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1、体格发育。

相对于母亲所使用语言交流来讲,父亲多通过肢体语言与孩子交流。他们鼓励孩子走、跑、跳,支持他翻、转、踢......在孩子肌肉、骨骼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样的活动能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发育,更能使其体验充满兴奋、新奇、快乐的历程。

2、智力发展。

孩子与父亲在一起时的操作、探索活动,能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精神,继而激发孩子的动脑和创造意识,而这些又能促进其智力发育。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曾对17000名在1958年同一星期出生的婴儿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经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日后比同龄孩子聪明,并容易跻身高于父亲的社会阶层,这一优势在子女42岁前一直存在。

3、个性发展。

俗话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从母亲那里获得温柔、体贴、细致的关怀,而在父亲那里可以感受坚强、独立、果断等特点,这会让他的个性发展更为完善。

此外,相对于老人和年轻妈妈,爸爸往往更为理智,因此,在某些情境中也更能坚持“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从而为孩子的成长立下必要下的规矩。

4、情商发展。

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特点,比如3岁前.可以无优无虑地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撒娇,享受母亲带来的温暖、宽容、柔软、感性;3岁后,则需逐步建立并承担相应的责任,需要父亲给予的力量、规则、意志力、理性等。

5、性别意识。

幼儿期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父亲积极地与孩子交往,有助于孩子对男性和女性的认识有适当而灵活的理解。研究表明,如果男孩在4岁前失去父亲,会使他们在性别角色中倾向于女性化——喜欢非身体性的、非竞赛性的活动,如看书、听故事、猜谜语等;如果女孩在5岁前失去父亲,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时往往会表现得焦虑不安或者无所适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