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散文推荐」席腾华|那一山眼山泉水,还有那石磨,石碾,药罐子
作者简介
席腾华,网名:田野文化,1951年生,垣曲作家协会会员,垣曲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一个生长在农村的老农民。喜欢文学,喜欢在文字里寻找自已的梦想,爱好怀梆戏。曾有《回忆父亲》、《大槐树下》、《警民情深》等发表于《科学导报》和《舜乡》等报刊。
山泉水,石磨,石碾,药罐子
我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写下的作品大多数是见物生情。不用说,这一篇就是我今天看到的。
昨天下了一天的雨。今天,经过多半天的光照,大地又在微风的吹动下,虽说山路上没有了泥泞,可是还不能下地伺弄庄稼。我走出家门闲溜达,去老庄子里转了那么一圈。在石磨、石碾前站了好大一会,然后又走到水泉边看了看干枯的水泉。回到家里,看好老伴也做好了晚饭,吃了饭,准备去看电视,就在我从小凳子上站起来的时候,一眼又看到了放在厨房,墙角的药罐子。它是老伴几天前因身体不适,刚用它煎吃了几幅中草药,放在那里的。
我所在的庄子,是个生产小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全队四十多户,吃的是一个水泉里的水,共用着一盘石磨,一盘石碾,还共用着一个药罐子。
我的家乡,庄名叫西洼,洼里有一眼非常清澈的泉水,全队小一百五十口人,四十多头大牲口,家家户户都还养着一口猪,每天的人畜吃水,旁边还有一亩多一点的水浇地,这是供全队人吃菜的菜地,泉水任你随便用,它都是满满的。
我的童年时期,家家户户挑水用的都是木制的水桶,每只桶都是用三个铁环固着,高高的木制桶梁高于桶体,人畜吃水都是挑着这担木制水桶,到水泉里去挑水。水泉里的水随便用,应有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家家户户在水泉边,根据人口的大小,户户都有一份菜地,菜地里的夏菜是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豆角、青葱、韭菜。秋菜是胡萝卜、白萝卜、芥菜、大白菜。那个年代,因为都有那么一点菜地,你的菜长的好,我种的比你的还要好。我的童年时代,从来就没有见过有人偷了别人家的菜,也没有听别人说过谁谁谁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家乡的好村风,在附近的村庄享有很大的名气。
进入二十一世纪,清澈的泉水干枯了,可庄子上的人吃上了自来水,那里没有了菜地,也没有人再去那里挑水了。
石磨、石碾是全队人的共同财产,它是供全队人吃饭用的工具。石磨、石碾啥时候落户到庄子上,我不知道,反正从我记事的那天起它就按在那里。队里专门为每家每户一年的推磨捞碾养着一头驴,除了刮风下雨、下雪,基本上每天都有人使用,不是推磨,就是碾米。推磨、碾米不用排队,谁家没有了米面,提前去和饲养员说一声:“大哥,牲口闲吗?我想用牲口推磨或碾米。”究竟那一天能让你用,那要听饲养员的安排。那个年代,不用生产队长的分派,推磨捞碾的秩序听饲养员的,也从来没有乱过,使用的顺序井井有条。但是,推完磨必须得给驴拿上一升的麸皮交给饲养员,就算了事。
现在,石磨、石碾,还按放在那个老地方,虽然没有人使用了,可他成了人们过往中的看品。我看着那刻印在石磨上的磨槽和碾盘上的碾槽,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它俩还依然碾压在这幽居的山村里。不由得使我长叹了一声,你俩曾经碾压过山村里古老的岁月;碾压过周而复始的沉重与缓慢;碾压过山村里世世代代人的生命之源;你曾经是古人科研成果与才能的见证;你曾经是小山村里人操作千年,你比人工先进的落后机械。如今却被人们忘却在这里!
现在山村里人已经告别了作坊式的劳作,按说我们应该把它俩请到风景区里展览。让今天的年轻人喜滋滋地吃力地推着你转圈,让他们好奇,让他们做一做这个陌生的传统游戏,让他们听一听你那吱吱哑哑,传的并不遥远的歌谣!
石磨、石碾,在我的眼里,就是一部保存完好的留声机;一部坐落在山村里留给人们永远的回忆;一种昨日向今日嬗变的良好纪念!
