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京战谈写好诗的五个标准 其一

赵京战谈写好诗的五个标准

(整理:桃源居士、听涛隐者)

怎么样才算好诗?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既可以用来创作,又可以用来欣赏,还可以用来修改作品。这个客观标准,大体可以根据诗词界历代诗人的共识,还是能大体归纳出几条,可供参考和借鉴。下面我就重点说一说好诗的标准。 
        诗词创作,有一个说法叫眼高手低。这个词,对于我们诗词创作是褒义,没有贬义。就是要眼高,你才能手高。你眼不高,手是高不上去的。眼界见识,判断力达不到,你想写出好诗是不可能的。所以说,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见识。认识上的东西,眼界要高。一般的诗人都是眼界高于创作。越好的诗,越是高眼界、高见识创作出来的。

有人说,不是也有创作高于眼界的吗?李白就是一个。他的创作亘古第一流,但他从来不讲理论,不谈怎么写好诗。其实,李白对诗的见识也是第一流的,他只是没有把诗词理论写出来而已。李白到了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诗,他就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没有对诗的判断力,没有很高的眼界,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吗?但李白不死心,从武汉一直沿江而下,到了南京,写了“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但是跟崔颢比,还是没有比得上,他自己也承认没有崔颢写的好。所以,说李白的眼界不高,是不符合事实的。 
        对于好诗的标准,历来说法不一。古人就有格调说、性灵说、神韵说、肌理说等等,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到了现代,说法就更多了,总的看来大概有五条标准。

第一个标准,就是“格律严谨”。

格律是我们学诗的第一道门槛。一般地说,在诗的格律上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次我一个城市去讲课,我问你们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他们说最难的是格律,有的研究了三年五年甚至十来年,就是过不了格律关。其实,格律是诗的第一道门槛,他还只是形式上的“游戏规则”而已,还谈不到艺术上来。打个比方,就像下象棋,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山、车杀一线,这好比是象棋的“格律”。可是你会这个以后,离下好象棋还远着呢。可他们觉得很难。我说咱们今天一起过格律关,两个小时,看过得了过不了。我给他们讲了一个多小时。我说现在我们来检验一下:七律第三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你们说第四句是什么?他们马上就答上来了;仄仄平平仄仄平。接着我问第五句、第六句,第二句、第一句,他们全答上来了。格律问题,稍稍沉下心来,一般有四五个工作日,就能全部过关,有些基础且思路敏捷的人,一两个小时就能过。

初学的诗友对格律有一个误解,往往注意古人的出律现象。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不”字就出律了;;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陆游的“一生报国有万死”,一连五个仄声,肯定出律。既然古人可以出律,我为什么不能出?于是就对格律不那么讲究了,学了三年、五年,还在原地徘徊,进入不了诗词的氛围。古人的出律,仅仅是我们看他出律,二十一世纪的人看唐朝人的格律,拿现代人所了解的格律去衡量唐朝的诗人,很可能会看不准。我们觉得出律,唐朝人很可能不认为是出律,或者别有说法。所以说这是一个误解。

我们所看到的出律这个问题,有些是以“入”代“平”现象。“野火烧不尽”,“不”是入声;“南朝四百八十寺”“八、十”是入声;“儿童相见不相识”,“不”是入声。以“入”代“平”,这些都不是出律或拗句。

还有些是当时允许的体式,崔颢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不复返”、“空悠悠”,不对仗,平仄也不对,词性也不对。可是崔颢的这首诗被认为是唐诗第一律。你说古人怎么能把一首出律的诗捧为第一律?我们不了解古人、其实,在唐朝时,这种体式是允许的,是合律的。律诗中如果第三联是一个工对,那么第二联就允许半工对。我们看第三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是一个工对。而第二联就允许半工对,“白云”、“黄鹤”对上了,“一去”,“千载”对了一半。“不复返”、“空悠悠”不对了。我们再看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小儿女”和“忆长安”明显不对仗。但你看第三联,“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工对。有了第三联的工对,第二联允许半工对。“遥怜”、“未解”对上了,“小儿女”和“忆长安”就不对了。这种体式是当时允许的,不算出律。 
       古人出律的原因大概有十来种:以“入”代“平”、当时的体式、古诗的残余、律绝形成期中的一些未成熟现象、还有是有意的突破。“八月湖水平”、“一身报国有万死”这都是有意突破,即常说的“不以辞害意”。当然确实也有不少就是出律。所以,对古人出律要有分析,不宜简单地说是出律。

