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白酒与中华文化(真的讲得太好了!)

2016-09-01

本文摘自《易中天中华史》
这其实不是酒,是酉。酉是盛酒的器具,因此也可以用来指代酒。
而且,跟酒有关系的字,也都以“酉”为部首,比如:酿酒的、醉酒的、酌酒的和酗酒的
  
此外还有酝酿、酩酊、酬酢。酬酢就是酒宴上相互敬酒,主人敬客人叫酬,客人回敬主人叫酢。还有,是用不同的酒调出的颜色,以后才引申为配偶、配合、匹配、分配、调配。哈,原本媒婆就是调酒师。
当然,酉为部首的字也不都是酒。比如醍醐灌顶的醍醐,就是从酥酪中提取的奶油。都是奶制品。即便马奶子,也不是果酒或粮食酒。
  
也不是,但与酒有关。实际上,醋的第一种意思是,也就是客人回敬主人。第二种意思才是调味品,也叫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说因为醋起源于酒糟,也有人说酒酿不好就会变成醋。古时的作坊,往往酿酒也酿醋。宋代,酒和醋都实行专卖制度,由国家垄断资源。民营企业要酿酒酿醋、卖酒卖醋,得向官方申请特许经营,还必须购买使用国企生产的酒曲,政府趁机大发横财。
国营酒厂直属和使用官曲酿酒的酒店,在宋代就叫正店。正店的酒成本高,价钱也高,必须促销。手段则有两个,一是在门口挂出“正店”的招牌,表示本店安全可靠,不卖假酒和劣质酒;二是在招牌旁边悬挂红栀子花灯,表示有陪酒女郎甚至色情服务。元代甚至在官酿新酒上市时组织歌女游行,类似于今天的车模。
  
在《清明上河图》中,挂红栀子花灯的正店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正店的利润还是很高,因为与官方关系密切。难怪宋代民谚云: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
  
行在,就是皇帝所在地。
  
天子脚下好卖酒,这个你懂的。
  
事实上,从商代起,用酒量最大的就是王室。所以,商代不但有酉,也有酒,而且字形就是这样:
对此,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奇怪,酒与人性有什么关系?
  
不妨先讲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睿智的人,叫淳于髡。有一次,齐威王请他喝酒。
齐威王
先生喝多少酒才醉?
淳于髡
一斗也醉,一石也醉。
齐威王
只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
淳于髡
  大王赐酒,执法官站在旁边,监察官站在背后。臣心惊胆战,诚惶诚恐,低头伏地,不到一斗就醉了。
  父母请客,臣躬身奉酒,低眉顺眼,行礼如仪,不到两斗就醉了。

  朋友久别重逢,高谈阔论,互诉衷肠,大约能喝五六斗。

  乡里聚会,呼朋引类,握手言欢,相邀成对,男女杂坐,眉目传情,面前有落下的耳环,背后有丢掉的发簪。这时喝上八斗,也不过两三分醉意。

  再往后,夜深人静,杯盘狼藉,宽衣解带,男女同席,这时臣忘乎所以,能喝下一石。
结论是:酒能乱性,乐极生悲。
  
这个结论牵强附会,我甚至怀疑淳于髡有没有说过这话。实际上他表达的意思是:酒量与心情和场合有关。因此,我们应该能看出别的意义来。
  
意义在关系
酒与中国人的“关系”
我们知道,人的一生,都要处理三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酒无能为力,起作用在后面两种。一般地说,西方人喝酒,偏重于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中国人喝酒,偏重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如果自斟自饮,那是好(hào)酒。即便如此,也会想象有人同饮: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在这种意识下,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会做人,就很难立足于华人社会。如果不会喝酒,也很难在官场、商界和江湖上混。
乡,就是两个人面对面,当中一个饭桶或者酒坛,也就是共食或共饮。换句话说,乡亲就是在一起吃饭或者喝酒的人。而且,是平等的。
  
但是现在包房里的席位是这样的:

所以我请客吃饭,一定把当中那个座位取消,然后分宾主坐下。
喝酒体现教养和气质
其实一旦进入社交领域,喝酒就不是小事了。它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教养和气质。
  
虽然我不喜欢太平天国,却不妨给大家讲一个翼王石达开的故事。传说他军进西南地区时,当地少数民族曾请他喝酒。这种酒用五谷杂粮酿成,装在坛子里,喝的时候用手抱住吸管吸。
  
于是,石达开当场赋诗一首:
这真是王者风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