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私塾|第四届|碎片06
温度/身体
有成员说:
昨天晚上暖气特别足,我感觉到身体很热。我就去拿毛巾擦擦身体,但还是觉得热,于是我就去网上搜索各种降温的办法,并做了几个不成功的尝试,越弄越烦躁,折腾到后半夜才睡去。现在回想起来,开始是生理上的热,后面影响到了内部机能,再后面自己也波及到了自己的情绪,然后这几个方面又互相在影响。
我想说的是温度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相互转化和相互影响。
稻子:
前段有个成员的迷路经历也体现了温度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转化。
是身体承载了温度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相互转化。
前几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也会有一段燥热睡不着的状态,这几天已经适应了。
在闷热的夏天心情容易莫名的烦躁,心理紧张时身体就会冒冷汗,这些都是相互转化的例子。
电影里审犯人,突破心理防线的常见手段便是高温灯的持续照射。
工作环境中普遍使用空调就是想减少温度对人心理的影响。
生理和心理的温度往往是同步的,也有不同步的时刻,比如常说的:“虽然外面很冷,但听到这句话后心暖暖的”。
温度/传播
有成员说:
我们的语言词汇里会用四季来形容人。有一首歌这样唱“我们一个像秋天,一个像夏天”。类似的带有温度冷热的词汇还有很多…。温度随处可见,包围着整个地球。我想没有人会不知道温度这个词,没有人会不理解温度是什么,冷和热是什么感受。
我想这些词就是用一个大家都熟悉都知道的形容来组织语言、描绘感受,因为拥有易传播、普遍性特征的东西是最容易被感受到的,是非常直观的感受。简单的东西是最直观的,是最容易被记住的,所以常被用来形容人类共同拥有的基本情绪。
稻子:
借用冷暖来打比方的方式是普遍的,谚语里有不少。目的是让人更容易明白表达的内容。
因为温度存在的普遍性以及人对温度的知识和经验是接近的,传播因而变得广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