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链接丨诗词鉴赏重要考点:炼句
一、考点解读
此类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作答时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多个角度去赏析。该题型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表达技巧分析题或情感分析题;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
炼句的问题设置有以下两种常见形式:
一是定向赏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某句”。
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二、答题技巧
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情感或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三、真题解析
2019年新课标Ⅰ卷
题许道宁画[注]
[宋]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问】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
【答】“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意思是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从中可以看到诗人对这幅画高度赞美,称赞画之精妙。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尾联翻译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
2017年新课标Ⅰ卷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宋]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问】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答】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先找出其修辞手法:比喻,把考生们在纸上答题写字的声音比喻成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再表述其作用或效果:描写了考场上考生们紧张严肃答题的场景,也显示出考生才华横溢,答题速度快;最后点出其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借此强化作者的喜悦之情。
2019南通卷
野 渡
[清]张謇
野静河流阔,芦梢一向风。
船趋①绳力健,水啮岸根空。
村栅牛羊熟,滩菰②雁骛丰。
但无沧海警③,安乐是吾通。
[注]①趋:疾行。②菰:生长在水里的一种草本植物。③沧海警:海上传来的倭寇侵扰的警报。
【问】请以首联或颈联为例,谈谈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答案示例:
首联:沉着冷静,热爱晚间的美景。
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乡间生活的热爱。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这要结合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抗击倭寇,希望人民安居乐业的思想感情。首联写晚间的景色,此时诗人正在岸边巡视,幽静的环境衬托出诗人的沉着冷静,也表达出他对夜间景色的喜爱之情;颈联写乡村的景物,“熟”“丰”两字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练 习 巩 固
夜 泊 旅 望
[唐]白居易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
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
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
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注】长庆二年(822年),作者自请外任,此诗即他自长安赴钱塘(杭州)途中所作。
1.请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2.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案 解 析
1.颔联整体使用了对偶修辞,前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句中又使用了比喻修辞,景物由远及近,江天一色,在月光映衬下,无论是江边沙洲,还是船上白帆都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让人心情沉重,心绪低落。
2.“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