而这个书写过水峪繁华喧闹的大槐街,也曾经是古村人们老少休闲、儿童追逐、茶余饭后聊天的场地。而今,历史烟云和往日繁荣早已不再,只留下古碾、古槐和古街,在小河流水的陪伴下沧桑地证明着古村远逝的一切,供后人驻足沉思、怀念、凭吊和追问。
历史是文化的原生基地和生产厂家,经历了几百年历史的水峪村,给后人留下了一座鳞次栉比的山区古村,古村里庞大的明清建筑群及其附属设施成为有形的文化遗产。而最让水峪人骄傲的女子中幡却是水峪村历经几个世纪盛衰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北京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片。中幡表演是一种乡俚民俗文化,即是用一根碗口粗、高达10米的大竹竿,上顶有伞盖、旗、大小竿等物,由上而下悬挂一幅长约5米、宽0.6米、质地为纱或布的长幅,幡顶一般都会挂一些小铃铛之类的装饰物,表演起来声音与动作相协和。中幡又分大幡、小幡,大幡重50斤,小幡重30斤。传统的中幡为男子表演,水峪村中幡却以女子表演为主。通常水峪村的中幡表演为男女队员21名,配10面幡和12面1.2米直径的大鼓。历史上的水峪村女子中幡,是民间十三档花会之头档,据史志记载,水峪村的中幡始创于明朝初年,盛于清朝咸丰年间,起初作为民间自发的堂会,仅仅限于村民自娱自乐表演,每逢庙会和重大民间节日,村民有耍幡祈雨纳福的风俗习惯,后演化成一种集体型表演,代代相传至今。
行走在水峪的古道上,流连在水峪的小院里,看着那些雕梁画栋的陈设,感受着古村人对原始自然神的尊重和对儒家文化的虔诚,可以看出古村浓厚的文化氛围。如街屋北院大门柱石上刻着“松茂竹苞”,南院柱石则刻着“居仁由义”,分别取自《诗经·小雅》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和《孟子·尽心上》的“内心存仁,行事循义。”比喻家门兴盛,更希望子孙后代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良好的道德风尚传承发扬下去。就连古村唯一供奉祈愿的娘娘庙也是儒家文化的集中代表。作为水峪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康熙年间的娘娘庙,专为村民祈福求子去病保平安所建,供奉的是“九莲菩萨”,也就是传说中的明朝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娘娘。从建庙初衷,到立柱横梁上的彩色古画,无论是行云游龙还是珍禽异兽,在含意寄情中无不体现着古村先人对孔孟之学的尊崇。
水峪的历史厚重、文化悠远,沉甸甸的记忆和山外五彩斑斓的世界让它的后代们在对比中不堪重负,以至于使许多院落里长满了枯藤落满了尘埃。在后岭隗家大院人去屋空的院门上,主人用粉笔写下一首《忆故居》:“此房祖传唯一宅,至今已有几百年;先后居住五代人,此屋向阳亮又暖;一别故居去宁夏,为了求学而为之;二别故居去房山,寻求第二故乡去;每逢见到此房时,忆起许多悲喜事;人生本是一台戏,悲欢离合几十年;出生之地难忘怀,落叶归根梦中归。”落款为2010年3月31日。可以想象游子离去时的复杂心情,人虽去,情犹在,不管为生计走到哪里,魂牵梦绕的还是故土,难以割舍的还是乡愁。
本文写于2010年9月13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