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审美品味

汉语当中'忙’这个字,是一个多么惊人的警告,因为忙,就是心灵死亡。

每一个人都拼命地追求物质方面的东西,甚至忙到没有时间去感觉周遭的事物,忙到心灵死亡。

你有再多的钱,再多的物质,心灵的死亡了,还有什么意义呢?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有美,生活美学,就是从这些过程去享受你的生命、去爱你的生活。

穿衣之美:品味不等于品牌

美其实是回来做自己,能够不被这个流行所干扰,要知道自己要什么。

譬如说,那衣服不过就是求保暖,天气冷了加衣服。

人类最早用树叶、用动物的皮毛来做衣服,可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衣服这个东西,可能会跟他的某一种生命情调有关。

我们今天说品味,变成说这个人穿衣服很有品味,因为他有他自己的选择。

品牌并不等于品味。

品牌的基础是建立在品味的基础上,你如果说去盲目的迷信那个品牌,最后就是说,不一定有品味。

所以说品味是回来做自己,选择自己所要的这个东西。

那么在服装上,我们可以说这个人他完全可以素朴的完成它自己,这个是从生活里培养自己对美的一个感动。

食物之美:不止于果腹

中国人的饮食常常讲色香味俱全。

色,视觉;香,嗅觉;味,味觉。已经动用掉三种感觉系统了。

那么因此这个所谓的色香味俱全是说,我在吃饱饭这件事情上是有目的的。

饿了,要吃饱,在过程当中,就已经在做美的功课。

因为要锻炼自己在视觉上对事物的判断,也要锻炼自己在嗅觉上的判断,以及放到口腔以后,咀嚼它的那个味觉上的一种快乐。

我们会发现汉文明非常有趣,很早就提出一个词叫“品味”,这个三个口的品,跟味觉的味,都跟吃东西有关。

可是品这个字,好像特别复杂的一个对味觉上的提高,所以最后我们发现说,它用来指称的东西不完全是吃东西。

有一种好贵好贵的茶,非常珍贵的茶,叫雨前龙井。

杭州龙井的茶是非常珍贵的,可是还龙井里面还有特别珍贵的一种茶,叫雨前龙井,就是谷雨以前采的龙井。

谷雨前,还没有怎么下雨,采收的龙井,它全部是嫩芽,因为下雨以后,雨水一滋润,这个茶叶,叶子很快就老了。

所以他要摘那个下雨以前的嫩芽,然后用 80 度的温水,然后所释放出来那一片茶叶在阳光雨水土壤里面,所得到的最美的所有的嗅觉跟味觉。

所以当在品那个茶的时候,它就决不是口渴的时候一口喝下去,而是品,这个时候我们叫做品茶。

因为它有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好像在品味自己生命里面,一个非常美好的一个记忆。

现在社会里流行山珍海味,鲍鱼啊,鱼翅啊,可是我们知道再好的食物每一餐吃,每一顿吃,他一定腻。

腻这个字,就是不知道节制,已经不知道节制。所以他必须回到一个自己的选择。

如果吃得粗糙、吃得乱七八糟,其他的美大概也很难讲究了。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去参观画廊、听音乐会、看表演就已经有美了,我觉得美还是要回到生活基本面,真切讲究一下自己的吃。

居住之美:找回传统

房子并不等于家,汉字“家”的意义,一个屋顶下养猪的才叫家。

美的基础其实有一种关系,有一种对生命的爱,一种对生命的关心,它才构成美的条件跟基础,否则的话,这个美会变得非常虚假。

回到生活里衣食住行这个基础上,我们在生活里作检讨的时候,怎么去找回我们觉得是基础的东西。

多人觉得,传统可能就是落后,赶快把它丢掉,不想要的东西,可它里面其实有很珍贵的东西。

出行之美:驻足观望

比如说,谈到行的部分,很多人觉得行怎么谈美学?

