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家里钱后,这位妈妈的反应堪称教科书
我也认识一个偷拿家里钱的孩子,那个妈妈说,只是“拿”,不用小题大做。后来那个孩子在学校偷拿同学的帽子,被老师批评了,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偷拿”家里的东西,这事可大可小,家长怎么处理,至关重要。
——凯叔
作者〡唐小西
“你怎么又偷东西?”
昨天表姐请我到她家吃饭,小侄子和我打完招呼,就一个人在积木房玩。
表姐准备喊孩子吃饭的时候,却发现房门被反锁,没过一会,伴随着清脆的巴掌声,传来了她气急败坏的怒吼。
我过去的时候,小侄子游走的眼神瞬间避开了和我的对视,白嫩的脸上有一道明显的红印,嘴角还有来不及擦干净的巧克力屑。
表姐生气地说,家里根本没有巧克力,那是侄子下午逛超市的时候偷出来的!
一旁的奶奶看到孙子受了委屈,一把抱住孩子,“不就是吃点巧克力吗?他还是孩子呢,以前也不见你说。”
听到婆婆的话,表姐后悔不已。
平常孩子也会拿一些小玩意回来,有时候是幼儿园的雪花片,有时候是培训班的玩具。
表姐也曾提醒孩子“下次不许这样了”,总以为长大了就没事了,谁知道情况越来越严重。
有人说,不是所有偷拿过东西的孩子,都会成为小偷。然而,一次侥幸,就会有无数次的试探。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往往会暗暗蓄力,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给孩子带来致命一击。
孩子的不良行为从来都不能纵容,面对孩子犯错,更不能当做一件小事一笑而过。
孩子为什么会偷东西呢?
国外一个4岁的小女孩放学回家,爸爸却发现她穿了一件不曾见过的粉色外套。
再三询问后,女儿才承认是自己偷穿了同学的外套。
“我太喜欢这件外套了。”
女孩因为喜欢,所以想要拥有粉色外套。
自己没有,那就拿走。
在孩子的眼里,我喜欢的,那就要是我的。
心理学上有一个“匮乏感”的概念:如果内心有种不满足,往往会寻求其他的方式来补偿。
越得不到,就越想要。
曾看过一个网友的故事,小时候她很喜欢亲戚家姐姐的彩色发卡,于是,她走进了姐姐的房间,悄悄把发卡带回了家。
“当时并不知道那就是偷,只是觉得发卡好看,拿到手上就放不下了。”
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很多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阵痛。
其实,在发展心理学上,6岁以前的孩子还没有完整的物权意识,无法正确区分“自己的”“他人的”界限。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偷”,或许隐约知道这样做不对,却还是无法控制内心真正的渴望。
我们眼里的“偷”,其实就是孩子眼里的“拿”,是实现内心渴望的手段。
所以,面对孩子顺手牵羊的行为,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自己降降温,因为我们的第一句话和做法,对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那孩子偷东西,就要放任自流吗?
并不是。
孩子6岁以后,“偷拿”东西,往往是一些有意识的行为了。
前不久,广东一个7岁小女孩因为在商场偷拿东西,妈妈看孩子始终不肯承认,
于是想给孩子一个教训,选择了报警。
原来小女孩很喜欢那些商店里的扭扭蛋,但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于是就想悄悄拿走,以为不会被发现。
小女孩的偷拿行为,其实是有些意识的,因为她知道买东西需要钱,但物质上的缺失,让她有了铤而走险的“勇气”。
虽说孩子偶尔一次的不当行为,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人格,但教育却是必不可少的。
李玫瑾曾说过:孩子第一次偷钱,不明白偷钱的后果,但是孩子感受到了偷钱的快乐,如果父母不及时制止批评,孩子就会重复偷钱的行为。
一旦第一次尝到甜头,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偷东西,是真的会上瘾的。
实习生小方是个很优秀的大男孩,为人热情,家境也不错。
有次公司旅游逛特产店,小方悄悄把一个精致小荷包塞进了口袋,然后拎着一大袋选好的特产去结账。
这一幕,恰好被旁边的经理看到了。没过多久,小方就离开了公司。
临走前他有些愧疚又有些不甘地说,其实也不是缺那点钱,就是有些忍不住。
小时候他也经常偷拿过家里的钱买东西,父母知道后,并没有太在意。
时间长了,他从开始的忐忑,慢慢变得无所谓,甚至还会在商店偷东西。
可他从不觉得这有什么错,反而觉得挺好玩。直到这次才算清醒过来,却丢失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工作。
孩子有意识的“偷拿”,其实正一点点悄无声息地撬开欲望的樊笼。
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关住闸门,孩子一旦心存侥幸,甚至会为了追求好玩、刺激,一次又一次地偷东西。
面对孩子偷拿东西,父母也时常疑惑。
到底该怎么教育才合适呢?
轻了,怕孩子不当回事,以后还会再犯;重了,又怕适得其反,给孩子留下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