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应有“工匠精神”

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对“工匠精神”的呼唤,可谓适逢其时,意义重大。笔者想到自己的职业——语文教师,不也是专业技术工作者吗?也应该有“工匠精神”。

像工程师一样,语文教师要有解析作品的能力。面对一件作品,普通人只注意外表的光鲜,业内的工程师却能知晓内部的机关、结构的奥妙。语文教师作为言语作品的工程师,解读言语作品,不仅要能读懂其中的思想内容,更要能透视它的内在结构、逻辑思维。歌德说过这样的话: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读懂课文的内容是一种能力,知道课文内在的结构秘密更见功夫。这样的老师,方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把课文弄个一清如水。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教《记承天寺夜游》,对文章做了透彻的分析。短短的7句话,他尝试用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分析文章的结构。二分法,前面叙述,后面抒情。三分法,分别为叙事、写景、抒情。四分法,分别为起、承、转、合。分法不同,各得其妙,让我们体会到文章的结构之美、写法之美。在一次大型教研活动上,余老师执教《孤独之旅》,课文的作者曹文轩教授就在现场观课。课后评议交流,曹文轩教授感叹,余映潮老师把他的《孤独之旅》看穿了。也就是说,课文结构上的、思想上的种种玄妙与难解已经被余映潮老师透视干净,一览无余。能够“看穿”文本,并且把文本内在结构的奥妙一一揭示给学生看,不正像一个高级工程师那样吗?

像工程师一样,语文教师要有建设作品的能力。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不但要知道什么是好作品,而且要知道怎样创作出好作品,有自己的好身手。梁实秋读书时,遇到一位姓徐的语文老师。徐先生喜欢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学生作文。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所剩无几。梁实秋终身记得徐先生的“大墨杠子”,觉得自己写文章能少说废话,能有一点硬朗之气,知道“割爱”的道理,完全归功于徐先生的教诲。徐先生不愧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他的功夫不在于口头上指点江山,而在于躬身实践悉心传授。

说语文教师要有“工匠精神”,还在于语文教师非常需要工程师的实践特色,动手能力和作品意识。不肯动手实践的工程师不是真正的工程师。拿不出作品的工程师不是真正的工程师。同样地,语文教师要有自己的言语作品,要有创作言语作品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言语作品,才能以自己的实践引导学生的实践。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表述,突出了语文课的实践特性。语文课堂,不能只完成课文解读的任务,还要关注表达,着意运用,让学生得言、得意、得法,致力于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建设言语作品,语文课程的实践特色才可能有效落实。为着这个目标,语文教师应该有“工匠精神”。

(来源:中国教育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