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海水稻开始产业化,但水稻在小麦面前仍是“配角”

今年年初,袁隆平海水稻团队正式启动产业化推广

READING
导读
昨日,央视《朝闻天下》聚焦广州台山的海水稻,目前已有266公顷盐碱地完成了海水稻的春播。
早在今年1月份,袁隆平海水稻团队也宣布平均亩产稳定超过400公斤,并正式启动产业化推广。
海水稻蒸出来的饭香不香?“干饭人”们跃跃欲试。毕竟,很少有一种作物,地位能够高到成为食物本身的代名词。而稻(Oryza sativa)正是这样一种拥有超高地位的作物。
撰文 | 李子(科普作家、果壳作者)
01
是家的味道

高考恢复的第二年(1978年),自小聪慧、成绩优异的父亲刚满十五岁,是一百万名期冀着改变命运的考生之一。那时的他,正在犹豫如何填志愿,是否该离家闯一番。

他的父亲母亲,也就是我爷爷奶奶,皱起了眉。在那个没有电话电脑、只有依靠鸿雁传书的年代,怎么舍得让心爱的大儿子离家千里。“别填北京大学了,就填四川大学吧,”爷爷说,“去了北京,怕是连白米饭都吃不上了。”

对于许多南方人来说,“米”是每一顿饭的开端与收尾丨Pixabay

“米”把这个高考分数超过北大录取线2分的少年留在了四川盆地。时至物产丰富的今日,餐桌上的选择之多、味觉之丰富,让父亲再也不复当年不到120斤的苗条身段;但每顿饭,依然不能少了米,不然,“总觉得缺了点啥”。

量米、淘米、盛水、关盖,等待电饭煲的开关跳起,打开电饭煲时候扑出来的米香,依然是“家”的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日常,越平凡,就越是刻骨铭心。

02
季风的赐予

米,源于稻这种不起眼的像杂草般的作物,被大约一万多年前长江中下游流域的住民们发现,种植并驯化。从野草中扒拉出能吃的东西并不容易——禾本科稻属下的植物,只有两种是用于栽培的作物(另外一种是在西非培育的光稃稻 Oryza glaberrima),其它则与野草无异。

光稃稻田丨Jun-Ichi Sakagami / wikimedia commons

不过,野生稻的基因,却不断一点点地通过传粉,注入到栽培种里,以各自的方式和面目,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地带扎根。这种在中国南部土生土长的作物,从史前时代起,就支撑起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的文明。而此时黄河流域的“炎黄”们,还在吃小米呢。

有多少夏季,就有多少稻花飘香。水稻喜热,喜湿,需要充足的灌溉和积温。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产于亚洲的季风带——从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丘陵,到喜马拉雅南坡和恒河流域,以及东南亚肥沃的大河三角洲,连绵的水田构成了最习以为常的风景。

梯田丨Obsidian Soul / wikimedia commons

水稻不像小麦,它走得并不远,总止步于高山、寒冬和干旱。但在水热适宜的地带,水稻的丰产则能让人刮目相看。幼苗抽芽只需要两三天,成长、开花的速度有如野草般惊异,稻花落下,种子迅速膨大丰满,将稻穗挂得低垂。在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稻生长期可以短到只有区区90天,一年三熟很轻松。

印尼的梯田丨Dohduhdah / wikimedia commons

水稻是单产第二高的作物。唯一不足的一点,就是无法提供足够多的蛋白质;脱壳去糠的精米则缺乏一些重要微量元素(例如维生素B族、铁等)。但是作为主食,稻米能够经济而高效地提供大量卡路里(所谓“主食”的本职工作),加工也相对简单。脱壳以后的米,水含量很低,不需磨粉就能长期储存。

精制度不同的米丨 Maksim / wikimedia commons

一朵裹在颖壳里的稻花,就是一颗雪白晶莹的大米。和小麦一样,我们吃的米的淀粉多来源于胚乳,有时候还会带着果皮、种皮和糊粉层的一部分,称作糠(类似于全麦的麸皮),提供一些微量元素和纤维素。脱壳之后的米加水蒸煮,暴露在外的直链淀粉溶于水中,让坚硬的米轻易地吸收水分膨胀,变身为松软的饭。

这种长得快、熟得快、煮得也快的食物,让潮湿炎热的季风之夏,也变得有了意义。

03
永远忠实的“配角”

小麦因为有了神奇的面筋蛋白,而衍生出了形态各异的吃法,“百变”是它的标签。而大米则没有这么伸缩自如,再加上制备和储存都相对容易,与其费了老大劲变身米粉,不如保持原来的样子。

因此,米饭也成为了一个极其稳定的食品符号,以它永远“忠实配角”的身份,占据了地球上三分之一到一半人口的餐桌。在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饭就是米,米就是饭。即使遍览全球,也很难找到第二种作物,能够保持着自己的面目,同时又和那么多种文化与美食和谐相处了吧。

