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中成药疗效好

2021-06-28 21:04·徐小丽LittleLily

年过九旬的金世元,是中医药界的一面旗帜、一个传奇——他14岁在中药铺当学徒,从事各项中药工作与研究近80年,创建了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是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国家大型图书《中华本草》编委;他被称为是当今中医药学界的“国药泰斗”,中药鉴定、炮制、中成药、调剂的问题无所不知;他是当前国医大师中唯一的药学泰斗,业界尊称为“活药典”……

在老人家中朴素雅致的客厅刚落座,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是如何从一名药工,成长为国药泰斗、国医大师的。“我就是一个'老药工’。我没念过大学,中专都没念过,就是从事中药工作的年头多……”面对这些头衔、荣誉称号,金世元在采访中一再强调。

每年带学生上山采药

“我每年都带着学生上山采药,野外实习,主要是关注一些道地的中药特殊药材、濒危药材。前段日子,我们就去了大别山看霍山石斛。”金世元讲起前天去大别山采药的经历。

据了解,安徽六安地区的霍山石斛,已经濒于灭绝,金世元此次是参与当地一个抢救性的活动。

“石斛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列为《神农本草经》上品。但其中只记载石斛'生山谷’,并不具体。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别录》就指出石斛生长在'六安山谷、水旁石上’。后来在《本草纲目拾遗》上,才较为详细记录了石斛'系出六安州及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说起经典古籍,他如数家珍。

“那天我和二十多个学生,一起到了大别山。当时正下着雨,山上就一条小道,我这腿脚走走平路还行,上山哪成啊?但我这个人就是好奇,就想瞧瞧这个霍山石斛什么样,最后学生们把我扶上去的……”说到此处,老人眼角边深邃的皱纹轻轻上扬,充满笑意。

“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上,必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我搞了一辈子中药的体会是,药材的产地最重要。那天我上山看了看,当地的石斛确实好,长到约两公分至八公分,就再也不长了。”金世元如此痴迷于研究野生“道地药材”,是因为坚信道地药材就是优良品质的代名词,“什么叫质量,质量就是疗效的核心。什么叫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就是优良品质的代名词。只有道地药材,经过合理的加工炮制,才起到解毒增效作用。”

我就是个“老药工”

“道地药材是疗效的基础,合理炮制是疗效的保证。同一种中药材,不同的炮制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金世元进一步强调原料药材与炮制之间的配合作用,“原料药材炮制又分清炒和加辅料炒。辅料炒又有液体辅料、固体辅料。液体辅料,酒醋盐姜蜜;固体辅料,麸土蛤滑砂(麸炒,土炒,蛤粉炒,滑石炒,砂烫)。”

说到药材炮制,老人娓娓道来、不无感慨,与我们回忆起当年他还是学徒时的经历。

“我今年九十一,从1940年开始学徒算起,到今年都七十七年了。”金世元说。

1940年,14岁的金世元被父亲送到了北京复有药庄做学徒,同时还在北京市中药讲习所学习。经过两年系统学习,他对经典医药典籍烂熟于胸。随后,他又参加了北京“中医预备会员学习班”,进一步学习中医经典及老专家临床诊治经验。1957年,金世元考下第一批中医师资格执照。经过多年扎实的学习和勤奋的实践,药材鉴别、饮片炮制、中成药制作、中药调剂等技艺,在金世元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1958年,我被分配到北京市药材公司药检科研究室工作。当时中药人员可以说是奇缺,但当时的大学里还没有中药系。所以北京市药材公司和北京市卫生局就双方协定,由北京市卫生局所属的卫生学校创建中药系,承担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任务。1960年,我作为北京市药材公司选派的教师,带着四个人,来到卫生学校开始创建中药专业。当时中药学教学教育计划、教育大纲、教材通通没有,全部从头做起。到现在,经我培养的学生已有1200多人。”追溯这段历史,金世元很是自豪。

“北京市最早的抓药(调剂)操作规程,就是参考我发表的调剂学论文制定的。我也是《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常务副主编。”他说。