小时候家乡那块,一般农家人有个病病灾灾,大都是扛。就拿伤风感冒来说,弄几颗葱根,切几片生姜,放在药罐子里熬,喝些生姜汤,盖上被子发汗。或者拔火罐,用针扎中指、挑眉心,挤出点黑血祛病。夏天中了暑,熬点绿豆汤喝了,也可以祛病的。再不然就是去黛眉娘娘庙里供些香火,祷告黛嵋娘娘保病人消除病魔。有的请神婆来家里跳大神,首先是将三根筷子插在水碗中立柱儿,嘴里念诵着:你夜晚出门碰见某某鬼魂了,如果筷子立住了,神婆就要低声下气地求饶鬼魂,诉说许多可怜之语,求告神灵引起同情,然后神婆怒气大发,呵斥鬼魂快滚,末了神婆拿起菜刀将立起的筷子砍到,把碗里的水顺门口泼出去。假如这么软硬兼施地对持了一通鬼魂,病情仍不见好转,就只有说:“这个病人的阳寿到了,治了病救不了他的命,最后一道程序是准备寿衣寿材,破除病患,却不能去县城的医院里看医生或者抓几副中草药熬药汤祛病。
也是那个年代农民的经济困难,上医院不敢想,抓中药治病也要许多钱的,所以,许多人都把病给耽误了。还有一句话,那就是贫困的农民认为,吃药和买烟吸都是生活上的奢侈,不必要。
时代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农民生活慢慢地好起来,一般的农户有了病也开始吃起药来,就是倾家荡产,也要看病吃药。人的生命毕竟是最要紧的,财物就是身外之物,宁可少吃点副食品,也要活着。话是这么说,可农民一个劳动日才几角钱,往往是吃过一服两服药,稍有好转,就放弃了。
说到吃中药,就要说药罐子。我不知道庄子上的药罐子是经谁手买的,可它的年代很久了,并且完好无损。药罐子自从在庄子上出现,不管是谁家有人病了用罢药,就放在家里,等的是下一家有人病了熬药来取用。来取药罐子的人一进门首先问道:“药罐子在你家吗,让我用用。”
取药罐子不能说借,只能说用,这是流传在庄子里的“忌讳”。只要来取药罐子的人说用,保存药罐子的人家就十分的高兴,因为有人这么一用,自己的病就会好一大半的,或者是完全好了。当然,这一家用药罐子熬完药,病情好了,是不能把药罐子退回去的,所以,这个药罐子主权既不属于哪一家的,它是全庄人的共同财产。且村里的风俗是:送药罐子等于送病,是要挨骂的。
人活着累死累活为的是与天斗、与地斗,为的是五谷杂粮,可是哪有吃五谷不生灾的。用全庄人的话说,人的病是转着的,从一这家出来又到另一家去,这药罐子就像人的瘟灾,既对它畏惧,却不敢有半点亵渎之心。
改革开放后,一百五十口人的大集体一下子变成了四十多个小家庭,农民手里有了自己的土地,不到一年每家每户的手里都有了零花钱,不管是谁家有了病人,都舍得花钱看病吃药了。身体稍有不对,就去抓中药。于是,就显得庄子上的病人多了起来,难怪有人说:“现在生活好了,世道也怪了,人也越娇气了,病就多了。”
庄子上的药罐子人们还在小心翼翼地使用着,从你家传到我家,又从我家传到他家,药罐子熬着苦口的汁水,良药苦口利于病吗,利于全庄子上的人团结起来,滋润着这块土地!滋润着全庄子上人的生命!!滋润着这个一百五十多口人的大家庭!!!
责任编辑:杨志强
作家新干线公众号
五龙杯
“年度文学奖”、“季度人气奖”公告
2、本平台决定于2020年4月1日起,设立“季度人气奖”,评选规则如下:
一、2020年4月1日起,凡在本平台发布的原创首发作品,均可参与“人气奖”评选。拒绝非原创首发作品。
二、凡本平台发布作品阅读量达到1000以上,留言量达到50条的作品,均可进入“人气榜”名单。
三、每月公布一次“月度人气榜”名单,统计截止及公布日期,为下月15日。“季度人气榜”统计截止及公布日期,为下季度首月15日。
四、每季度末“人气榜”排名第一,且阅读量达到3000以上,留言量达到100条的作品,获得本“季度人气奖”。
五、“季度人气奖”奖金300元,每季度颁发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