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家园(阳光)(赵黎)

2021-02-27 10:26:18 阳光 2021年2期

赵黎

风儿缓缓地扬起了一季的思绪,秋雨也铺展了空气里的几多凉意,秋,渐渐地深了。

秋到浓时便是诗,只有到了深秋,诗人的笔下才会有最“煽情”的浪漫书写。唐朝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汉朝诗人刘彻的“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这些唯美的诗句,把秋景秋意秋色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如饮佳酿,回味无穷。

我喜欢秋天的深远,无论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悠然,还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天长共一色”的壮丽,都是季节里最美的风景。

深秋是一个适合回忆的季节,我忽然想去老家看看。吃过中午饭,我搭坐上了去老家的公共汽车,一个多小时的行驶,在离我村还有八里路的著名花卉之乡姚家村站下了车,步行回家,看能否碰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找一段欣喜的相逢。

驰名国内外的花卉之乡姚家村在各种树木和花卉的环抱中,沐风浴露,安详静谧。午后的阳光失去了正午的热情,姚家村广场边上的一棵老槐树下有一群人,正在听一个老人津津有味地说道姚家村花卉兴衰史,他们脸上不时透出的喜怒哀乐,是否感受着人生的另一番滋味?

沿着多年的路径回望,风儿吹过处,那些思念家乡的章节被缓缓引延,从姚家村到我村的村路從开始的泥泞土路到简易沙石公路,再到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应该说路是越来越宽阔,越来越平坦,只是在离家在外的每一个游子心里,他乡的工作辛劳,生活的辗转奔波,这回家乡的路仿佛在不断地延伸,家乡的炊烟也在悄然远逝。

走出姚家村,一望无际的林木花卉,披着形态各异的叶枝,散发着各自的缤纷。澄澈如湖的天空,一朵悄然而过的流云,遮住暖暖的光线,远处,水、云、树仿佛重叠在视线中,天空呈现出从未有过的高远,世界好像一下开阔了许多,人的胸怀也随之开阔起来。

天边的云儿薄似轻纱,在空中舞出美妙之态,似花儿一样绽放着,飘移着,忽远忽近,近的时候,似乎抬抬手,就能牵一朵下来。

沿路走来,平坦的水泥路没有了昔日的弯曲,空气里也没有了昔日土路扬起的浮尘,却有着一种陌生感。

路旁的两侧各种花木纵成列、横成行,排列整齐,如同一队队忠诚的卫士。树与树之间首尾相顾,遥相呼应,枝叶相接,形成了一张七色缤纷的巨网。

抬眼望,阳光在林海花卉中闪烁着散碎的光芒,树上、叶子间、地面上,到处都映着斑斑驳驳的影子,使望不到边的林园显得格外幽深静谧。忽然,远处隐约传来的箫声穿越林间,带来一缕淡淡的桂花香。不由让人想起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诗画相辅、空明澄净的意境,令人沉浸其间,内心竟有了一种轻柔和感动。

原来,静美而不张扬、淡然而具闲适、空灵而富禅意,正是深秋的魅力。使万物本来的灵性得以充分的释放,使众生初始的个性得到恣意的升华,使醉了的心有一抹悸动!

突然,我看到西天红霞绚烂,夕阳恬静而又温和,娴熟地、井然有序地调整和变幻着色彩结构和光亮的强弱,由金黄渐渐变成绯红,并且以最温柔曼妙的姿态缓缓沉落。暮色苍茫,花香弥漫,微风荡漾,林间涌起微波。鸟儿扑啦啦飞翔着,忙着回巢,眼前的风景简直仙境一般美妙。那一刻,我惊呆了!

我深深地被大自然震撼了,世界上最美妙最壮观的画面原来是大自然创造的!我看着夕阳缓缓地沉落,周围的景色有了一种朦胧美,我觉得自己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身心无比愉悦。

到了村庄的北头,我站在一个小坡上寻觅,心中一片澄澈。想起了许多似水流年的往事,栖身都市的角落,每个人都有一本安居不易的难以述说的账,回家的机会越来越少,家乡的往事总是在清晰的升腾中渐渐模糊,终至淡化。只有一颗不变的心,祈祷村里的父老乡亲永远拥有一个安详、平和的梦。

忽然,我发现村庄里粉墙黛瓦之间,夕阳把树影拉得长长的,炊烟开始从各家的烟囱里飘出。粗的、细的,似云非云,似雾非雾,弥漫到村子上空交织成一层薄薄云岚,使平常的村庄仿佛笼罩在云山雾海之中,若隐若现,几疑琼楼仙阁。

有人说:炊烟是人们回家的路标。是的,看见炊烟,仿佛看见年迈的母亲在灶前忙碌着为一家人做晚餐的身影,仿佛听见街口传来父母呼叫在外玩耍的孩子回家的声音……

该进村了,看看炊烟里做饭的娘,陪陪等儿回家的娘,莫让娘等太久!

我突然意识到,品味秋天,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境界的升华;品味家园,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超然的生命永恒!

赵 黎:供职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世界行河南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曾获“牡丹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等奖项。

(0)

相关推荐

  • 丁安才:我站在村口的路边

    我站在村口的路边  文/丁安才 我站在村口的路边,  使劲地瞪大了昏花的老眼.  试图从村庄的上空哟,  找寻到那飘逝的袅袅炊烟.  那炊烟,  它曾飘满了整个村庄,  却也飘走了我那难忘的童年! 我 ...

