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夫:麻歪嘴发迹史【小说连载(四)】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哲夫

07

麻纠达早早的吃过中饭,蹑手蹑脚来到了郝香香家门前,吹了一声像鸟叫的口哨,随后香香出来了。

“香妹,他在吗?”

“不在,今天上门跟人家理发去了!”

“那好,猪下水提回家了,你去看看!”说完,麻纠达前脚回去了。郝香香洗了一把脸,喷了一点香水后,就到了纠达那破砖茅草房的屋里。纠达揭开水缸盖,半缸的猪下水映入了香香的眼帘。

我的达哥哥,你真行啊,这是好多钱买的?纠达告诉她,猪肉八毛钱一斤,肠肚半价,心肺随便给点钱,一只整猪的下水才几块钱呢。说完,纠达就毛手毛脚了,香香说,你这里不方便,不急,我把这提回去清洗干净了,早点去窖里玩一玩。

纠达耐不住了,干脆动手了,谁知道,他随便一使劲,她的裤头就松下来,里面居然没穿小内裤,看着香香雪白如玉的大腿和浑圆富有弹性的翘臀,就已想入非非了。

香香说,可看可摸不可真枪实弹。话没说完,纠达就吻上了她嘴、颈、胸,吻至肚脐眼时,她开始哼哼唧唧迷糊了,当纠达的嘴唇再往下移时,香香猛然清醒,一把推开纠达,再这样我就喊人了!纠达这才停止了移动。纠达也从迷乱中醒过来了:这么一个破屋,不说喊就是大声喘气人家也容易听到。

纠达松开了手,香香穿戴好衣服,整理好散乱的头发,就走出了他的家回自己屋里去了。

郝香香回家后把从纠达那里弄来的猪下水清洗得干干净净,吃了夜饭,太阳还没落山,就匆匆来到纠达破屋前,哼了一句山歌,纠达发现香香来了。香香只做了一个向北方后面指了一下的手势就走了,纠达心知肚明。

四队的北方后面有一条沟,沟北有一片竹林,竹林里有一溜红薯窖,原是队里贮藏红薯种的地窖,这几年废弃没用了。据说早几年有两个小孩躲迷藏捡了几个霉烂变质的红薯吃了,中毒死在窖里,以后就传说地窖下常闹鬼,所以这几年没人敢去。

地窖里,麻纠达和郝香香趁天没黑去地窖里偷欢。

地窖上,不知哪家的一只小黑狗朝这边跑来,后面有一个十二三岁刚放学的小孩紧追自家的小狗,到了地窖边,那狗不动了,小孩捉住了小狗坐在地上喘粗气。这时,四周静静的,忽听有动静,好像“喵呜喵呜”猫叫春的声音,又仔细一听,有“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和轻吼声,再听,声音是地窖里发出来的。

小孩觉得不对劲,听大人们讲,白天是不会闹鬼的,到底是啥呢?

他站起身,将狗抱在怀里,跑到爹干活的田里,将这一情况告诉他爹郭发福。他爹一听,以为窖里有豺狗,马上和儿子一起小跑到大队部向余大德报告了,治安主任余大德叫来几个巡逻队员带着鸟枪、梭标赶到现场。他们屏住呼吸,贴耳细听,余主任小声告诉伙伴们:不是豺狗,是人!

他们这才走进了地窖中,一看,一对男女一丝不挂的在稻草堆上翻云覆雨,旁若无人的淫荡、浪笑。

“站起来!”余大德一声吼,偷情男女这才如梦方醒。

余大德也是个缺德鬼,只让他们穿条短裤走出窖洞,走向大队部,郝香香没穿内裤,余主任命麻纠达将自己的短裤给香香,再命一个巡逻队员将麻纠达的长裤撕成短裤给他穿上。

一路上看热闹的,指指戳戳的,吐唾沫星子的向麻纠达、郝香香投来,麻纠达的头一直耷拉着,郝香香满不在乎。

到了大队部,麻歪嘴、余大德连夜开始审问。

麻歪嘴心想,我这侄子咋这不争气呢,才过去了几个钟头,他妈的又来了这龌龊事,审侄子我不便,余大德会怀疑我包庇纠达。

“大德,你来审麻纠达这小子,我来审富农骚婆!”

麻纠达和郝香香一人一室。

麻大队长,问:你咋勾引黄花后生?

答:我看他五官长得不错,身上的肉疙瘩紧致,强壮有力。

问:你剃头匠不行吗?

答:自从添了闺女后,不久我们家盖房,他从房梁上四仰八叉摔下后,那玩意严重受伤就不中用了,跑了好多大医院,医生说没得治了。我才30刚到,您说我守活寡咋过得下去呀。呜鸣!

