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去哪儿了?(8)
最后一个故事,很代表当下中国菌业技术界大部分的高手的归宿选择。
w也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菌迷,从毕业后开始一路不断拜师,自学闯荡,积累也二十多年了。没有例外的是,他也非常重视理论,按照我的看法去估计,一般大学毕业出身层面的从事食用菌培植的人,对培植理论的领悟不过也就是他这个样子了。当然,在相关学科的其他基础上,他还是薄弱一些,但如果不做细化的研究,或者有其他支持,这个也就不是问题了。所以,他甚至被一些研究机构和高校聘请去和科班的同行合作过。
大家可以想象,科班的那些人其实都心中有数,没有他们,是可以随便找个类似机构完成工作的,而离开他,要找个同样水平能力的人就很不容易了。虽然在某些角度说研究的中坚力量不是他,但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w可以说是流浪了半辈子,起初他是自己干,因为本小利微,养家糊口之外,并无多少积蓄,务农本身基本上属于生存基础。所以当工厂化浪潮来袭的时候,他也跟着进入了这个领域。由于并无文凭和工厂化品种的培植管理经历,他没可能一下子做到技术高层的位置。不过,对于一个有心人,如果他不是基础太差,也不是缺乏动手能力和钻研精神,那么进入菌业就不会太大障碍。菌业的研究和生产对人的要求大不同,这是所有行业的共同一点。因为生产是尽可能的重复较优的过程,这里面的挑战来自自然的波动,因此生产所需要的能力是对变化的预见性判断并给出一定提前量的应对办法,所以没有很高的专业理论要求,而对个人的热爱程度及专业敏感程度的要求就很高。
和别的我认识的培植高手的共同点一致,对行业的热爱及强烈的敏感,让w有了很好的成长空间,所以先后也为不少老板干过,大体上都算干得不错。
但是,不论什么原因,离职总是无可奈何,虽然有的是好聚好散,有的多多少少不够愉快,都不改一个现实:没有人请你一辈子。
高手,首先,也是个人,生活里是普通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各种需求,孩子的教育,家庭的团聚,能够解决这种问题的老板不多。而事实上,高手成为高手的时候,也都不年轻了,干到一定时候,身心疲惫是自然的事情,疲惫的本质,则是对前途的茫然和危机感。
w终于选择了回家创业,这二年的艰难过去了,终于逐步回归到了生活常态,自己规模不大但一切尽在掌握中的那种小菇场,运转正常。作为朋友,我很高兴他的菌业生涯有一个圆满了,而同时,我知道的不少高手,都在逐步走向这种回归。
与之相反的是,某些水平不高的人,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则反而在做出去当师傅的美梦,整天在网上晒图片,不肯错过一点机会请人参观。师傅不好当,当成丧家之犬的大有人在。
就目前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专业状态看,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食用菌行业不可避免要继续分裂为工厂化种类培植和自然条件种类培植两个方向。
在工厂化方式方向,人才虽然趋向于长期聘用,但新成长的人才会走向创办中小型厂子满足局部市场的模式挑战巨无霸,今天的巨无霸如果不能攒够钱或者完成转型,日后的生存期取决于小微设备的开发速度。仅就食用菌鲜品生产来看,未来并不会是超大型企业独霸天下。
而自然条件培植方向,高手们的最终归宿必然是创业,成为千万个独立的生产机构,不再依附于大资本生存。而越来越完善的产业链条,也将为此提供更为优良的创业环境。今天的受过高等教育的朋友们,踏入菌业后,什么是你们真正的目标?拿几十万年薪打工,绝不是你们所期望的终点,而成长为一个高手,才是你们摆脱资本羁绊的最终的归途。
当高手无需依赖为他人服务即可有不错的生存境况时,他才是真正的高手,高手大部分都能够这样生活的时候,才是食用菌行业真正的春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