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访灵岩
虽在辖区,却已多年不曾去灵岩寺,上次去,还是2004年,一晃17年了。得此闲暇,去了一趟。
山东灵岩寺始建于东晋,盛于唐宋,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江苏南京栖霞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灵岩寺名列其首。
进山门之前,先去了檀园,启功先生题字。
青檀是灵岩寺的一大特色,随处可见。檀园宾馆里边,有这样两株根部交织在一起的千年檀,被称之为“鸳鸯檀”,这两株青檀树已列入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名录。
饱经风霜,浑然天成,写满了历史沧桑。据传,西晋时,美男子潘岳非常仰慕青檀英俊潇洒的姿态,与之相比,自惭形秽,给自己取号为“檀奴”。
而仰慕潘岳美貌的人,则称其为“檀郎”,那时的“檀郎”,其意如同今天的“帅哥”。相传,“如意郎君”这个词由“檀郎”演变而来。
青檀,为中国特有的稀有濒危树属,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古人将青檀视为避邪之树。青檀被誉为中华瑰宝,贵在其皮,高档宣纸,多是青檀皮制成。
这个地方,隐蔽幽静,当年韩复榘在灵岩寺的别墅。韩复榘在济南期间,曾多次拨款修葺岱庙、孔庙、灵岩寺等古建筑,而他也相中了灵岩寺的清净,将方丈院辟为自己的别墅。此方丈院是灵岩寺历代方丈的住处,其建筑却不奇不巧,无奢侈豪华之处。里边,一座传统的四合院,如今,大门已经锁了。
当年,韩复榘常与自己的家眷在这里居住,当地人习惯把这里叫做“韩院”。
在拱门的上方,生长了一株古檀,历经雨雪风霜,与石建筑融为一体。
青檀的造型,有名的“龙头凤尾”。灵岩青檀用自己顽强的生命,撑开生存的空间,咬定青山,攀崖而生,风吹日晒不改容颜,电击雷轰愈加峥嵘。
这就是灵岩寺的辟支塔,千百年来,不仅仅是山东大灵岩寺的标志性建筑,更是长清的历史坐标。
辟支塔建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于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历时六十三年。辟支塔是一座八角九层十二檐的楼阁式砖砌建筑。塔高55.7米,底座长48米,为砖砌,可循级而上。进入塔内,才能体会到塔在结构上的独特之处。塔的下部第一层塔身内有砖砌塔柱,设砖阶可供人从内部往上登,但是到了5层以上,由于塔内空间变小,只能从塔身外沿盘旋而上,方可达顶层,这种结构的砖塔在国内非常罕见。
当年,在清理发掘前,辟支塔的塔基部分被山洪淤土掩埋1.5米,一直不知其结构形态如何。清理完淤土之后,考古人员才发现塔基一周用石灰岩板块垒砌,石板上用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出40幅(现存37幅)佛教故事,反映的是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世国王阿育王从暴虐无道到皈依佛法的“转生”事迹。雕刻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其表现手法和雕刻技法,堪称中国美术史上罕见的艺术精品。
辟支塔源于对辟支佛的崇拜,辟支佛是“辟支迦佛陀”的音译为“缘觉”、“独觉”。缘觉教义与阿育王传说十分吻合,灵岩寺辟支塔塔基雕刻精美的阿育王转生故事,证明阿育王就是辟支佛。阿育王塔寺的流行和建立,主要在两晋时期,这说明辟支塔的始建年代可能与山门同时。
这是灵岩寺塔林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塔,建于唐天宝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为唐代灵岩寺高僧慧崇禅师的墓塔。
慧崇禅师是唐代灵岩寺的大住持僧,活了一百多岁。他对灵岩寺的建设和发展,功绩卓著,与郎公法定齐名。因此,他的墓塔建筑,也就非同一般,全用石构筑,亭阁式,单层,造型与四门塔相似,为平檐方塔,高5.3米。塔基为五层,用厚薄不一的条石砌成,呈方形,塔身平面为方形,宽3.75米,高3.12米,四面为栱形门,唯南面为真门,其他均为半掩之假门。
灵岩寺墓塔林,唐代以来埋葬灵岩寺历代住持高僧的场所,有各代的墓塔167座,墓碑81块,故称为“墓塔林”。导游讲,也是一个细节,凡是钟形的墓塔,都是白天去世,凡是鼓形的墓塔,都是夜间去世,这也是正映照了“晨钟暮鼓”的渊源。
这是灵岩寺千佛殿内著名的四十尊彩塑罗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据考证,四十尊罗汉中,二十七尊为宋塑,另外十三尊为明代补塑,然而千佛殿是明代建筑,明代的殿宇里为何会有宋代彩塑?据推测,这批罗汉原在已毁掉的般舟殿内,由于般舟殿位于山坳的洪水通道上,大约毁于明代,于是,残存的二十七尊罗汉搬到了千佛殿内,又补塑了十三尊。