米饭,忠实的配角丨Pixabay

前面说了,水稻的基因库相当之庞大,在它向各个地方缓慢前行的旅程中,与野生种的“交缠”,成就了不同文化中的不同面目。比如印度细长、带有独特的香味的“Basmati rice”,以及泰国和东南亚的“Jasmine rice”。这两种都隶属于水稻的一个大的亚种籼稻(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含直链淀粉比较多,比较疏松,和浓郁的各类咖喱汁是绝配,吸满了异香汁液的米饭让人难以拒绝地消灭干净。

泰式香米丨HarshLight / wikimedia commons

日本的大米则短而圆,属于粳稻(Oryza sativa subsp. japonica)的一种,支链淀粉让它口感偏糯偏黏,能捏出饭团和寿司。虽然里面塞一颗梅子的吃法略显寒酸,但是却成为了便携的战备粮,随着武士们征战南北,后来更是变成了国民料理。寿司米用寿司醋酿过,味型清爽,贵可配鱼生鱼子,贱可卷腌菜海苔,而好米,是一切的基础。

寿司丨Pixabay

几乎没有直链淀粉、主要成分是支链淀粉的糯米,源于糯稻(Oryza sativa var. glutinosa),支链淀粉溶水之后,很长很长的分子链把彼此抓在一起,更容易塑型,于是就有了粽子汤圆驴打滚八宝饭等点缀餐桌的甜点,还能酿成香甜的米酒,劲儿可大。

芒果糯米饭丨Pixabay

大米一路往西的旅程也是充满了传奇。“rice”来自梵语的vrihi,米从印度出发,途经波斯、希腊传到了西欧;另一条则走入了中东、阿拉伯和北非地区,据说先知穆罕默德最喜欢的食物就是黄油拌饭。因为种植条件的关系,米在希腊和罗马一度是稀罕物,被当做药品出售;英国人的米布丁(rice pudding)用牛奶加糖和肉桂煮成,还曾被作为壮阳偏方——当然是假的啦。如今,米布丁已经是一道著名的甜品了。

米布丁丨Pixabay

意大利的risotto,riso就是rice的意思,15世纪开始在意大利北部平原地区种植,是一种含支链淀粉比较多的短粒米。意大利人用浓郁的肉汤代替水来烹煮,吸饱了汤汁的米质感偏黏稠,和口感软和的蘑菇、鱼肉、奶酪是绝配。而一个地中海之隔的西班牙的海鲜饭(paella)用的是不黏的长米,从阿拉伯传入,先炒后炖的米口感偏硬弹牙,恰如地中海浓烈的阳光。仔细想想,和新疆的羊肉抓饭也有点异曲同工呢。

西班牙海鲜饭丨Pixabay

回到我们自己的餐桌吧。米饭能蒸能炒,能烩能拌,能配家常小炒、红烧肉或者高级海鲜,能让丰盛的火锅香锅出彩,也能就着老干妈和咸菜迅速填饱肚子……很难想到不能配米饭吃的东西。中餐味咸油重,基本不用任何添加烹饪的米是非常理想的搭配和补充。

还有粥。高温下淀粉的糊化作用让粒粒分明的米打破“藩篱”成为一体,米也变成了顺滑的糊。许多早饭摊都供应白粥或者紫米粥,在冬日微亮的寒晨,没有什么比一碗热粥更温暖了。

当然,中华民族对食品的创造力,也体现在年糕、米线/米粉、米糕和汤圆/元宵上。打年糕、搓汤圆、蒸米粉、压米条……繁琐的加工程序,为美味增添了一种仪式感。

有了食品工业以后,稻米也可以与其它的淀粉“合作”,样子更是越来越丰富。不过,米饭忠实的面貌,依然日复一日出现在餐桌上,构成或简或繁的底色。

04
稻田:改变与被改变的我们

吃饱之后,从餐桌,再回到田间地头。有时候,你会为人类的创造力而感到惊讶,也会理解,水稻能够养活这么多人,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神奇,也是因为人的勤劳与智慧。

稻田,从来都是精耕细作的产物。如果你曾有幸飞临红河哈尼梯田上空,那绵延在高原山间、一环环一片片的梯田,令人眩目而惊叹。

元阳县梯田丨Jialiang Gao / wikimedia commons

或许,没有哪一种作物,能够让人类如此大规模地改造地貌。为了制造最适宜的耕作和灌溉条件,人们在丘陵上开垦梯田。与原始的刀耕火种、粗放式的毁林开垦不同,梯田是一项伟大的、精细的创造,将水土用一道道田坎约束起来,甚至提供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雨后的稻田丨Charlie fong / wikimedia commons

