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强:两棵李子树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一开始,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楼下那两棵行道树是李子树。
有多少年了呢?不知道。树在路两边站着,具体从那一天开始我竟然一点印象也没有,我可是平均每天两次,乃至三次、四次地路过它们,惭愧!惭愧!
四月份的某一天,带女儿去公园玩,下楼后我们走得很慢,无意中发现其中一棵树上结着樱桃般大小,却比樱桃更加发红发紫的小浆果,随手摘下两枚送给女儿玩,看起来也有点像葡萄,但摸起来比葡萄硬。我理所当然地把它们看作是不能食用的观赏类的野果子,没放在心上。
五月份的一天早上,恰是孩子们背着书包去学校的时间段,三个调皮的男孩子在用劲儿地摇晃树,那力气用得实在有些过分,我正要喝令他们停下来,还好,可能为了赶时间,他们迅速争抢着捡拾起掉落在地上的几枚“野果”,四散跑开了。
又过了些日子,在QQ上看到一位朋友发表感慨,她说某天在乡下见到一棵不太认识的大树,怎么也猜不到它的名字,树所结之果倒是似曾相识,后来向坐在树下的老奶奶请教,原来这便是“传说”中的皂荚树!她的这种感慨我也多次有过,对某种事物或人往往在认识与不认识之间,比如花椒吃过不少,到了山里走了好几遍,却不识花椒树就在眼前;比如电台某节目主持人,听了她十几年节目,其声音像老朋友一样熟稔亲切,但相貌不知;再比如报纸副刊上特别欣赏的美文某作者,文笔熟悉,是男是女、家住哪里却一概不知……
那天,妻子回家与我聊天,她说回来的时候见两个中年妇女在楼下那两棵树下又是抓枝又是拽叶,好像在摘什么东西。我仍是没有在意,心说,这两棵树真够倒霉的,总有人打它们的主意。直到昨天傍晚,在菜市场的边上,忽见一位卖桃的摊位上摆着一小堆李子在卖,是的,我当然认得李子,跟桃子个头差不多,但比桃子圆润,且颜色比桃子深沉得多。看到李子的那一刹那,仿佛有一根线以光电的速度将上面所述几件事串联起来,我一下子就想到,哦,那两棵树就是李子树啊!
现在我可以学着鲁迅先生的语气跟你说:在我家楼下有两棵树,一棵是李子树,另一棵也是李子树。
在我们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一生中,难免会遇见一些人,经历一些事,往往不能当即相识、理解、领悟或接受,总是一次、两次,三番五次遭遇之后,才会了然。常常是这样。无奈,且有趣。这是“李子树事件”给我的启示。
作者简介
郭雪强,雨山,1980年10月出生,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建筑工程师,现居古城邯郸。学生时代开始诗歌写作,爱好至今,随后钟情于散文随笔,深知写作灵感来源于童年,根植于故乡,故始终无法脱离土地本色。信奉文字贵在真诚,唯有实感真情才能寻到共鸣。自1996年以来,诗歌和散文等作品散见《武汉晚报》《燕赵都市报》《河北青年报》《文学报》《中国电视报》《合肥晚报》《羊城晚报》《京华时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审计报》《渤海早报》《江淮晨报》《今晚报》《珠江商报》《广州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中国建设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三峡工程报》《天津日报》《上海金融报》《齐鲁晚报》《健康时报》《燕赵老年报》《燕赵晚报》《中国信息报》《老年生活报》《教育导报》《攀枝花日报》《马鞍山日报》《潇湘文化报》《农村信息报》《烟台晚报》《内蒙古日报》《新疆日报》《新青羊》《现代家庭报》《山西老年》《西南民兵》《国土绿化》《湖南人防》《金融博览》《文艺生活》《芳草》《诗选刊》《北京文学》《审计月刊》《文化信丰》《泸水》《遵义政协》《青年文摘》《老年知音》等。2000年出版诗集《新鲜空气》;2013年出版随笔集《一直走下去》,获河北省首届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五个一”奖;2016年出版散文集《我是一棵树》;即将出版诗集《雨山的诗》。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赐稿邮箱:jstjtx@163.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我与10W+之间只差您的一个转发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