麻歪嘴上前,端详着郝香香胸部,便用嘴慢慢靠上了去了,手摸在了她的腰上了。

“啪”地一声脆响,打在了麻歪嘴的左脸上。

麻歪嘴暴跳如雷,声嘶力竭地吼道:他妈的婊子,勾引干部亲属,富农后代贼心不死,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

他跑到余大德面前告诉他,今晚快整个富农后代拉拢腐蚀干部家属,好逸恶劳,平时卖弄色相骗取贫下中农钱财,想向革命干部反攻倒算,剥削阶级的贼心不死!

郝香香在隔壁听得一清二楚。按麻大主任的说法,明天余大德把材料交上去后,肯定会定个大罪,不坐牢也会被斗死整死……

待麻歪嘴与余大德商量完毕后,开锁打开门发现屋里咋没电亮了,再扯亮灯泡时,已发现郝香香自缢身亡了。

08

郝香香事件,搞得大队干部忙上忙下,公社的干部来了,县革委会人保办管治安保卫的人来了,县公检法的头头脑脑带一班又一班重案组的、技侦的、法医的专业人员来了,调查的、取证的、勘验的,忙了好几天,结果一个结论——悬梁自缢,畏罪自杀。

这几天,大队书记许爱群精神出现了异常,整夜整夜睡不着,白天也无心工作,老觉得身后有人追杀。

这年早春的一天晚上,许书记在公社从下午三点开会一直到晚上七点多会议才结来。这时,天下着麻麻细雨,他要步行从公社朝南走回湖乡大队有7里地,中间还隔一个大队,这个大队叫红花大队,老地名丐坟湾。

据说,解放前这里是逃荒落脚之地,好多湖北的、江西的人逃荒过来以打渔为生。有一次,有二十几个一帮乞丐饿了几天几夜来到这里刚歇脚准备搭帐篷,突然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了一整晚,这二十几人饿至极点,加上风雨雷电持续,饥饿寒冷交织,天还未亮,这些人一个个饿死冻死了。第二天,当地人才发现这里死了人,人们就将这二十几号人一具尸体一个坑埋了,后人就将此地取名为丐坟湾。

丐坟湾坟头座落在红花大队与湖乡大队正中,前后三里地无人居住,坟头南一里多地正是湖乡大队林业队的树林。

此时风高月黑的农历二月底,因为会议是下午三点半开始的,许书记没打手电摸黑刚走过丐坟湾,这时只听林业队树林里呼呼地作响,他仰头朝上细看,妈呀,只见树梢上有一白衣女子忽飘上、忽飘下的像幽灵般翩翩起舞,他拔开双腿猛跑,越跑越听到后面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当开门走进家时,全身上下汗透了,老婆见他满头大汗,领口正冒热气,脸色苍白吓人,就问:咋了?许书记连忙走进摆放毛泽东画像和《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红胶封皮的《毛主席语录》的“宝书台”前,恭恭敬敬的背诵毛主席语录,还唱起了《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时兴歌曲,折腾了一整晚。

第二天一早,许爱群清醒了一会儿,便跟老婆说:孩他妈呀,陪我一起去丐坟湾看看去,昨夜在那碰见鬼了。老婆二话没问,跟着丈夫出门了。当走到昨晚闹鬼的那片树林时,树上什么也没有,却见不远处的地下和树丫上有几片零零碎碎的吊挂清明的白、黄色的纸张。

许爱群嘴里自语着,这咋回事呢,明明看见这树上有个白衣女鬼嘛!妻子顿时明白了,老公这几天忙于接待应酬上面查案的领导和专家们,天天目睹着郝香香尸体,是不是身累加上心理紧张神经错乱了,见着树上挂清明的纸就幻觉成了鬼呢?于是她安慰丈夫说:“哪有什么鬼,这是人家做好事,给这些孤坟挂了清明吊子的纸,就把你吓成了这样!"

阳历3月尾4月初,正是当地清明扫墓祭祀的日子。

接下来的十多天,许书记仍是神经兮兮。公社书记、主任老觉得许爱群有很大的反常举动,说话常是狂言妄语。大队长麻歪嘴也感觉到这些天向许书记汇报工作时,根本谈不到一块,你说东他说西。老百姓也发现书记走路时常一个人自言自语,指手划脚,有时自个傻笑,喜怒无常。

公社书记马跃考虑到湖乡大队的工作实际,决定到许爱群家看望慰问一下。

这天吃过早餐马书记邀上公社几个头头脑脑首先来到湖乡大队麻弼显家简单地扯了一下湖乡近期情况,便和麻歪嘴来到许爱群家。马书记从蔸里掏出100块钱和从公社供销社商店买来的水果、补脑汁等营养品给了许爱群妻子,马书记讲道:

爱群同志,这一向你辛苦了,人也瘦了、黑了,看你这样,公社党委、革委会两套班子开会研究你和大队的实际情况,工作上的事你少操心,好好休息,疗养一段时间,这两天你和媳妇子把家里安顿好,本周星期日安排公社小车司机小刘把你送到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查,有病就住院治疗,没病玩几天回来,来去的一切费用我们公社负责,你不需要操心。

许爱群这时站起身哈哈大笑:你们以为我病了,以为我得了精神病,还送我去附二医院,附二医院是什么医院,你们以为我不晓得,是一个疯人院,疯人院啦!

