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英雄主义
《孩子们的诗》火了,刷屏朋友圈,赢得万千点赞转发。
不是说诗歌写得有多美好精妙,而是孩子们好奇的眼光、大胆的想象、纯粹的语言,颠覆了成年人对他们的刻板认知,恍然间仿佛找到了一条通幽的曲径。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那么新奇而鲜艳。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电影,读一本新书,做一次游戏,游一个城市,都能引发他们超乎想象的热情。每一个新鲜事物,都是展现在他们面前的一扇未来之窗。牵引着孩子们大踏步前进的,是生活的向往,是未知的探求,是成长的欲望。
相比而言,成年人的欲望,则显得复杂而隐晦得多。最经典的,莫过于拜伦与歌德对欲望不同的理解。
1823年,大诗人拜伦开始失去欲望,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聊。为了摆脱这种死一般的无聊,他准备把自己的躯体献给战争。
那年夏天,他跟着军队朝希腊进发,期待参与一场有去无回的战斗。行军途中,他写信给诗人歌德,诉说自己的苦恼。
千万不要以为拜伦是年近古稀的老人,那年拜伦才3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而歌德,彼时已是七十五岁的高龄。歌德当时正在向一个妙龄少女求婚,他对这场有着巨大年龄差距的爱情充满了憧憬和激情。
一个年轻的生命,失去了方向和目标,将生活寄托于一场残酷的战争。而一个垂垂老矣的生命,却正准备开始人生的另一个春天。
拜伦闻讯后,在异国他乡更加忧伤。他说自己是个年轻的老人,而歌德是个年老的年轻人。
失去了欲望的生活,显然是糟糕透顶的。一年后,拜伦在没有结果的战争中病死。临死前,他对医生说:“我对生活早就烦透了,我来希腊,就是了结我所厌倦的生活,你们对我挽救是徒劳的,请走开!”
拜伦就这样死了,死在了无欲无求的人生桎梏中。高龄的歌德还在惬意地享受着生活,他的诗歌一篇比一篇华丽而富有激情。
两个诗人的不同遭遇令人称奇。不同的结果,却缘于同一个原因,那就是欲望。拜伦因失去欲望而丧失生活目标情愿绝命,而歌德因欲望强烈虽垂垂暮年却活力四射。
有时候,欲望是生命火焰的指示灯。欲望存在,犹如鸡血注入,可以调动身体的一切细胞。欲望没了,好像油尽灯枯,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
王尔德说:人生有两种悲剧,想要的得不到和想要的得到了。如果说这是悲剧,那么压根就没什么想要的,简直就是“悲剧”的平方了。一个失去动机的生命,其存在是多么虚无,又有何意义?
一杯水,如果不能用来解渴、煮饭、洗菜、浇花,人们就会把它倒进下水道,让它回归本源。一个人,如果丧失了生活的欲望和内心的渴求,时间的流逝并不比停滞更为好过。
人生之路,有五味杂陈,也有五彩缤纷。世间的事,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世间的人,也不可能总是一路青云。看清现实,心怀渴求,直面困难,淡定面对,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相信你都能走路带风、人生开挂。
海明威在《战地钟声》中写道:“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保持激情,才是真正的人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