  • 难忘隆文家乡那一缕炊烟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每每忆起隆文老家,最亲切最温暖的事,不是其独特的地理状况,也不是其丰富多样的特产,而是瓦房顶上升起的那一缕缕飘香的炊烟. 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 ...

  • 现代诗歌|波啸:关于秋天(外二首)​

    荷,于生命之初,温婉深情, 从容入世,清淡出尘- 红尘中,不如,坐一叶扁舟, 赏两岸的风景如画, 心事如荷,开出一朵恬淡静美的花. --最美月色在荷塘,最美文字在荷塘! 关于秋天 文:波啸(河北) 镰 ...

  • 跟着炊烟回家

    本文作者:王珊君 八月初的一个早晨,我们姐妹几个在家乡的小山坡上贪婪地采摘着各种小野花,猛一抬头,发现了一缕久违的炊烟,难掩兴奋.于是我们开始好奇地等待,四处张望,结果目击范围只发现三缕青烟,心里一阵 ...

  • 中国诗歌报第一临屏诗创作室《一路阳光》《乡愁》精华作品254期

    中国诗歌报第一临屏诗创作室编辑部 总编: 海底月 副总编: 英子 主编: 舟儿 副主编: 贾成恒 孙秋鹏 李玉文 巡查编辑: 牛仔很忙 诗评部长: 岁月风铃声 诗评副部长: 杨优 田园闲客 出题人: ...

  • 陈清:村墟远近起炊烟,当时只道是寻常!

    有些事物,当时觉得平常,无意中,却早已经扎根在心底. 难忘故乡的迷雾和炊烟 文/陈清 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多年了,要我描述故乡是什么样的,我的记忆已经模糊,现在变化得更加不认识了. 小时候,我在乡镇待的时 ...

  • 石城晨雾,人为燃烧,是喜还是忧

    石城,不是城,是山,名叫石城山. 山上有村,名叫程村和戴村,隶属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大鄣山乡. 程村和戴村之间有一座小山岭相隔,山不高,石灰岩连成一片,当地人称为石壁山,就像石头砌成的城墙,因此称为石城 ...

  • 计划不如变化的旅行(八)禾木村的冷与热

     计划不如变化的旅行 (八)禾木村的冷与热 上一次去禾木村还是在17年,是为了<中国西北自驾>中的"北疆大环线"调研而去. 进禾木村的那天是9月20日,比这一次迟了正好 ...

  • 诗歌报周刊【会员佳作】:万园枫、这里有阳光、黎落 、怀斯 等8人新作

    低处的迷雾推荐 万园枫3首 <春> 春气变幻,暖不及展开 凉风和阴影就铺满大地 有人跨坐电动车 反复唱着一句佛经 也许是唱暖了,她摘下头盔 露出凌乱的烫发 我试图接纳,一遍遍 这声音还是让 ...

  • 湘江战役故事决赛(七)枧塘赵黎萍《守护烈士就是守护历史》

    湘江战役故事决赛(七)枧塘计生站赵黎萍<守护烈士就是守护历史> 春,我爱你 我是一位特殊的蜘蛛侠

  • 赵黎 | 夜读中的风景

     作者简介  赵 黎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世界行河南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煤矿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光源>杂志社副主编.以文艺评论.散文创作为主,兼写随笔.曲艺作品,先后 ...

  • 赵黎 | 老宅里的奶奶

    老宅里的奶奶 老宅的风景,老宅的人物,成为我心底最长久的回忆. 老宅,是我爷爷奶奶在世时居住过的老院.土木结构的三间正房,三间东屋.被四面的院墙团团围住.院墙西面是寨墙,宽宽的寨墙上长了很多枣树和槐花 ...

  • 赵黎 | 月夜窗语

    月夜窗语 多少年来,读书一直是我的主要兴趣,似乎养成了一种习惯,在多少漫漫的长夜或静静的黎明,一个人安静地坐在写字台前,铺开书籍,随心所欲地翻到哪页走进哪页读哪页,身心浸润着美,那份美中,流动着人生静 ...

  • 赵黎 | 静静的池塘

    静静的池塘 人远离了故土,怎么延伸,依旧感觉无依靠.而家乡,即便是简陋.粗茶淡饭,或者已多年不见的清澈甘甜的老水井.大槐树.元宵的灯会.自制的风筝.百年老庙会.村里的池塘,也都是静静地港湾,是暖暖的依 ...

  • 赵黎 | 午后的夏风

    午后的夏风 古人说,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多年来,我酷爱读书所带来的享受,一直默默地左右着我的思想,并影响着我的行为.特别是阳光散淡的午后,安详而静谧,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惬意地 ...

  • 赵黎 | 晨韵新读

    晨韵新读 初冬的清晨,窗外,冬意悄悄已将枝头点染,浅黄色的叶子盛满阳光,阳光一点点从边缘溢出,撒在地上,铺了一地的金黄.在柔柔的阳光里,冬颜轻展,轻唱起小寒深处的金黄碧连天.此时此景,心瞬间变得纯粹起 ...

  • 赵黎 | 心灵的星光

    心灵的星光  这一段时间,当许多人向我介绍练瑜伽的好处,初时並不在意,当许多人反复提及时,不由心动.星期天,和人相约,去领略一下瑜伽功的魅力. 离开家,我穿街过巷,体验着秋末的情绪.天边堆叠的望水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