抓药还有操作规程?面对记者的疑问,金世元表情开始严肃起来,反复强调,“这里面规矩大了。在过去,我们管抓药叫中药调剂,这可是病人服药前的最后一道关。非常重要。”

“中药调剂人员必须是全才。不懂得鉴别、炮制,做不了调剂。从拿到患者的处方开始就进行审方,中药其中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药、剧毒药品、超量药品,里面的学问都得懂。审方过后要计价,调配时称量必须准确,必须懂'并开’'别名’怎么回事。调配好交由复核人员复核,没问题才能进行包装。比如十三味药十三个小包,最后包一个大包,依着上窄下宽的'口’字形状叫作'一口印’……”

金世元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包药的动作,表情认真目光专注……

中药学创新才能发展

“炮制的手艺中独门绝技越来越少,老药工越来越少。全北京像我这个岁数还在的老药工,都没几个了。”金世元不胜惋惜,“老药工们的绝活、各种看家本领,要好好地传承下去。”

让金世元欣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去年12月25日公布,今年7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中医药法的总则第一条就说了,'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他引用的内容,竟与法律原文只字不差。

“第一是继承,继承不能忘,传统东西不知道继承这是不成的。在此基础上再创新发展,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以前中药炮制,常用用传统平锅炒药,且以柴火、煤炭为主。这一是不利于环保,更重要的是产量太低,不能满足当前需求,必须得改进。”他以手工刀切槟榔为例,一个药工一天最多切五斤,机器一天能切一千斤。

但金世元对创新也有自己的要求:“提高产量没有问题,但必须在保证质量。”

现实中,一些企业像同仁堂、康美药业等,已在积极探索用现代科技创新中药生产模式:企业种植、选用道地药材作为原料,把老药工请过来,带几个徒弟传承的同时,用现代工艺分解老药工的炮制手艺,形成加工、炮制的工艺化生产标准流程,以机器逐步替代原来的手工作业等。对此,金世元给予充分肯定:“应该这样做,这是大势所趋。这样的创新性继承既能保证炮制质量,又提高了产量,满足了人们的用药需求。”

要想疗效好,

用法和用量须掌握

中成药品种繁多,剂型复杂,有的是内服,有的是外用,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应用于临床时用法用量往往有所不同。中成药的用法用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如能正确应用,可以达到预期治疗目的,用之不当,不仅会减弱药物的疗效,有时甚至会造成不良后果。

用法

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根据医疗要求不同,有多种用法。

1.内服药

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多是每天服两次(早晨服一次,晚上睡前服一次),宜在空腹时间服用。但这不是绝对的,特殊疾病要根据病情而定。

如补养药宜在饭前空腹服;

对胃肠有刺激或欲使药力停留上焦较久的宜在饭后服;

驱虫药最好在清晨空腹服;

安神药宜在睡前服;

对于呕吐患者应采取少量多次服用;

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

对于急性病变,须遵医嘱,按药物作用特点来决定用法。

在服用方面,通常应用温开水送下。也有由于病情需要,配伍适当药引,以便促进疗效。

如祛风活络的再造丸、活血化瘀的七厘散等,宜用温黄酒送下,取其温通经络或活血行气作用;

如温中散寒的附子理中丸、和中解表的藿香正气丸等,宜用生姜煎汤送下,取其温散里寒或发散表寒和安胃止呕的作用;

如滋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固肾涩精的锁阳固精丸等,宜用淡盐汤送下,取其引药入肾的作用;

如清热导滞的至宝锭,宜用焦三仙煎汤送下,取其促进消导的作用;

如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保元丹、妙灵丹等,宜用钩藤、薄荷煎汤送下,取其增强解表退热的作用等。

2.外用药

一般外用的中成药(除个别几种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外),均不可内服。

特别是处方中含有毒性药物的,如龟板散、银粉散、如意金黄散、提毒散等,绝对不能入口。应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中毒事故。

外用中成药品种很多,用法也不完全一样。

如珍珠散、生肌散等,系将药粉直接撒于疮面上;

如蟾酥锭、紫金锭等,是用醋研磨成糊状外敷患处;

如七厘散、五虎丹等,是用白酒调成糊状,外敷患处;

