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容易光阴流水,难得落花闲看,相信天地有正气!(《人民的名义》观后感略)
所记之事生于农历丁酉年
五月初五,周二
端午节的第三天假,正是端午,端阳,重五。
早上分享昨日记时,撰了一段和端午节相关的话,送给朋友们和公众号关注者:“老板,给我来盘粽子!一个美金馅的,一个美酒馅的,一个美女馅的,一个美好馅的,一个美得很馅的!记住,不加红糖,不加白糖,只加好心肠!好嘞,客官您稍等,我马上舞出来!”
9点多,坐方威葛槐夫妇的车去麦市石板街上的岳父家过节。
上车之前,准备池子里抓一条大青鱼送给岳父。池子水浅,一动箩箕水就浊了,更难捞起鱼来。方威拖鞋鞋子,父亲脱了鞋子,下池子里赶鱼,我拿着箩箕箩。弄了很久,还是没有弄上大青鱼来。“放水吧。水浅了,大青鱼就会随水流跑到箩箕里来的。”
果然。
途径云水公司,把李总要的诗集《为希望开一扇窗》两本送到门卫室。今天端午,李总还在公司,还在车间里。
到岳父家后,联系“风过无痕”,把一本《为希望开一扇窗》送给她。天气很热,阳光很烈,她打着伞,在十字街等着。
给远远近近的十多位尊长者短信祝福端午节快乐。
手机上看《人民的名义》第51集。祁同伟自杀了。
午餐,满桌子佳肴。我喝一点儿岳父舀来的药酒。大姨夫陪着喝一点儿药酒。几个小辈喝点儿啤酒。更多的女同志和小孩喝饮料。还有什么都不喝的。
如果说,每一个人活着都有他活着的价值,那么每一种饮品,包括各种酒各种饮料各种奶类各种水,也都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需要等到合适的人来才会凸显。
大自然,社会上,每一种人物,都是这样吧。
饭后午休。
被一阵惊天动地的说话声惊醒。14点多了,起来——虽然还有睡意——毕竟早上2点多还在看《人民的名义》。
一个人去外面闲逛。到处都是白亮亮的阳光,都是热腾腾的气浪。在一个手机店里蹭网,离线下载了《人民的名义》最后一集,第52集,全剧终的一集。回来后,看全剧终。
开封的文老师得知我在废寝忘食看《人民的名义》,留言:“人民的名义,还没看完,真自律。”我自然知道朋友是夸奖我没有因为看电视而不顾身体健康。不过,我当时正流着泪呢,抹也抹不掉呢。
我回复:“马上看完。郑西坡拿着儿子的结婚证和自己的诗集,向亡妻遗像朗诵诗歌时,王老给郑西坡侯亮平沙书记打电话告知陈老辞世时,泪流满面,泪流不止。”
应“微辣的妈”“翩若惊鸿”等友人的期待,寻了胡济明的纸和笔,写下一些观后感。
陆亦可:喜欢这样敢打硬仗大义凛然情深不渝的女汉子,小辣椒!
梁老师:婚姻不幸,忧心忡忡,但心余正义,可怜可敬。
吴老师:开始喜欢她的优雅,后佩服她好能忍。当她站在高老师一边为三张照片遮掩时,心生讨厌;当她同意高育良祁同伟对侯亮平动手时,极度厌恶。
祁同伟:走得太难,又走得太快,还想走得更远,灵魂跟不上了。罪孽深重,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最后没有枪杀学弟,还算没有坏到底。
高育良:深藏不露,如履薄冰。道貌岸然,色厉内荏。一个套子里的人,被套住了的爱情(大难来临,他和高小凤都认为是爱情,我也认为可能是爱情)摧毁了形象和仕途。
侯亮平,作家小说里的理想人物。宣扬了天地有正气,天地有智慧,天地有情趣,天地有报应,天地有理想,活着有奔头。
李达康,易学习,王大路:同事之情,朋友之义,事业之心。宁愿走开,也不图利。有超越工作之上的肝胆相照。特别是王大路,善良,理性,大度,让人动容。他们仨聚餐饮酒,是整个剧集中不多见的温馨情景。
郑胜利和张宝宝:各有个性,彼此挺。坚守底线,不依附。努力赚钱,爱自由。一对活宝,两个假不正经,原是有毛病的好草民。游走在法律边缘,爱情边缘,婚姻边缘。最终爱情丰收,事业有成,90后的新生代。
每个人的活法都是不一样的,只有结果,没有如果,但是结果往往是殊途同归。
这些感受,评价,不一定对,甚至也不一定就是我一旦冷静下来后的想法,但是它在某一个时候,是我的真实感受。
任何一部好作品,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也不是铁板上钉钉那么明白。各位看官,各取所需吧,各有所明吧,各有所乐吧,各有所迷吧。
看一个剧,看一本小说,看一部诗集,甚至短到只是听一首歌,我发现,原来所有的痴迷都是苦,所有的深情都是泪,所有的晚安都只换得一个难寐。
容易光阴流水,难得落花闲看。
坚信,天地有正气。
5、丁红燕诗集的跋:丁红燕授权发布:我的诗歌梦(《为希望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