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最不该斩的2名大将,但凡留下一个,蜀国都有机会完成统一

众所周知,罗贯中当年在编写《三国演义》时,情感上其实是更偏重于汉族正统的蜀汉的。不仅故事脉络都是按蜀国的角度和时间线出发,蜀将每每登场,都是十分正面的形象。

尤其是蜀国第一军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更是神一般的存在,不仅料事如神,还能夜观天象借东风,显然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范畴。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国演义》也可以看成是《诸葛亮演义》。
为何罗贯中要如此神化诸葛亮呢?究其原因,在于他和诸葛亮都是山东老乡,自然要帮衬一下宣传家乡人杰地灵了。当然,诸葛亮自身水平也确实过硬,要不然再怎么编,也不会得到后世百姓的认可。

遗憾的是,当年号称“三国第一军师”,被水镜先生司马徽称为“得来可安天下”的诸葛亮,最终却未能助刘备完成天下霸业,而蜀汉反倒还成了三国里第一个倒下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其实,诸葛亮的计谋和规划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出在了用人上。倘若他没有错杀这2员大将,说不定蜀国还真就笑到了最后。那么,这两名大将是谁呢?

第一个是马谡,马谡算是蜀国老将了,当年刘备还在荆州韬光养晦时,他便开始追随。其谋略和军事才能确实过人,早前被诸葛亮器重十分。甚至后来刘备在弥留之际,还说马谡这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但诸葛亮没有听信,还是继续委以重任,可见当年马谡在诸葛亮心中的地位。
而马谡确实也给诸葛亮贡献过不少好计谋,譬如当年诸葛亮讨伐南蛮以定后方,马谡建议他“攻心为上”。按这个方法,诸葛亮将蛮王孟获吃得死死的,还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直爱戴。南蛮平定后一直到诸葛亮去世,都没有再起过波澜。

除此之外,马谡还曾给诸葛亮献计离间司马懿和曹操的关系,同样获得了不俗效果,导致司马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上位翻身。如此来看,马谡虽然是一位武将,但谋略一点都不输给军师。
遗憾的是,如此全面的一个人才,最终在街亭一战中刚愎自用,大败张郃。街亭失守后,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全面崩盘,其也不得不挥泪斩了马谡。要知道,马谡死时才39岁,倘若没犯这个致命错误,未来极有可能接诸葛亮的班。

第二个名将是刘封,这个人大家或许没怎么听说过。其是刘备的养子,当年还没生下阿斗时,刘备怕老来无子,便收养了刘封作为养子。由于是养子,刘封并没有享受过刘备多少父爱。反倒刚20岁出头,就替刘备上阵杀敌。
在入川之战中,刘封可谓所向披靡,战功累累。后来还带领部队继续北上,拿下了关中、上庸全境,虽然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但其战斗力一点都不逊色于蜀国其他著名武将。

可惜,由于关羽落难时未能及时出兵相救,导致其最后被孙权所杀。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赐死了刘封。本来可以大有作为的刘封,就这样英年早逝。
要是刘封还在,其所统辖的上庸便不会这么快失守,而上庸乃是蜀汉北伐路上重要的一个突破口之一。失去上庸,无疑让北伐的难度陡增,诸葛亮这一手“建议”不可谓不致命。

不得不说,这两个大将里但凡活一个,蜀国都有机会完成统一。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实力本就最弱的蜀汉,还接连自损两员关键将领,覆灭也只是时间问题。由此也能看出,诸葛亮虽然料事如神,但在用人这一块的造诣上,确实还差点意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