如烫火药、黄水疮药等,是用香油调敷患处;

如如意金黄散等,是用醋调敷患处;如武力拔寒散,是用鸡蛋清(适当加温水)调成糊状,摊于纸上,根据病情,贴于适当部位等。

此外,还有油膏、膏药等,均需根据局部病变,适当应用。

用量

一般中成药都必须按照规定用量服用,如果用量过小,效力不足,就不能达到治疗效果,甚至贻误病情;相反,如用量过大,药力太猛,可致使克伐人体正气。

在一般情况下,应按常规量服用,不宜变动。对于药性猛烈的,尤其是含有毒性药物的中成药,用量更应谨慎,不可忽视。

如治疗风湿病的疏风定痛丸、治疗跌打损伤的三黄宝蜡丸、治疗疮痈肿毒的蟾酥丸等,均含有毒性药物。

再如破气导滞的开胸顺气丸,破血化瘀的大黄䗪虫丸、攻逐水饮的舟车丸、泻下通便的九制大黄丸等,均属猛烈药物。

对于这些中成药的用量,一定不能过大,避免发生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

在临床运用中,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发病季节等具体情况,在用量上适当增减,灵活掌握。

此外,小儿用量应适当减少。

一般情况是1岁以内的,可用成人量1/4;

2~5岁的,可用成人量1/3;

5~10岁的,可用成人量1/2;

10岁以上的,可与成人量相差不大(毒性、剧烈性的中成药不在此列)。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炮制”在古代一名“炮炙”,或称“修治”。药材炮制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药品质量的优劣。现在,国内对炮制技术最为精通的中药专家,当属87岁高龄的金世元和85岁高龄的王孝涛。他们二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仅有的两位传承人。

神奇

扶正祛邪,解毒增效

“甘遂本来是有毒的,内服的话,一般不能直接入药。但是通过用醋炙之后,就能解掉甘遂的毒性,变成治疗便秘和腹水的良药。”金老说,“类似“弃恶从善”的药物还有很多,半夏本身也是有毒的,用生姜榨汁、兑上水,然后把药材倒入姜汁进行炮制,变成姜半夏,就可降低毒性,变成常用的止呕的良药了。所以中医开方子,那也需要考虑药材的炮制作用,这样开出来的药方才能更对症,功效更满意。”金老指出,“通过炮制,让药材“转性子”,才能将药效最大化。

讲究

药为医用,医为药存

炮制所加的辅料,常用的有10种,分别是酒、醋、盐、姜、蜜等5种液体辅料和麸、土、蛤、滑、砂等5种固体辅料。这些材料都非常讲究,有些甚至大有来头。

比如酒炙所用的酒可不是普通的白酒,而是黄酒,并且得用绍兴黄酒,如果实在没有,那至少也得用山东黄酒。炮制所用的土也不是地上随便挖的,而是要用“灶心土”,也就是以前农村烧灶,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中医里也叫“伏龙肝”,本身也是一味止呕的中药。金老说,“凡是药材,入药前必须经过炮制,中药炮制技术关乎药效。”如果炮制环节出了问题,药材质量就得不到保证,轻则减效,重则伤命。

苛刻

火候有法,规行矩止

一个年轻的炮制师傅抓了一把萝卜籽放锅里炒了一会,还能闻到药材炒出来的香味;另一个炮制师傅却把锅里的山楂都炒焦了,还有个师傅竟然把艾叶都炒糊了。普通人一看的感觉是,后面两个师傅没有前面那个师傅炒的技术好,都把饮片给炒坏了。

金老却说,这三个师傅都没有炒错,清炒是中药炮制的一个重要方法。不过不同药材根据火候不同,又分成炒黄、炒焦和炒炭。

除了清炒,加滑石粉、麦麸、土、砂等固体炒对温度也有很多“规矩”。如果用麦麸炒炙,锅的温度得控制在80℃~100℃,等到锅一冒烟,得赶快把药材放进去炒。麦麸顶多炒两锅就得扔弃了,不能重复利用。用土、蛤蜊粉炒的话,锅的温度得控制在150℃~180℃,温度太低,土不热,达不到炒的效果。用砂炒的话,那温度要求就更高了,得200℃~240℃。