即使古人出律,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原谅自己。古人出律是谙熟格律,得心应手之后,是在创作中出律。而我们是在学习格律阶段,这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现在学习阶段,一定要过好格律关。再说,古人诗的流传,不是以出律而流传,而是以好诗而流传。即使是好诗,出律也是瑕疵,而不是亮点。你要光学古人的出律,那就学偏了. 其实,格律不仅仅是形式,它还有内涵,有它的作用。格律是引导我们进入古典诗词氛围的一个向导。格律是古人把汉语音节的音乐美发展到极致所形成的规律。经过千百年的研究,古人认为汉字音节这样排列是最美的,它对音乐美的调动是最充分的。

(0)

相关推荐

  • 燕山老师漫谈写诗

    广告 <诗词格律三十三讲> 作者:申忠信 当当 广告 诗词格律(诗词常识名家谈) 作者:王力 京东 一.体会诗中渲染技法 学诗到了一定阶段,再读古人作品时,要着重体会下"渲染&q ...

  • 懒倚斜阳 | 懒驴联话(六)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懒倚斜阳,生于桃花盛开的季节,原本以为依靠这个先天优势可以一辈子有桃花运,但事与愿违,至今单身一人流落江湖. 91 懒驴联话 tao hua yaun jian 顾城联话已经那么多 ...

  • 掌握古代诗词格律,并能以此进行写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开始尝试写格律诗词时,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很容易出格,很容易不押韵.顾了这边,那边出现了问题.顾了那边,这边出现了问题.不好把握.一般对初学写诗的要求,也就是合律.所以现在有一种体格叫老干部体.只求 ...

  • 平仄是诗的镣铐,还是不会之人的借口?“妨碍诗意”这锅平仄不背

    关于诗的平仄之争由来已久,我一直秉持着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不参与态度面对,只安心写自己的诗和文章,但一直以来,有很多或"痛心疾首".或"义愤填膺".或"恨 ...

  • 赵京战谈写好诗的五个标准 其五

    第五个标准,就是"境界高尚". 境界是诗的最高层面--精神层面,它是从诗词的语言.形象.章法诸方面所提炼出来的精神成果,是诗词所反映.所达到的精神高度.我们一般可以把诗词分为三个层 ...

  • 赵京战谈写好诗的五个标准 其四

    第四个标准,就是"章法严密". 诗要有布局,要有结构,要有开头结尾,起承转合,过渡照应.这跟作文一样,要安排好它的结构.因为诗比较短小,起承转合挺紧凑,挺叫劲.要通篇考虑,要有一个 ...

  • 赵京战谈写好诗的五个标准 其三

    第三个标准,就是"形象典型"  诗的艺术创作主要靠形象思维抒发感情,这是诗词的审美特征,本质特征,它是以形象思维(艺术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我们把凝注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形象称为&q ...

  • 小楼特辑|挽赵京战先生诗、词、联

    赵京战 笔名苇可,河北安平县赵院村人,1947年出生,1966年入伍.2021年6月21日于京不幸逝世.空军功勋飞行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师职,大校军衔.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 ...

  • 小楼特辑|赵京战先生淄博行纪事(李奎封)

    赵京战 笔名苇可,河北安平县赵院村人,1947年出生,1966年入伍.2021年6月21日于京不幸逝世.空军功勋飞行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副师职,大校军衔.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 ...

  • 【名师名家名人坛】破阵子.悼赵京战老师|黄发滨

    破阵子.悼赵京战老师 6月21日,辛丑夏至,中华诗词原副会长.空军功勋飞行员.周总理专机飞行员.诗词新韵改革先锋赵京战老师仙逝,词以为悼. 文/黄发滨 战力凌云破雾,丰神仿佛周公.鹰击长空双翼振,勋策 ...

  • 赵京战:诗话八篇

    [精品优课] ▼ 月晓风:写诗四部曲--起承转合 有我与无我 诗中有我,是好诗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诗词创作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诗中有我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克服所谓"老干体".克服所 ...

  • 七绝•悼赵京战先生(外一首)

    ​七绝·悼赵京战先生 虽未识君知大名, 曾观录像话诗评. 传来噩耗难成句, 新韵沉吟悲顿生. 七绝·消 夏 火伞高张暑气长, 浓阴池畔读诗忙. 飘香菡萏蝶蜂醉, 犹沐甘霖心自凉.

  • 【诗论纵横】赵京战:燕赵诗风与唐诗气象

    赵京战:笔名苇可,河北安平人,1947年生.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白洋淀诗书画院艺术顾问.主要著作:<飞行员论文选>.<苇可诗选>.<苇航集>.<中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