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公摊面积多少合理?
市民王先生在去年购买了一套房子,让他苦不堪言的是房屋的公摊面积。明明购买的是100平方米的商品房,但是最终的使用面积却只有不到70平方米,其中30%以上都是公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开发商在办理房产证前,要请测绘公司去实地测量,随后出具测绘成果报告,里面有详细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情况。但是,开发商并不会把这份有详细公摊情况的测绘成果报告交给购房者。所以,一幢楼中所有套内面积之外的地方都可以在公摊计算范围内,对整栋楼进行测量,个人没能力,雇公司又太贵。因此,公摊面积往往就成了“一口价”,开发商说多少就是多少。
王先生说:“此前,'2021年,公摊面积将完全取消’的消息一传出,就迅速引发了公众的热烈讨论。这消息是真的吗?”
山西德为律师事务所任毅律师表示:“公摊面积问题积弊已久,越涨越多的公摊面积实质上已经侵占了购房者的利益。近几年,为回应民众诉求,很多地房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此前发表了一份14字的声明回应称,住宅建筑应按套内使用面积交易。但是,这只是一个磋商阶段,还没有具体的文件出台。今年两会,周世虹委员提交提案,建议实行商品房现房销售制度,同时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商品房。由于公摊面积存在缺少限制性标准,由开发商委托房产商测绘面积,容易产生暗箱操作等导致公摊面积无序增加和不断上涨。以套内建筑面积计算售房价格,让购房人看得清楚,买得明白,既能避免购房人利益受到损害,又能促进房地产市场交易公平、公正。”
那么,房子的公摊面积多少是合理的?
任毅律师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多层住宅一般指的是7层以下的房子,这类房子的正常公摊率为7—12 %,高层住宅指的是12—33层住宅,因为电梯多、公用面积多等因素,这类建筑的公摊面积都比较大,一般公摊率为14%—24%。

此网页由新浪新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