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为什么会作死呢?一颗超越前任的心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很多明君,雄才大略、乾纲独断,对内可以驾驭群臣,对外可以威震四海,创造了一个有一个太平盛世,如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文景之治,他们都是很好的典范。
但有些皇帝却偏偏喜欢作,把一手好牌打烂,最终不光让自己身败名裂不说,还把整个社稷都带入了战争的泥潭。而这方面的人才也很多,比如秦二世、后汉隐帝刘承祐、南唐后主李煜,下面我们就来说下这方面的关键人物:隋炀帝杨广。
公元604年,建立开皇之治的隋文帝杨坚去世,隋炀帝杨广继承了这一成果。可以说,在杨广的手里捏着一副王炸的牌,正常人以正常的方式打下去就可以获得胜利。但杨广偏不,下面就开始了他的作死之旅:
内斗内行
杨广继位后发扬了什么叫量大隋之物力,结突厥之欢心。隋炀帝赐给突厥启民可汗赏赐、马车不说,还让其地位高于大隋的诸侯王,这说白了就是用大隋的物力买自己的人心,一代昏君的迹象暴露无遗。
毫无疑问,高颖、宇文弼、贺若弼等前朝重臣都坚决抵制这样的行为。这时候,隋炀帝暴露了自己的作死节奏。他将高颖、宇文弼、贺若弼等人相继处死,而且还牵连了一大批无辜的人,这里面就有萧皇后的弟弟萧琮。
大肆修建
任何一个昏君的一个基本特征,都喜欢大肆修建宫殿等。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体现自己的功绩,但殊不知这样只会让自己显得更是一个“败家子”。一方面为了修建东都洛阳,大肆征召民力,曾经一月就征召了百万民夫修建东都。
隋炀帝下江南
同时,他下令修建京杭大运河,如果说这是为了百姓,我勉强信了。但下面的事就显示自己在充分作死了,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德”修建龙舟万艘。他所乘的龙舟更是高四十五尺,宽五十尺,长二百尺。上面有四层楼,最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一百二十间,下层为内侍居处。
征伐高句丽
隋炀帝曾三次征伐高句丽,只不过第三次因农民起义而停止。即使这样,前两次征伐每次动用兵力上百万,可想而知庞大的兵源背后是运输粮草所需要的民力和消耗的物资。更有数十万士兵葬身于高句丽,而这样的作死致使整个大隋帝国分崩离析。
征伐高句丽
有人说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是为了打压关陇贵族,我认为这不过是为隋炀帝洗白的片面之词。要知道,当时的关陇贵族都是部队里的中上层将领,如果关陇贵族全部战死,那么全军最少损失百分之九十以上。最终,隋炀帝成功的作死让大隋战火纷飞,隋炀帝最终也在江都被部下杀死。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隋炀帝作死的原因:
一、一颗超越前任的心
隋炀帝为什么要作死呢?很简单,他不想生活在隋炀帝的阴影下,换句话说他不想后人认为这一切都是隋炀帝的功劳。所以他的一切作死都想说明自己比隋炀帝强,但事实证明:比不比隋文帝强暂且不论,但大隋却越来越分崩离析了。
历史向来是公正的,我们在赞叹刘邦的丰功伟业的同时,也在赞叹萧规曹随的心胸和智慧。我们在佩服汉文帝的励精图治时,也赞叹汉景帝的风度才华。我们膜拜于唐太宗的贞观盛世,也佩服唐高宗的永徽之治。
二、隋炀帝的才能
隋炀帝想做一代明君,但以他的才能,如果不是沾隋文帝的光,他能做大隋的皇帝吗?很显然,隋炀帝的一切做法都是立足于自己的认知下。事实证明,隋炀帝根本无法驾驭大隋帝国。在他的统治下,非但没有维护大隋的原有繁华,反而滥用民力使得大隋趋于灭亡。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志大才疏,我们可以用一万个理由为隋炀帝辩护。但却没法抹杀一个现实:隋炀帝继位时隋朝无比繁华、蒸蒸日上和人才济济,在隋炀帝的作死下隋朝随便农民起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
三、隋炀帝的自私
不管是隋炀帝为了成为千古一帝,还是隋炀帝为了纵欲奢靡,说白了就是他只考虑到自己。反而是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民力,他所做的任何事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功名,以至于让百姓苦不堪言。光修建东宫、大运河、龙舟足以让百姓苦不堪言,更别说后来的征伐高句丽了。
隋末割据势力图
其实我们可以看古代的君主,但凡给自己标榜明君、英明之词的基本都是昏君。而那些真正的明君都是对政务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他们懂得百姓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但凡自封的明君多为滥用民力的昏君,而为后世称道的才是真正的明君。
有人说: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这句话是错的,如果历史是由胜者书写的,那么我们也不就不会有质疑了嘛。我们能质疑,不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我们因为发现历史的真相而质疑吗?这也说明了,历史的真相是任何人都不能磨灭的,不是吗?
来源:凯风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