用心

一丝不苟,因材制宜

切药片可不像切菜那样随便切就行,切薄还是切厚,直接关系到药材的药效。如果是南沙参、茯苓等质地疏松类的药材,就需要切成厚片,如果切得太薄,容易破碎浪费药材。而那些质地比较坚硬的药材,如当归、白芍,就需要切成薄片,如果切太厚,有效成分煎不出来。

“好的切片师傅,必须对药材质地有充分的了解,哪怕是现在用机器切片,也必须认识这一点。”说到这一点,老人对于当下的饮片切制不是很满意,现在有些中药饮片厂,为了追求生产产量,擅自把薄片切成厚片,不该晒干的药材拿去晒干,甚至采用直火,进行人工干燥,乱了药性,这都是要不得的。

中药是人类在找寻食物的过程中发现的。古人在使用药物时,为了便于服食,就必然相应地产生了洗涤、打碎、劈成小块等最简单的加工方法。当人类发明了用火以后,不仅能使生食变为熟食,同时也为药物“炮炙”加工具备了客观条件。到了夏商时代,由于酒醋和油盐的发明,以及人们对烹调技术的掌握,对于制药的发展,又起到了促进作用。由此可知,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既非一个时代所产生,更非某一个人所独创,而是我们的祖祖辈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与智慧。

中药的使用方法其实涉及非常广,小编通过给药途径应用形式,煎煮方法,服药方法这四个方面给大家讲解。

给药途径

将 药物引入人体的途径,叫做给药途径。实际上中药引入人体不仅仅只有喝药这一种途径,除了口服以外,还有外用皮肤给药,舌下给药,直肠给药,鼻腔给药等等。而在现代医学的研究下,还加入了皮下组织注射给药,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等给药途径。

应用形式

无论是怎么样的给药途径,都需要对药物进行一定的加工,为了成为适合医疗应用的形式。《苏沈良方》:“无毒者宜汤,小毒者宜散,大毒者宜丸。”临床用药,要根据药物本身的特点,以及临床的需要来确定药物应用的形式,比如芦荟极苦,难以下咽,如果内服,就适合做成丸剂。

汤剂的煎煮方法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而且汤剂的煎煮也确实比较复杂。

第一:器具的选择,要选择化学性质稳定,导热均匀,保暖性强的器皿,比如砂锅,沙罐。忌用铁,铜,铝等(特别注意,这里讲的是用药的煎煮,不是炮制。)

第二:煎药水的选择,适合用纯净水,无异味无杂质,矿物质少的水。

第三:加水的量,加水量其实应该是根据药物的质地和吸水性来判断改变的,但是实际操作很难精准,所以一般常用的方法,将药物加压后,液体高出药物两厘米,如果药物比较硬,可以多一点,如果比较松软,淹没药物即可。

第四:浸泡,一般药物在煎煮前先浸泡20-30分钟,种子果实类的药物可以浸泡一个小时,如果是夏天,天气炎热,10-20分钟就够了。

第五:火候,先用武火煮沸,煮沸后改文火慢熬10-15分钟即可,如果有矿物类,贝壳类,骨角类,需要文火久熬。(第八当中详细解说)

第六:取汁,药渣中其实还有部分的药汁,要将其过滤压出,不要浪费掉。

第七:煎煮次数,一剂药2-3次,最少2次,不要浪费。

第八:先煎,后下,和包煎。动物角类,矿物类,贝壳类,甲类,需要先煎30分钟,再加入其他药物,有毒类药物,久熬可以降低毒性,也应该先煎,比如雷公藤,得先煎1-2个小时。具有挥发性的药物,需要等其他药煎煮过后再放入。材料有毛的,对喉咙有刺激性的,容易漂浮的,粉末状的等,应该用纱布包裹了再一起煎煮。

第九:另煎,烊化,冲服。另煎当中,特别重要的就是我们人参了,人参需要另外煎取,再和其他药液对服。烊化指胶类药材,容易粘锅,所以要先化开,在对服。冲服,入水即化的药,比如,蜂蜜,沉香。直接用开水或者药水冲开即可。