现在般舟殿遗址位于千佛殿西侧,仅存台基和少量石柱,台基上有多处宋代天禧、天圣题记,殿前有唐天宝二年龙虎塔,北宋雍熙二年经幢,北宋嘉佑六年张掞题记,北宋宣和五年妙空禅师题记等,可见唐宋时此殿之繁华。
1983年,时年八十八岁的刘海粟先生游览灵岩寺时题字。当年,由于灵岩寺山下是部队驻地,文革时期,这些塑像才得以保存,幸免于难。
千佛殿内,有一尊与众不同的塑像,也是唯一的铁胎塑像,其背后有“宋熙宁三年”的印记。前面这尊铁胎塑像,是从后面的塑像里剖离出来的,如今,一直不得其解。
1982年,专家对塑像进行维修时意外发现,在塑像的腹腔中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钱币、铜镜等物品。由此可见,宋代的人体解剖学已经很发达了。这些造像,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是研究佛教史、雕塑史、美术史的珍贵文物。
著名的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崇宁、大观年间(1102—1110年),面阔五间,进深六间,硬山顶,卷棚式抱厦,红柱青瓦,半壁扇。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弘历为此殿题写“卓锡名蓝”匾额及“奇松尔日犹回向,诡石何心忽点头”楹联。深秋时节,两株银杏交相辉映,满地金黄,近年来,也是网红打卡地。
诡石即“朗公石”,远处依稀可见。据传,东晋朗公,当时是历城神通寺的方丈。那时有个叫张忠的隐士,有能耐,但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为避战乱,来到灵岩峪修行隐居。朗公和张忠是多年的好朋友,无话不谈。所以,朗公经常从历城仲宫那边翻过山来找张忠,交流佛理,诉说衷肠。朗公每回来到灵岩峪,都被这里风景所吸引,快乐之际,在灵岩山上讲《放光般若经》,每次都有一大堆人听讲。
有一次,讲到精彩处,周围的山动了起来,石头跟着点头,老虎猛兽趴在地上也不起来,也听不到了平时的马嘶人叫和猿叫狼嚎,只有朗公的说法声在山谷中回荡。有一个信士问朗公:“这是怎么回事?”朗公说:“我讲法,我的内心急剧变化,穿过了人的理解边缘,扩展到了无限的境界中去了。因此,大地为我祝贺,用石头点头欢迎我,动物向我致敬,保持静默,此乃佛法之摄化。山有灵犀,不足为怪。”信徒立即磕头施礼。朗公说法,顽石点头,从此,这个地方就叫灵岩了。
转了一圈之后,回到一进山门左边的鲁班洞,洞顶建筑遗址上分布有八个莲花柱础。它曾是灵岩寺的入寺山门,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用型券顶门楼建筑。明人王世懋在《游灵岩记》中说:“下浮屠(辟支塔)而南为鲁班洞,洞上缘倾崖周瓦以石,而成二石门,内犍不可入,似为开山僧埋骨地云”。可见,早在明代,鲁班洞就已经无法进入,并且被认为是为灵岩开山的高僧朗公的墓地。
直到1995年,考古人员对其进行清理发掘之后才被揭开,作为入寺山门,鲁班洞的形制比较独特,其主要通道是位于中间、南北向的拱券门洞,洞高4.3米、宽2.91米。从门洞南头东西两道石阶下到门洞之后,到门洞北头也分别有东西两门为登至洞顶的梯道,通往洞顶的地面建筑遗址。
早年,考古专家从拱券门洞浮雕人像图案,结合洞内唐代早期的游人题记等判断,认为门洞极有可能是北魏正光年间法定禅师初建灵岩寺时的山门。在发掘中,考古人员还在鲁班洞南部西墙上发现了被砌入墙内的珍贵石碑,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邕天宝元年撰刻的《灵岩寺碑颂并序》,这块石碑至今依然砌在墙上。
灵岩寺五花殿遗址,原本,五花殿由四面金钢墙围合,四面通门,二层为全木架构,雕梁画栋,极致精美。可惜,历尽沧桑,兵噬火焚,面目全非。
这是五花殿旁的一株千年侧柏,两边各长出了一株柿子树,寓意深刻,百事如意。
千佛殿东南山崖下有三泉,为卓锡泉、双鹤泉、白鹤泉,三泉成品字状分布,相隔很近,就是著名的“五步三泉”,灵岩八景之一。泉水从石涧中冒出,泉水甘冽,终年不竭,注入一石池中,宛如明镜,“镜池春晓”即出于此。
卓锡泉,亦名锡杖泉,世传为法定禅师用锡枚敲击山石,水随锡杖飞涌而出得名。白鹤泉,亦名双鹤泉,旧传法定禅师寻水时,经山中樵夫指点,于双鹤鸣处见泉,得名。
相传,汉文帝曾夜游灵岩,见千年柏,遂命大臣查寻,大臣仅见一幼苗,汉文帝对天而祈:愿此树与寺并传不朽。
近距离清晰可见,汉柏纪。
灵岩寺内著名的袈裟泉,原名叫独孤泉,因为古时有个姓独孤的隐士在这里独居而得名。此泉还有个名字叫印泉,清康熙《灵岩志》载:”昔有隐者姓独孤,结茅泉侧,后人以姓命泉也。明万历中,刘公岩退休林下,于此构面壁斋,恶独孤之名,改名曰印泉。”
走出灵岩寺,径直来到檀抱泉,位于万德街道灵岩峪中的第四峪村。因山泉被一棵古青檀遮映,檀树根环抱而得名。泉水自岩洞内流出,水势旺盛,终年不竭。
檀抱泉又名东檀池,檀井,盘根错节的青檀古树根紧紧拥抱着一池清泉。后人用石垒砌成泉池,盘根错节抱泉而生,大自然的鬼斧天工,深为震撼。离开檀抱泉,结束了灵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