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的正确姿势
——选自《陪你云开见月明》
今天是第二次月考最后一门——英语。一早上我都在想:不知儿子考得怎样?这次会降到多少名?降就降吧,反正还有下一次,只要高考能考好就行,现在的成绩都不算数的……
我从来没像现在这样操心过儿子的学习和成绩。
小学时,别人家的孩子考好了,家长都很高兴,考不好,家长就很生气,我就不理解,心想,一个小学生,那么重视成绩干嘛?要知道,小学最重要的不是孩子的成绩,而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啊。我那时,虽然还没学心理学,但知道好习惯受益终生,坏习惯毁掉一生的道理。
那时,听说别的妈妈既要陪孩子写作业,还要给孩子一遍遍检查作业。检查出错误,再让孩子改正。我就觉得这种习惯不大好。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得让他学会独立学习,自己去检查错误,不管他用心不用心检查,最后结果都由自己承担。
因此,儿子写作业,我从来不陪他。他写他的作业,我看我的书,或者写我的字。等他写完作业让我检查并签字的时候,我就问他检查过了没,他说没检查,我就让他自己检查。他要说检查过了,我就说,如果明天老师检查出错误,你可能要挨骂,然后才给他签上我的名字。
后来,有一段时间,他没让我签字,我有点纳闷,问他学校是不是不让家长签字了?他说他代我签上了,还说反正我又不给他检查。我说,这样可不行啊,虽然我没帮你检查,但你这种做法是一种不太好的行为啊,跟说谎造假差不多。以后,他写完作业,会主动拿来签字。其实,我也并不是一点不操心,我会借着签字的机会,偷偷检查一下,如果有问题就让他再细心检查一遍。
小学时,虽然儿子学习一直比较自觉,成绩也比较靠前,但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话多,坐不住,注意力不够集中。老师经常向我反映:你儿子话多得说不完,上课时转来转去不但影响自己,还影响别人。为此,我没少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告诉他这种习惯不好,不但影响自己和别人,如果不改正,将来上中学可能会跟不上。因为中学,学的东西会更难,上课不注意听讲,就学不会。
这也是我真实的担忧。但没想到到了初中,他就跟换了个人似的,老师的评语是:该生学习踏实认真,上课能够专心听讲,学习主动自觉,爱护班级,团结同学……后来,我琢磨出其中的原因来。四年级到六年级时,他被任命为班长,这下要以身作则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了,所以他好动爱说话的习惯有所收敛和改正。
上了初中后,班里成绩好的同学,大多都转到了另一所初中,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尖子生,而且继续任班长。这样一来,虽然他喜欢说话,好动,但因为要给其他同学做榜样,不得不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以至于后来慢慢变成了老师评语中的优秀学生。
一直到高中,对于他的学习和成绩,我都没太操心和过度重视。反而是学习以外的事情,我比较在乎,比如说阅读课外书,参加体育运动,跟同学的关系等等。为此,我还是稍微用了点心思的。
我知道大量阅读不但能有效提高作文水平,还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开发智力,提高孩子的情商。为了证明阅读带来的好处,我一遍遍给孩子讲自己的经历,以便让他爱上阅读。
不但如此,只要一有空闲,我就带他逛书店。只要他看上的书,不论价格一律买回家。他爸爸生活节俭,花钱从来不大手大脚,但对我和孩子买书向来大力支持。事实证明,我的这个做法完全正确。孩子的作文在班里一直比较好。参加作文比赛还获过省级一等奖。
对于体育锻炼,我也很重视。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有个段子就拿他们俩说事儿,说不论什么IQ,EQ,AQ,IC卡,寿命不长都白搭。尤其一想到高中魔鬼训练一般的三年,孩子要是没个好身体,怎么吃得消?于是,从小我便带着他,爬山,跑步,踢球,参加徒步活动。
记得2014年8月底,我带他参加了一次去扎尕那的徒步活动。在扎尕那,我们从早上五点多出发,一直走到晚上七点半,走了大概三十七八公里,我都累得高反了,他还精神头十足。
为了让他爱上篮球,我专门拉他一起看了周杰伦演的《大灌篮》,还特意为他购买了篮球和护腕。后来,如我所愿,他果真爱上了篮球,这让我窃喜了很久。高二时每到周末,他还要跟同学们去篮球场上PK一下。正因为这样,他的体育成绩一直都不错。每逢运动会,还能捞回来一两个奖项。
儿子自小活泼开朗,责任心强,喜欢帮助同学,所以他的人缘一直很好。但这样的性格既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处是交际能力比较强,不好处是容易被他人所左右,所以交什么朋友至关重要。
但做为父母,我们既不知道他在学校跟谁玩,也不能指挥他别跟谁玩。所以,为了掌握他的小伙伴情况,我和他爸爸一致要求他把朋友们邀请到家里来玩或者来吃饭。
记得2010年,我家刚换了新房子,白天我们都上班去了,下午六点半回到家,发现屋里至少有十二个小家伙,男孩女孩活蹦乱跳好不热闹。他爸爸特别喜欢小孩子,挨个儿问叫什么名字,还摸摸他们的脑袋,表示友好。
后来,小朋友们见我们来了,可能有些拘束,都一溜烟跑了。等他们一走,我才发现,雪白的墙壁上,到处都是小爪爪印子,更不用说地上满地的脚印了。但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挺欢迎他带朋友来家里,因为孩子一个人,太孤单了。我们希望他能交几个铁哥们儿,一来遇到事儿有个帮衬,二来心里不孤单。
就这样,儿子一直快快乐乐学到了高三。
为什么我突然重视起他的学习和成绩来了呢?可能因为高考真的是孩子一生的关键时刻,这一战,做为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来说,输不起。还有一点,大概是因为转学的缘故。因为转学,我们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因为转学,我们只能比以往更加努力,考得更好,才能证明转学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