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人家的好
王兆贵
感恩一词如今很流行,几乎成了社交中的口头禅。但凡提起感恩二字,人人都会多一分敬重之心。
可能是因为有感恩节的缘故,我曾以为,感恩一词源于西方宗教。经查考,感恩这个词在东方更为常见,不仅出现在佛教中,且散见于各类古籍中。诸如“知恩必报”“感恩戴德”“衔环报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成语,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
在民间话语中,感恩二字并无宗教色彩。直白一点说,就是忘不了人家的好。或者说,人家忘了我没忘,终其一生忘不了。
让人忘不了的好,不见得就是大事。比方说,刘邦当年押送劳役去骊山,萧何多给了他两个大钱的路费。刘邦坐定天下后,仍然念念不忘,不仅特许他带剑履进殿,也不用小步快跑,而且在八千户基础上,追加萧何两千户封地。
让人忘不了的好,也不会到处声张。比方说,某地有位老人,多年来以“莫文隋”为化名(谐音莫问谁),每月寄出百元汇款,资助素不相识的贫困生,直到去世后人们才知道他是谁。
让人忘不了的好,不一定为了报答。比方说,韩信当年没饭吃,洗衣服的老妈妈将自带的干粮分给他吃。韩信允诺说,将来必定厚报。老妈妈火刺刺地说,我是可怜你不能自食其力,哪里期望你报答?
有段时间,围绕“做好事该不该要回报”争论很多。有人以孔子批评子贡花钱赎人不领奖赏说事,还有人依据物权法的相关条款论理。其实,只要涉事双方情愿,他人没必要去过度解读。不论是非常时期还是太平盛世,都不乏积德行善之人,也不乏知恩必报之举,当面索取报酬的人比较少见。倘若对方情愿付酬,倒也无可厚非。对于助人者来说,出于道义施以援手,在付出的同时获得快慰,至于对方能否回报,一般不会有太多的计较。“赠人以玫瑰,手中留余香”,说的不就是助人为乐吗?
这年四月,某省转业军人王勇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一名掉入化粪池的三岁男童。当孩子得救那一刻,他已基本上没了意识,由此留下了后遗症,入院急救和常年的药费,他选择了全部自理。后来,他的义举终于为人所知。面对外界的关切,王勇回应说:救人不该求回报,就没向有关部门提及。当地的见义勇为基金会得知王勇近况并取得联系后表示,“能为他争取到的福利待遇我们一定会为他争取。”
知恩图报与施恩不图报,都是发自本心的,既同名利无涉,也就毋须张扬。三人结伴出地铁口,见一伤残乞丐。甲问乙有无现钱,乙正伸手掏口袋,丙阻拦说,如今假乞丐很多,万一他是骗子,岂不助长了恶习?甲说,但凭良心行善,又何必去分辨与计较行乞者的真假呢?有道是: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行善之前权衡值与不值的念头,也算不上真善。进一步说,施恩图报,遂成交易;知恩不报,何如禽兽;恩将仇报,必是奸人。
正如《菜根谭》所云:“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行善举却想着标榜于人;助人却想着博取名声;做事却想要惊世骇俗;立德却想要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在善心与理念中夹带的尖刺,必须将这些念头剔除干净,才能见到善行的本真。
常言道,“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常言又说“大恩不言谢,惠意铭心间”。在现实社会中,因生活条件局限,不是所有的恩情都能报答。对于陷入困境者来说,人家倾囊相助,但又无力回报,乃至余生都还不了这份人情,就只能铭刻于心。虽无感恩之力,却常怀感恩之心。这样的心态,也应算作感恩。自古而今,这样的事不仅多的是,而且每每为人称道。
感恩既然是平常事,如今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挂在嘴上,那么多文挂在网上呢?要么是表白自己,警示他人,要么是人心不古,世风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