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呼儿将出换大米
久未在舞台上露面的喜剧演员郭达,忽然间又火了。
这几天,一段郭达用陕西话演绎李白《将进酒》的视频在网上传播,既像朗诵,又像话剧,还加入了秦腔。一些网友惊呼,这个味儿对了。为什么呢?因为唐代如果有普通话那就应该是陕西话,而郭达这种另类的表演恰恰像是对了味道。
郭达曾经是央视春晚的红人,与蔡明合作十多年每年都会在春晚出现,但这些年蔡明更多是在和潘长江合作。郭达越来越少出现在舞台上,这几年被大家想起,大多是因为他长得像杰森·斯坦森——或者斯坦森像他。
其实八十年代出现的一些喜剧小品演员,最早都是真正学习表演出身,而且有些人本身就是话剧演员,比如宋丹丹。郭达也是如此,他在七十年代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话剧院。郭达本就是陕西人,1955年生于西安。
在陕西省话工作十多年,郭达排演了30多台话剧,还获得过陕西省以及西北地区的表演奖,表演功力是比较深厚的。
不过郭达的成名还是通过电视媒介。1987年,郭达第一次登上春晚,和杨蕾等人表演了小品《产房门前》。这是一个如今再看也能让人笑出来的小品,尤其郭达的表演很是生动,把西北汉子那种乡土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
要知道,那时候的郭达只有30岁出头,但不管从外貌还是装束来看,至少也有40多岁。而且能够看出,那时候的郭达头发已经不算太多,发际线已经开始向上攀援。从一出道就不显年轻,郭达算一个,赵本山也算一个。
1988年,郭达又在春晚上与杨蕾、石富宽等人表演了小品《清官难断家务事》,但这个作品并没有大受欢迎。
进入九十年代,郭达遇到了蔡明。
1993年,两人在春晚表演了小品《黄土地》。按理说郭达只比蔡明大六岁,但从他们一开始合作,郭达就显得比蔡明年岁大不少,这也是为什么后来他们经常在作品中塑造父女关系的原因,比如最早这段《黄土地》,后来的《越洋电话》《父亲》《追星族》等都是如此。
即便是扮演夫妻,很多时候蔡明也要把郭达显老的梗先抛出来。只不过有些生不逢时,郭达蔡明的小品尽管每次都寻求突破,但他们赶上了赵丽蓉和赵本山称霸春晚的时代,因此很多时候评奖都是千年老二。有一场颁奖仪式上蔡明还当场哭了起来,自感有些委屈。
两人1993年起在春晚合作,到2010年表演小品《家有毕业生》,其后郭达就没有再在春晚上出现。蔡明倒是基本没有落下过,与麻花团队合作,又和潘长江携手,一直是以“不服老”的形象出现。
那么,郭达后来为什么基本不再与蔡明合作了呢?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年龄和外貌。郭达认为自己年岁已大,不再适合总出现在舞台上,他不像蔡明还能“装装嫩”,因此慢慢地淡出了舞台。这些年郭达偶尔演演影视剧和话剧,小品基本已经不再参与。
这一次在舞台上用陕西话个性演绎《将进酒》,网友们才看到了久违的郭达,从中也见识到这位老演员原来不是只能作为蔡明的配角出现,还能用如此的功力来进行表演。
当然也有人善意地进行调侃,说郭达这不是“呼儿将出换美酒”,而是呼儿将出“换大米”。
你尽可以说郭达从出道到现在外貌没有太多变化,但如今的郭达老师,毕竟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