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最后一个节俗:填仓节,你知道仓官的来历吗?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

正月

填 仓 节
北方旧有民谣:“过了年,二十二,填仓米面作灯盏。拿箕帚,扫东墙,拾到昆虫验丰年。”讲的是填仓的民俗。

填仓节在宋时已有记载,《东京梦华录》“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竞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记胜》填仓条载,每年正月二十五日,全家加菜盛餐;有客来,必苦留,使之醉饱而去。俗称填仓,取预祝填满谷仓的吉兆。

填仓节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
送祝福啦

为您提供生日祝福、结婚祝福、节日祝福、中秋节祝福、重阳节祝福、国庆节祝福、新年祝福、春节祝福等中西方传统节日祝福网页、祝福贺卡、祝福短信。
2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填仓节”的来历有个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北方遭遇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当时的皇帝不顾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样,强征皇粮,弄得怨声载道,饿殍遍野。
却说有个看守粮仓的官吏,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将皇仓打开,救济灾民。

他知道这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在正月二十五日这天,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后,放火烧仓,慷慨赴义。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粮仓状,并在其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对仓官的感激之情。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填仓节”的习俗……

习俗一:以物填仓

“填仓节”这天,人们都要给囤里添些粮,缸里添些水,门口放些炭以示镇宅,寓意添仓,企盼丰年,以求一年富足。有的地方城镇居民不举行祭祀,但在这一天都会购买些米面油盐煤柴等生活必需品,作为生活储备,以示添仓。

习俗二:画地囤仓

在老填仓之日,要在地上画一个粮食囤,放置五谷,用石头压住,象征粮盈食满。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习俗三:点灯祀神

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山西吕梁地区最为典型,还要按照家庭人口数,各人属相,用面捏成相应的本命灯,然后再捏上两条狗、一只鸡、一条鱼,以及人口盘子、仓官老爷,酒盅、酒壶、银钱、元宝、驮炭毛驴等等。夜晚,再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仓官老爷挂在天窗,其余均在家中。置放面灯时,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等。

习俗四:蒸制食品

山西介休市用糕面捏成元宝、包袱、锅、鸡、狗等各种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也有的地方蒸谷面团、“仓谷连”、“布袋袋”等面食。蒸制食品方法不同,目的一致,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粮食满囤,丰衣足食,人丁兴旺。

习俗五:打扫院落

在填仓节这一天,要用笤帚打扫院落墙壁,扫除昆虫以防虫害,并烧纸焚香祭奠,以消灾除难,祈祷丰收和人财兴旺。

习俗六:祭奠仓官

祭奠仓官是填仓节一项重要的习俗。人为了纪念仓官,每到这一天都要进行祭奠、纪念仪式,有的是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添仓,有的是向仓官画像焚香、点灯。在天仓节夜晚,点灯烧香供奉天仓官,并大声喊“天仓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黑小子,赶车来,元宝粮食赶到俺家来”,意在祈祷丰收,希望生活富裕。

另外,“填仓节”这天民俗讲究“喜进厌出”。人们不外借东西,也忌在此日卖粮食。但是粮店却喜欢在这一天收购粮食,为的是讨个喜兆。为了吸引卖粮食的主顾,粮店特意摆酒设宴,对前来卖粮者热情款待。

填仓,其实更多的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肚子是人的食府之仓,吃饱了,喝足了,力气足了,精神好了,心气儿也高了。过了“填仓”,出了正月,一切工作就要步入正轨,开始一年的辛勤劳作了,让我们打足精神,一起迎接丰收年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