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当代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原籍奥地利,后于1931年迁居英国并于1938年获得英国国籍。
他一生从事教学和著述,自本世纪20年代以来,先后执教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西德弗莱堡大学等著名学府。
1974年,鉴于哈耶克“在经济学界自亚当?斯密以来最受人尊重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和冈纳?缪尔达尔(CunnarMyrdal)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和任何经济体单位都是作为整个庞大国家机器的一颗螺丝钉被组织,生产方向和生产计划至上而下的层层贯彻保证经济目标的实现。
于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过程中将导致事实上不依据实际需要去开展生产而是完全以下达指标去进行。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的那样,宣传机器通过不断的“断言、传染、重复”直接跳过了事实判断教人进行价值判断。
比如资本主义永远是万恶的,社会主义绝对是真善美的,奉献精神是最伟大的精神,为自己牟利是可耻的精神等等。
但是对于这每一个论断我们都应该追问一句“为什么”?
哈耶克曾断言:“一切的经济或社会问题将都要变成政治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只取决于谁行使强制之权,谁的意见在一切场合里都占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在人类历史上,对权力的探讨总是不断的。
自从人们行使社会契约以来,人们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权力呈现给国家。由国家来代替人们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达到抵御外敌,为人们提供社会保障的作用。
但是,国家作为一只巨大无比的“利维坦”,它的权力却是需要得到约束的。
公民相对国家而言,永远是一个弱势群体。如若没有对公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脆弱个体的公民,他的权力将会被无限的压榨乃至消亡。这是不可不防的。
例如,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失效,计划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狂飙猛进。无可否认,计划经济在经济效率方面是颇有优势的。
但是作为金字塔式的模型架构,计划经济体制必有高度集权之虞。
权力自下而上放大,必将高度集于一点——不论这一点是一个人还是几个人。
于是这极少数人就堂而皇之的成为了国家的首脑与“人民”的表率。
“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故越王好勇而士多轻死,楚王好瘠而国有饥人。”
就保护公民个人权益而言。计划经济体制的原罪在于对个人自由的戕害。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高唱着的永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曲调,那就是权力的声音。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生活的本源。”
幸福,可以找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