服药方法

服药时间:服药时间并非固定,要根据具体用药而定,肠道疾病,峻下逐水药,宜在清晨空腹饭前服用,消食类药物适宜在饭后服用,同时不管饭前饭后,都应该和进食的时间间隔一小时左右。安神,缓下,涩精类药物在睡前1小时左右服用。急性病不拘于时间。

服药量:正常情况下都是每日一剂,一剂分2-3次,病重者每隔4小时一次,昼夜不停。

服药温度: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以温服为主,热枕患者凉服,寒证患者热服。

(0)

相关推荐

  • 国医大师金世元医药圆融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支持,中医药发展蒸蒸日上,医药圆融在中医药发展中体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也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德""行"& ...

  • 医药圆融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金世元被誉为"国药泰斗",是中国为数不多既通医学也通药学的国医大师,从事中药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80余年,在中药鉴别.炮制.调剂.中成药四个领域均有极高的建树,可谓"融通四 ...

  • 【金世元】如何使用中成药疗效好

    要想疗效好, 用法和用量须掌握 中成药品种繁多,剂型复杂,有的是内服,有的是外用,不同剂型的中成药应用于临床时用法用量往往有所不同.中成药的用法用量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如能正确应用,可以达到预期治疗目 ...

  • 『常用方剂』治风剂>疏散外风>国药泰斗金世元(传统医药)

    近几十年来,中药的新品种.新剂型不断涌现,在给临床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日前,在由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的"金世元教授学术思想暨中成药合理使用研讨会"上,国 ...

  • UC头条:这味中成药疗效神奇, 不仅能健脾除湿, 还有这5大功效! 夏季必备

    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张阳阳 吕小燕 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农作物进入了一个旺盛生长的季节.人们会在立夏时举行"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 ...

  • 这味中成药疗效神奇,不仅能健脾除湿,还有这5大功效!夏季必备

    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 张阳阳 吕小燕 立夏以后,中国江南地区气温回升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数都会明显增多,农作物进入了一个旺盛生长的季节.人们会在立夏时举行"迎夏"仪式,表达对丰收的 ...

  • 徐小丽:如何使用中成药疗效好

    年过九旬的金世元,是中医药界的一面旗帜.一个传奇--他14岁在中药铺当学徒,从事各项中药工作与研究近80年,创建了北京卫生学校中药专业,是科技部国家秘密技术中医中药审查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quo ...

  • 这20种常见疾病用这个中成药疗效很好(收藏好了)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最著名的方剂之一,用途非常广泛,疗效也非常的好. 小柴胡冲剂有多家药厂生产,均可选用.这个药剂量很少,一盒药的全部剂量,都达不到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一副药的剂量,所以只要辩证正确,放 ...

  • 气虚血瘀吃什么中成药最佳 三款中成药有疗效

    气虚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中成药名.为补益剂,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非处方(甲类)本品为棕色的水:味微甜.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口服.一次3-~6g ,一日3 次. 药性:方中党 ...

  • 13种常见病中成药,疗效好,收藏备用

    这13种常见病中成药,医院不愿开,药店不愿买,收藏备用!   [1]慢性咽炎--常备--金嗓清音丸 常用于:阴虚肺热而致的咽喉肿痛,慢性咽炎.喉炎   [2]过敏性鼻炎--常备--辛芩颗粒 常用于:鼻 ...

  • 6种中成药,疗效确切,中医大夫经常用,建...

    6种中成药,疗效确切,中医大夫经常用,建议收藏备用 1,独活寄生丸➟➟中成药,主要成分包含独活,桑寄生,熟地黄,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党参,杜仲等都是纯中药组成,能养血舒筋,祛风除湿,对于寒湿 ...

  • 这11种低成本,高疗效的中成药,医院不愿...

    这11种低成本,高疗效的中成药,医院不愿开,医生不愿说,收藏起来,一会该删了!   1.牙周炎---低成本高疗效----甲硝唑片   2.过敏性皮炎---低成本高疗效---小青龙颗粒   3.脚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