行的文化,从最早人怎么用腿走路,用脚走路,到骑马,骑驴子,坐船,在那个速度感里都有很多对于行走的眷恋。

我们读到王维在唐朝的时候跟朋友送别,《阳关三叠》,大家最熟悉的诗句,旁边种了很多的柳树,朋友要走了,要出远门了,送行,喝一点酒,摘柳树的枝送给朋友。

我们现在在飞机场大概就没有这些仪式了。

称它为仪式是说,因为告别再见面很难,所以有很大的眷恋,不断的用诗句,去表达他对于行这件事情的过程,有一种缓慢,一种缓和的过程。

在看宋代的山水画里,其实后来最感动的,是中国园林里最伟大的一个建筑,就是忽然出现一个亭子。

到拙政园里面走,就会看到一个小亭子,就想到亭子不过就是让你停下来,停一下吧。

你走累了,停一下,这边风景这么好,为什么不停一下。

如果人生一生都在赶路,急急忙忙的走,忙到心灵死亡了,那他到底能够看到什么,能够感觉到什么。

你的人生不一定是拼命赶路的,能够停下来,你才能够感觉到周遭的东西,感受到真实的世界。

美是一种生活方式,美是回来做自己,知道自己生命应该用什么样方式去活着,这是一种大智慧。

(0)

相关推荐

  • 读《易经》,从六个感觉维度来认知人体的需求

    我们曾经了解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从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逐层递进,这五种需求是通过人体的感官得以感知,进而想方设法得以满足.<易经> ...

  • 空山物语:生命,经不起等待……

    听着李宗盛<新写的旧歌>,我知道他在诉说他错过了些什么-- 看着一位因为不习惯付费开汤而放弃试茶的朋友,目送着他离去,我知道他也错过了些什么-- 当然,也别死不承认,其实生命至此我也错过了 ...

  • “淡”是人生最浓的滋味

       苏东坡在最落难的时候,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写出了最好的诗句出来,受到皇帝赏识.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 ...

  • 郭润文写生人体:如何选择模特,符合审美品味才最重要

    2020新作 素描   纸上铅笔 彩色铅笔 炭笔54x28cm 2020年 素描   纸上铅笔 彩色铅笔 炭笔54x28cm 2020年 素描   纸上铅笔 彩色铅笔 炭笔54x28cm 2020年 ...

  • 他将东方的写意性和诗性,推至审美极致!

    油画世界 ArtYouhua --分享世界油画,欣赏各国艺术-- 刘文进 辽宁营口人 刘文进先生借助西方油画物质媒介将东方的写意性.诗性推至审美极致.从题材上看,它借助具有中国文化符号特征的神话传说. ...

  • 收藏!审美提升超强指南:摄影网站良心推荐,28个宝藏资源全公开

    收藏!审美提升超强指南:摄影网站良心推荐,28个宝藏资源全公开

  • 甲骨文上的辉煌(十四)——围观商人的衣食住行(上)

    夏商时期的文明程度是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这是很多人在读夏商历史时总会有的疑问. 53.1河南鹤壁鹿台阁(仿商代鹿台建筑) 如果只看古代文献和文物图片,绝大多数人都会惊叹,没想到夏商时期中国就有如此高 ...

  • 这回好了,审美家们放过了大妈,换女学生了

    具体哗法,就不多说了,无非那几个路数. 细究,都是简单归因,一个个指东说西,要让"大妈"们承担历史转型的重负. 仿佛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大妈. 仿佛大妈智,则国智,大妈强 ...

  • 【素材】复古信箱绘画|审美提升

    艺学绘小编整理: 怎么学习画复古信箱绘画?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于复古信箱的绘画参考素材,大家画信箱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很难掌握,很多小伙伴搞不懂复古信箱要怎么画?其实学画复古信箱一定要练同时还要多练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五)六、...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五) 六.无硬伤 文字错误.草法符号语言不对.繁简字转化不对.有错字.文词错误.文本不完整(比如一首诗8句只写了4句),都要淘汰.有时还讲忌讳,有些书展讲主题性,同等条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三)五、...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三) 五.多变化 古人对文字的书写,是为了实用,方便阅读,字形逐渐形成了标准,从而也逐渐形成了方块字.远古的先民没有方块字的观念,而是因字成型,如甲骨文,都是自然的字形 ...

  •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四)2....

    国展作品需要满足的7项审美共性(四) 2.大小变化,写得一样大小就是毛病 行草书要有字组,有小字字组.大字字组,字组要分出块面.大小对比,大片的枯湿浓淡疾缓,就构成丰富性,大字组团,小字组团,就像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