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疼——不是害怕,而是真疼:“以他人为中心”以目的为导向理解行为

有个成年男子怕打针的视频,看到护士拿出针管,开始杀猪般“哎吆哎吆”喊叫,好容易安抚下来,坚定信心再次打针,可随后再次崩溃。

我们作为旁观者,看到这一幕会开心一笑,觉得小题大做,当然也会觉得这个男子行为奇怪,有不正常的感受。

的确,如果我们被告知这是一种特定恐惧症,是真实存在的心理疾病,就会容易理解这个男子行为了。

这就是对于行为的心理认知。

在心理学视野下,行为不是伦理的对错好坏,而是适当不适当。这里的适当可以认为包含两部分内容:正常与有效。

比如,遇见一个小朋友怕拔牙,对妈妈说“坚决不投降”,就是不去看牙医的意思,请问这个行为正常吗?它又是有效的吗?

给个答案不难,由于害怕拔牙不敢看医生能理解,这是情绪保护作用。亿万年来进化告知我们,疼痛是严重伤害,躲避伤害才保存自我,因此类似畏惧情绪的行为非常正常,这是自我保护机制在起作用。

类似本能言行很多,比如孩子贪玩、磨蹭、好奇、懒散等,都是人类长期进化结果,是自我保护的副产品。

但是,行为的有效与否是个问题。害怕拔牙不敢看医生,回避行为让当事人暂时获益,这看似有效,可是长远来看牙齿问题没有消除,还是隐患。

对此,我很有发言权,当年牙疼害怕拔牙,就此拖延了十多年,以至于不知不觉中一颗大牙被智齿损伤磨掉了,另一侧智齿影响到牙齿才不得不正视,真的拔牙也不是想象中的疼。

我回避拔牙行为,暂时远离害怕,却以失掉正常牙齿为代价,这就印证了回避行为可以理解但不是有效的,起码不是最佳行为。

专业咨询容易共情求助者,比如学校场所恐惧症患者,人际关系困难者,生活困惑者,这时候为了推进咨询,会有意识换位思考,保持良好咨询关系。

问题在于日常生活中,尤其亲密关系里,这种以别人为中心的目的论思考容易淡化,而更多习惯于情绪化处理。

举例说明,家庭教育中遇到孩子不听话,学习不认真,不合家长心意,总是习惯用因果论指责命令发脾气,意识不到孩子没有不犯错的,孩子看似不好的行为是正常的,我们不是推卸责任而是能够帮助孩子。

还有,家庭关系尤其夫妻关系中,直来直去的说话,不顾及对方想法,认为熟不讲理,只想说不想听,说得啰里啰嗦,只想着自我发泄情绪,都是这类情况。

这时候,也许用理性左脑就不太好用,需要用心才可以,用我们右脑去情感体验,把爱作为动词而非名词,把爱作为进行式而非过去式。

可见,理解别人言行不是容易事情,再次让我们深思勒温公式的简洁妙处,人的行为都是个体心理特征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就心理特征而言,就是努力猜测行为目的,接受如其所是;就环境而言,就是考虑社会文化与所处具体环境影响,这样做的意义就是尽量去理解一个我们看不惯的人,人不同于且大于人的行为。

因此,面对纷繁事物,我们还是要秉持“以他人为中心”理念,也就是以目的为导向,因为原因分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追问目的意味着以别人为中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