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没有“奇葩”,只有“你还不了解他”
文/宋晓东
注解:“奇葩”,作网络用语时,比喻某个人的行为方式十分离奇,举止怪异,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当某个人的行为体现上述特征的时候,人们就习惯于称这种人为“奇葩”。
前些日子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引人深思的视频。一位来自美国的女士(A女士)对着摄像机镜头讲述了刚刚发生在她身上的一段特别的经历。A女士刚刚去了市中心的沃尔玛超市购物,当时她已经排队排了近20分钟,但还是没有轮到她付款买单。
收银员是一位看起来也就16岁左右的小伙子,看起来状态非常糟糕,收银的效率非常低,刷不出商品价格、该记得的条码也没有记住,只是在一个劲的做深呼吸。起初,A女士感到有点不耐烦,因为她感觉自己实在是排队等了太久。
这时,排在这位女士前面的另外一位女士(B女士)开始对这位年轻的小伙子破口大骂:“你的服务态度怎么这么差!我都不知道你们的公司为什么会录用你这样的人!”总之,说了很多非常很粗鲁、很难听、不太友善的话。显然,B女士把这位小伙子当成了一个“奇葩”。
这时,A女士上来劝解B女士,她帮B女士把货物摆放到购物台上,想让她赶快付款走人,不要在和小伙子做过多的纠缠,因为这样下去只能是浪费所有人的时间。但没想到很快B女士的银行卡又出现了问题,刷不出钱来。这让B女士更为恼火,对着收银的小伙子又是一顿狂骂,声音很大,而且骂的非常的难听。
再一次的,A女士又上前劝解B女士,A女士告诉B女士说:“希望您能先冷静一下,您可以站到旁边看一下是否真的是自己的卡有问题。别再和这位收银员继续纠缠下去了,这个收银的孩子也许是碰到了什么糟糕的事情,才让他没有办法在这安心工作。”
听完A女士的话之后,这位年轻的收银员停了下来,开始哭泣。然后他从柜台后面走出来,令A女士吃惊的是,他紧紧的抱住了A女士,然后就是不停的啜泣,好大一会儿小伙子才平复下来。A女士这时已经几乎确信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身上肯定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于是就不停的安慰小伙子:“不要在意,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人都有不如意的时候。“
“不,你不明白,女士。有些事情我没有办法不在意的。”小伙子回答道。“女士,我的妈妈今天早上自杀了,但是我还要工作,因为我还要交房租,付各种各样的账单,但是我已经没有妈妈了。”
说完之后,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又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A女士也忍不住的跟着小伙子一起流泪,并且把钱包里的钱都给了小伙子。这时,站在一旁的B女士一言不发,感觉自己非常的丢脸。后来超市的经理过来了,过来应对这个看似有点“混乱”的场面……
有时候,我们很轻易就对一个人妄下评判。只要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稍微和我们的期待有所不同,只要我们的利益稍稍被别人侵犯,我们的内心就很容易涌动出一股强烈的攻击意识,这时我们就很容易讽刺对方为“奇葩”,认为对方简直不可理喻。
然而,当你真正花时间去了解一个人的经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存在就具有合理性。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奇葩”,只有“你还不了解他。”
那个看似脾气火爆的出租车司机,为了养家,可能连续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都没有休息。那个态度冷漠的餐厅女服务员,可能已经有半年时间都没有见到她在外地的女儿了,而且还刚刚因为自己工作上的一点失误被经理给扣了工资。
那个染着一头红发、正在抽烟的女孩,可能从小到大都没都没怎么得到父母的关爱,而且她的父母一直都想要一个男孩。她想通过抽烟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她想通过抽烟的方式体现男性的一些特征,她的内心无比想要得到别人对她的关爱。
如果你感觉一个人的举止怪异,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他。如果你怀疑一个人的脑子是不是有问题,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他。如果你感觉一个人简直就是无药可救的蠢货,那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理解他。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所以,请不要再轻易嘲笑你身边的某个人为“奇葩”了,如果你和她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拥有同样的遭遇,说不定你也会成为一个“奇葩”。
放下那颗随意评判别人的心吧。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奇葩”,只有“你还不了解他”。
当我们花一点耐心去了解一个看似“奇葩”的人的时候,也许我们就不再那么容易被激怒了,你会发现可恨之人也必有可怜之处。同时,我们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宽容,变得对这个世界多一些善意。这样以来,这个社会就会少一些戾气,整个世界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一点点。
P.S.:今天是圣诞节,发一张卖萌装嫩照,祝大家圣诞快乐!对了,不准说我是“奇葩”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