人类改造水稻的脚步也从没有停止。二战之后全亚洲范围的农业“绿色革命”中,水稻也是重要角色。直到现在,水稻也养活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其中包括大量的穷人,这很重要。比如,非洲是过去几十年米饭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未来,或许战胜了洪水、干旱和低温等问题的新种,会让更多人吃上价格便宜量又足的白米饭。

当然,“好吃”也很重要。在积温不足的地区(比如东北),温室育苗、室外移栽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昼夜温差大、生长期更长(意味着种子灌浆更充分),口感和风味都更佳。

水稻田丨Pixabay

我们在改造着世界,而世界也形塑了我们。稻田养活了相当多人口,耕作地带的人口密度也非常可观;而大规模的灌溉和开垦,需要群落的合作与联系,以及社会范围的资源协调。

有研究显示,以稻田为基础的社会,更加倾向于整体性的思考与合作。早期的经济贸易和工业,也在人口密集、剩余资源丰富的稻作区展开,并外溢、辐射至周边,甚至影响着今日长珠流域的经济地理。耕作的遗产,早已深入我们的思维和社会。

我们在改造着世界,而世界也形塑了我们丨Pixabay

这就是每天盛在碗里的饭。对中国南方的家庭,它是日常;对漂泊在外的游子,它是慰藉;对世界上越来越多爱上米饭的人,它美味、天然、健康无麸质;对食品工业,它是新奇零食的灵感、婴儿辅食的底料……

对每个与米饭结缘的我们,或许你能理解的——它陪伴着一辈辈先祖,走过了漫长的历史,晶莹洁白的面貌一如从前。

   注:本文在转载时,标题和内容略有改动。

(0)

相关推荐

  • 1899元+三脚外釜+煮滤洗蒸高阶烹饪:巧釜脱糖电饭煲上手体验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米无锅也开不了饭啊.本想借着家里服役五六年电煲饭退役之时,入个可以快速煮饭的电压力锅,结果被一款脱糖电饭锅抢了先,就是下面这款巧釜脱糖电饭煲! 1,脱糖50%的关键--干掉支链 ...

  • 菜“下米饭” 还是米饭“下菜”?

    ▲ 黑龙江万亩水田. -风物君语- 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有多香? 中国的五谷,一直没有一个固定概念.从稻.黍.稷.麦.菽,再到今天粮食产量排名前三的稻谷.小麦和玉米,无论怎样变化,稻米在其中的地位, ...

  • 怎样煮一锅好吃的米饭

    两个月前买了口土锅,专门用来煮饭,明显感觉米饭的口感上了几个档次.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问小潘:"你觉不觉得最近用土锅烧的饭比以前好吃?" 听我这么一问,他停下了夹菜的筷子,转而仔细看 ...

  • 减肥健身、控制血糖,先从米饭开始,美味的脱糖寿司,糖尿病人也能吃

    自从老爸得了糖尿病,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控制淀粉的摄入,少吃或不吃米饭,多吃粗粮,连平时爱吃的紫菜包饭也不敢吃了.但是总吃粗粮口感不好,不容易消化,而且对从小吃米饭的老爸来说,非常不习惯.正好前阵子 ...

  • 水稻,我们都是干饭人

    乡间的歌谣 永远的依靠 稻香 周杰伦 - 周杰伦地表最强世界巡回演唱会 禾本植物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身高1-1.8米,长长扁扁的叶子,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 所结果实就是稻谷,去壳后成为我们熟 ...

  • 今天的饭,吃着吃着眼泪就下来了

    袁隆平去世,对一个普通人影响有多大? 是黯然,是难自抑的泪如雨下:是一顿格外心疼每一粒米的哽咽午餐:是追随他的灵车,齐呼"袁爷爷,一路走好",再送他一程:是一个接一个的云祭奠,绵延 ...

  • 有一种作物,它的名字叫“饭”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 ...

  • 小米众筹又现黑科技产品,解决了糖尿病患者吃饭的痛点!

    你有糖尿病吗?或者,你家里有糖尿病人吗? 如果你曾经陪他们一起去做过检查,一定能听到医生这么说: 要少吃多餐,不能吃含糖高的食物,米饭尽量少吃,吃的话最好是吃沥米饭. 众所周知,大米身上的淀粉极多,一 ...

  • 吃饱了再减肥不再是玩笑,米饭管饱不怕胖,臻米脱糖养生煲实测

    白米饭作为古往今来国人的主食,从没有被改变过,而且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其实要比西方人吃面包来的更健康.不过现在人们吃的米饭和古代人却是大不相同的,其实关键在于加工方式的改变.现在我们买到的米无论什么品种, ...

  • 穿越古老的梯田,遇见最原始的割稻场景,还有路边吃草的耕牛

    在七星墩观景平台拍摄完后,我们从观景平台左边的游步道下山,计划穿越古老的梯田,徒步到山下的坑根石寨.在半山腰的金色田野上,看见三组村民正在收割水稻,这种场景对我而言真是难得一见! 这条下山的路,应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