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顽固便秘的一个潜在原因:糟糕的情绪和长期慢性压力

群里有一位妹纸,顽固性便秘五六年,即使是进群改善饮食,增加了膳食纤维和油脂的摄入,喝水量也够,还是不能自主排便,服用了一段时间的益生菌,效果也不明显。

后来妹纸告诉我,终于做出了决定,辞职准备全力备考,考啥样都不后悔,也比不停地纠结浪费时间强,打算在30岁之前给自己最后一次破釜沉舟的机会。

神奇的是,自从做出这个决定,第二天早上竟然被很强烈的便意唤醒,当天下午还排了,不是拉肚子,就是感觉把肚子里之前积累的垃圾都排出来了,好多年没有这种身心轻盈的感觉了。

这位妹纸的经历其实特别典型,对付一般的便秘,膳食纤维吃够,水喝够,油脂吃够,主食别太少,实在不行再加上益生菌,基本都能搞定。可是长期的顽固性便秘,其实和我们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的。

之前其实也有讲到过,肠道是我们最大的情绪器官。更确切地说,是生活在肠道中的数万亿细菌。

焦虑和压力是如何导致便秘的?

胃肠道蠕动、消化液分泌都是受自主神经支配,后者又受到大脑中枢的调控。换句话说,人的思维活动会直接影响消化功能。紧张、忧伤、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可使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表现为食欲下降、腹胀、便秘等。便秘与压力大很有关系。

所以很多人遇到大的挑战,或者长期出在慢性焦虑和压力的状态下(例如这位妹纸),都会出现便秘,明明吃了很多,肚子胀鼓鼓的,就是没有便意,或者排不出来。

而很多人的饮食的饮食并不是那么健康,甚至膳食纤维少得可怜,但是天生乐天派,遇事积极主动,还喜欢运动,心态特别好,拥有不错的钝感力,很难被外界影响或者伤害,一般这类人就很难出现便秘的情况。

肠道的情况也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情绪

这一点其实直观上也很好理解,一个人不是腹泻,就是便秘,你还能指望ta有好心情吗?!一位妹纸告诉我,自己有早起排喝水强迫症,便强迫症,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拼命灌水,直到出现便意。

如果哪天没有排便就出门,自己就会脑补身体携带着不可描述的物质,然后莫名其妙特别烦躁,感觉腰也粗了,小腹也凸起了,一天都没有好心情,没心思吃饭,更没心思运动。

在一项来自爱尔兰科克大学的一个实验,一个研究小组给实验组老鼠喂了鼠李糖乳杆菌(酸奶中一种常见的益生菌)。同时,他们给控制组老鼠喂了同样分量的无菌肉汤。

然后,研究人员将老鼠放入了一个相当于“海军训练基地”的地方。在这个基地中,老鼠们被迫在深水中游泳。益生菌喂养的老鼠在深水中坚持了下去,但无菌肉汤喂养的小鼠没有进行任何挣扎就直接放弃了。

研究人员又把两组老鼠放入对于它们来说很陌生的高架迷宫中。同样地,益生菌喂养的老鼠比无菌肉汤喂养的老鼠表现得更积极。前者会更频繁地进入高架迷宫中的开阔地带冒险,而后者在探险时常常退缩,表现出特别焦虑的状态。

直到研究人员切断老鼠大脑内的迷走神经,即大脑与肠道之间最主要的沟通渠道,两组老鼠之间的差异才消失。

当然,我们人类比老鼠复杂多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也调查了益生菌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在该研究中,第一组健康的女性每天吃两次富含益生菌的酸奶,持续四周;第二组被试者吃的是不含益生菌的奶制品;第三组被试者则正常饮食。

四周之后,研究人员用大脑扫描仪测量了三组被试的大脑。益生菌组无论是在休息还是在完成情绪识别任务时,她们的大脑活动都与其他其他两组有着显著的差异。

当你特别想吃某种食物时,很可能是你的肠道菌群想吃

很多深陷暴食症的妹纸,你如果只是给她简单粗暴的饮食建议,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她是真的不喜欢(确切讲是她的肠道菌群不喜欢)那些家常饭菜,但是对甜食零食却像上瘾一样着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当我们吃下我们体内的细菌渴望的食物后,它们就会产生一些小到可以穿过血脑屏障的微粒,比如酪氨酸和色氨酸。如果这些微粒运气够好,它们就有机会在大脑中转换成多巴胺和血清素。

多巴胺和血清素都会影响我们情绪,而情绪又会影响并强化肠道细菌对特点食物的选择,从而让我们对某些食物产生偏好。

为什么很多人节食一段时间就控制不住瞎吃乱吃?甚至脾气暴躁?这可能是因为你肠道里的细菌已经好几天没有吃到它们偏爱的食物啦。数百万年的共同进化过程也许早已将人类与可以这些细菌捆绑在了一起,而这些细菌具备着操纵我们意志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肠道菌群这么重要,我们要如何伺候好这些定居在肠道里小祖宗们?篇幅关系,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详细讲。吃啥会破坏肠道菌群?吃啥对肠道菌群好?日常补充益生菌有没有必要等问题,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