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儿童活泼不再的功能性消化不良 哪些不良生活方式是罪魁?

功能性消化不良虽不致命,却能对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投下阴影。如果儿童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将活泼不再,或还会影响学习和生长发育。那么,哪些儿童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呢?2021年5月,《BMC Gastroenterol》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基于罗马IV诊断标准,揭秘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致命但影响生活和工作 哪些生活方式为病因研究较少
▲▲▲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胃肠道紊乱综合征,其症状包括腹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或早饱。据估计,全球普通人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为2%~57%。虽然功能性消化不良很少致命,但其与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相关,还显著影响工作效率,并增加了患者和社会的医疗成本。

当前,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均不满意,且到目前为止,证实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的治疗方案很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报告的许多消化不良症状与饮食习惯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与饮食相关的危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被探索。目前缺乏中国人群的相关研究数据,有待进一步研究中国人群的危险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是基于罗马诊断标准。2016年推出的罗马IV诊断标准,是对罗马III标准更新后的版本。对于儿童,罗马IV诊断标准对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所需的时间(每月至少4天)和亚型(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进行了修改。基于罗马IV诊断标准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中国儿童的研究;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基于罗马IV诊断标准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根据罗马IV诊断标准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诊断和预防。

最新研究揭秘中国儿童的危险因素 不吃早餐、常吃冰冷食物等
▲▲▲

发表在《BMC Gastroenterol》的该项横断面研究,对中国的8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以基于罗马IV诊断标准评估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

总共纳入6976名儿童。平均年龄14.3±2.5岁,范围为7~17岁,3497名参与者(50.1%)为女童。

所研究的209例(3.0%)儿童普遍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年龄(OR=1.112,P=0.006)、留守儿童(OR=1.677,P<0.001)、校餐时间延长(OR=2.107,P<0.001)、从不吃早餐(OR=2.192,P=0.003)、经常/每天吃冰冷食物(OR=2.296,P=0.002;OR=2.736,P=0.011)、经常食用腌制食品(OR=2.390,P=0.001)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区分度(AUC=0.727)和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为0.851)。

因此,研究发现,年龄、留守儿童、校餐时间延长、从不吃早餐、经常/每天冰冷食物、经常吃腌制食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可作为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快速筛查工具。

注意了!留守儿童更需特殊关照
▲▲▲

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首次基于罗马IV诊断标准评估了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危险因素。

此外,研究者还建立了一个基于罗马IV标准评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性列线图。通过收集中国儿童列线图上的每个变量的信息,可以计算出总得分。

在该项研究中,虽然年龄、留守儿童、校餐时间延长、从不吃早餐、经常/每天冰冷食物、经常吃腌制食品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这些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留守儿童是这些风险因素中一个最基本且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留守儿童与较差的饮食习惯相关,面临着校餐时间延长、从不吃早餐、经常/每天吃冷食等风险因素。将来,应该更多关注留守儿童。

然而,膳食及其他相关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仍然缺乏研究证据。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精心设计的研究,来确定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的膳食研究证据风险因素。

(选题审校:吴紫阳  编辑:余霞霞)

(本文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BMC Gastroenterol. 2021 May 12;21(1):218.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Chinese childre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980172/

(0)

相关推荐

  • 肛门溢液的治疗方法和用药

    [误诊原因] 主要是鉴别诊断思维不够全面,对诊断依据重视不够. 1.忽视了引起肛门溢液的器质性病变,轻易地诊断为功能性. 2.忽视功能性肛门溢液的诊断也需要有直肠肛管功能检查的证据. 3.忽视了可能存 ...

  •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使用罗马标准?当代观点看成人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它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消耗世界各地医疗系统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这仍然被认为是一个挑战,因为临床医生经常不确定应该使用哪些治疗方法以及何时使用. 2018年10月,第三 ...

  • 从气痰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从气痰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靳天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具有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餐后腹 ...

  • “百病皆生于气”,从气痰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具有消化不良症状,但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来解释产生症状原因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胀气,餐后腹胀及早饱等.本病虽不属危急重症,但发病率高.病情顽固,严重影响患者 ...

  • 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新选择,干货盘点看这里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消化新药来了」,有你想知道的药物新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无法治愈的慢性功能性胃肠疾病,典型症状包括至少6个月的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腹感或早期饱腹感 ...

  •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功能性消化不良如何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消化不良是指位于上腹部的胃及十二指肠不适感觉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和早饱感或恶心.呕吐及嗳气等,发病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对食物的容受 ...

  • 为什么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前需要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建议收藏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重视根除幽门螺杆菌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管理中的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1],其发病率较高,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0%-30%,约占消化道疾病就诊量 ...

  • 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的概念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症状.而无器质性改变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包括咽.食管.胃.胆道.小肠.大肠.肛门)的相关症状,因症状特征 ...

  • 功能性消化不良,用这些良方(附精彩经验心得)

    临床有那么一类胃病患者,检查无异常,但常出现类似胃病的症状,比如胃痛.胃胀.嗳气.泛酸等.这类患者常考虑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指有消化不良症状,但没有溃疡及其他器质性 ...

  • 功能性消化不良

    ​李介鸣老师. 刻诊,见脉细,舌苔微腻,舌质偏淡,除了吃完饭胀肚.满闷.恶心.嗳气打嗝.食欲不振等问题外,还有便溏的问题,大便一天2次以上,不成形.患者自述,嘴里头经常发干,但是喝水却喝不下去. 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