神经又错乱了!许爱群他老婆摇着头说。

许爱群胡闹了一阵后,逐渐清醒了。马书记说,有没有病你都得休息都需要检查,没病更好。不过,眼下情况你最好休息几天,星期日小刘接你去省里医院,你跟我安心养病,大队里的事暂由弼显同志主持全面工作。

听到这里,许爱群跳起脚,指着一同来看他的麻歪嘴吼道::“我早就知道你有这想法,这些年来,你当面书记前书记后奉承我,背地里在公社领导县里领导面前说我坏话,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是,这下你好了吧!”

许满意的脑子此时分外清晰……

就在公社司机小刘送走许爱群,还有他老婆和他父亲及弟弟等陪护人去省附属二医院的当天下午,公社就通知麻弼显去公社,公社书记马跃、革委会主任陈拥军,正规正矩地找麻书记进行了一次组织谈话。第二天,一纸任命麻弼显同志为湖乡大队党支部代理书记的文书,由向阳公社党委办公室下发到全社所属各单位。

作者简介

哲夫,实名蓝德和,又笔名:难得糊涂。湖南岳阳市人,一个漂流四方自称哲人的狂妄人,实为迂腐至极的糊涂人。从小喜爱文字游戏,先后有新闻、文学作品零零散散撒落在报章里和广播中。现为自由撰稿人。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0)

相关推荐

  • 【三秦文学】丁天地:【城建风云】(小说连载第92集​)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三秦,梦盛开的地方 平台栏目: 诗词歌赋|诗歌|散文|小说|杂文 名家作品欣赏 商务合作:15705450195 微      信:15705450195 编       辑:鱼儿 ...

  • 文学原创•《​我崇尚教师职业》作者 赵厚发

    我崇尚教师职业 文/赵厚发 明天是2021年9月1日,是又一个新学期开学日.我创作了一首儿歌<学校门前那棵树>,感谢园林二中音乐老师郑冬梅大力支持,教会郭子琦.吴候沫两位学生唱后,制成音频 ...

  • 串场人家(二十六)

    串场人家(二十六)  作  者:乔 永 星 图  片:选自网络   生产队场头上,竹箩是易耗易损品.一年下来,推陈出新,至少得添个三十只二十只的.细帐算起来,是笔不小的开支.生产队长见了柳神的柳器家什 ...

  • [黄石文坛]何祥生的散文《初知袁隆平》

    初知袁隆平   5月22日下午两点多,当我拿起手机看信息时,一条袁隆平去世的消息跃上手机屏,我一看是我们黄石日报发布的,不会有假,便在朋友圈转发了,并想写点什么,可惜在武汉协和医院住院,没有电脑. 5 ...

  • [教师节特刊]何祥生的散文《最是那头发一甩印象深》

    最是那头发一甩印象深   何祥生 上湾中学,原是我从家乡往返阳新的必经之地,母校虽然已撤除十几年,但我每经过此地总要多看几眼,总会想起许多老师,特别是当我初中.高中班主任教我四年的何兆志老师.   1 ...

  • ​【​弥留之际(小说) 】/ 黄山松(陕西,原创)

    弥留之际(小说) 黄山松(陕西,原创)         时令已是严冬.西北风吹着哨子,一阵狂似一阵吹来.街道上的尘土,挂在树梢的残叶,门前堆放着的干枯的玉米杆枝叶,都被风卷到了坐东向西的宅子紧闭的大铁 ...

  • 袁家村

    袁家村位于十八顷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十八顷村东南5公里处,地势较平坦.民国八年(1919年),有温老三等三户农民来此开地建村,得名温家村.后因温家外迁,富户袁润生迁入本村,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以袁 ...

  • 【法库人物】余波​传记

    余波,曾用名于振泉,1925年5月出生,辽宁省康平县方家屯镇东小陵村人.1934年至1935年,在康平县东小陵小学读书.1936年至1947年,在东小陵等村为地主家扛活. 余波 1947年4月至6月, ...

  • 【吴有训传奇】/ 王立刚

    吴有训传奇 王立刚 世上烟有"烟瘾",酒有"酒瘾".人有嗜好没错,关键不能上瘾. 长安大队的吴有训就是因为犯了"气功瘾",装神弄鬼,春节后被 ...

  • 修路红旗渠(一)【郝陆山】

    修  路  --1974年修红旗渠参观道路记事 (参观分水岭) 上世纪60年代,红旗渠创造出了至今仍然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迹."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